太陽距離地球15萬億千米,人類是如何測量太陽溫度的?其實很簡單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14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人類如何測量太陽溫度的那些事兒?

太陽距離地球15萬億千米,人類是如何測量太陽溫度的?其實很簡單

若問世間何物最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會是太陽,不錯,太陽表面對流區的溫度就達到了5500攝氏度,而太陽內部核心的溫度則高達1900萬攝氏度,這種高溫足以將地球上的任何物體瞬間融化,聽到這裡,可能大家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太陽距離地球有15萬億千米的距離,人類又不可能發射帶著溫度計的航天器去太陽測試溫度,那麼太陽的溫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

太陽距離地球15萬億千米,人類是如何測量太陽溫度的?其實很簡單

其實測量物體溫度並不只有接觸測量這一種方法,在講如何測量太陽溫度之前,我們要首先明白一個物理學名詞:熱輻射,熱輻射是指是物體由於具有溫度而輻射電磁波的現象,簡單來說:只要具有溫度的物體都會進行熱輻射。

太陽距離地球15萬億千米,人類是如何測量太陽溫度的?其實很簡單

太陽是一個自身不斷進行熱輻射的巨大恆星,物體表面所輻射光(電磁波)的波越長,其表面溫度就越低,物體表面輻射光(電磁波)的波越短,則意味著表面溫度就越高,科學家通過儀器計算出太陽表面的光譜,然後根據太陽表面的顏色對照光譜,就可以推算出太陽表面的溫度了,大約在5500攝氏度左右。

那麼問題又來了,太陽內核顏色是科學家無法使用儀器測量的,那麼科學家又通過哪種方式測量的太陽內部的溫度呢?

太陽距離地球15萬億千米,人類是如何測量太陽溫度的?其實很簡單

其實太陽內部的溫度至今也不是由測量而得出的精準數據,太陽內核1900萬攝氏度只是科學家通過實驗推算出的大致溫度,1926年,天文學家Payne通過氣體熱平衡理論推算出太陽內核溫度大致為1900萬攝氏度,1938年,美國科學家貝特通過核聚變理論也推算過太陽內核溫度,因為太陽內部的主要分為是氫,氫由於高溫在太陽內部發生核聚變反應(氫彈爆發的原理),貝特通過計算太陽內氫質子發生聚變所需的溫度,同樣推算出太陽溫度大致為1900萬攝氏度,這與天文學家Payne的推算結果大致相等,太陽內核1900攝氏度才得到了科學界的公認。

太陽距離地球15萬億千米,人類是如何測量太陽溫度的?其實很簡單

這樣看來,其實測試太陽的溫度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複雜,隨便問一句,大家還想了解哪些關於天文、物理方面的知識,歡迎在下方評論,我會在下一期為大家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