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說|換帥價值35億?上海家化還要解決這兩大難題

記者 | 袁穎琪

編輯 | 陳菲遐

上海家化(600315.SH)的一則換帥公告,為其帶來了兩個漲停板,市值增長超35億元。

這家老牌日化公司的董事長張東方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董事會提名原歐萊雅高管潘秋生為董事候選人,並聘任其為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

在“平安系”入主上海家化後,這已經是第三次換帥了。

換帥同時,上海家化還發布了一份大幅下降的一季報。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65億元,同比下降1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9億元,同比下降48.89%。

對於換帥和業績下滑,資本市場看起來對前者更為買賬。4月22日和23日,上海家化股價均漲停。為何市場對於換帥更加青睞?原因可能隱藏在上海家化一直無法提振的市值上。市值背後,是上海家化避無可避的兩大難題。

難題一:渠道改革陣痛仍將持續

近年來,上海家化業績壓力較大,張東方此次離任業內人士認為和業績不達預期有關。年報數據,2019年上海家化實現營業收入76.0億元,同比增長6.43%;歸屬母公司淨利潤5.57億元,同比增長3.09%;扣非淨利潤3.8億元,同比下滑16.91%。業績中規中矩並未超預期。

上海家化業績羸弱背後,是日化行業銷售渠道的改變。近年來,隨著網購、直播帶貨的興起,線上渠道收入佔比越來越重,而上海家化的傳統優勢在於線下渠道。上海家化今年一季報也顯示,較為倚重線下渠道的佰草集、高夫等品牌,由於疫情影響,大部分門店關閉,導致一季度銷售均有所下跌。

而電商渠道,上海家化進入遲投入小,錯失了早期電商流量紅利階段。自2016年12月張東方擔任上海家化董事長以來,就提出渠道創新的經營理念。從2018年開始,上海家化線上渠道的建設明顯提速。2020年一季報中,益於疫情期間消費者線上購買習慣的進一步深化,上海家化旗下醫學護膚品牌玉澤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超500%的增長。這都是建設線上渠道的成果之一。

但是改革的陣痛也將伴隨。

拓展新興渠道的同時,上海家化也著手砍掉了一些運營效率偏低或虧損的門店。2019年年報顯示,上海家化銷售費用中的租金支出為1.7億元,比上一年減少3000萬。可見,上海家化直營門店和化妝品櫃檯均有減少。同時,這些渠道原本有待攤銷的裝修費用等將一次性計入當期費用。上海家化2019年新增攤銷4600萬。今年一季報,上海家化的長期待攤費用只有8600萬元。比2019年末減少1000萬。未來,隨著上海家化繼續關閉低效門店,相關的長期待攤費用也需要一次性計提。而躺在上海家化賬上的0.86億元長期待攤費用就是一顆有待引爆的雷。

這次新聘用的潘秋生,曾擔任過歐萊雅亞太區總經理。上海家化也希望潘秋生能帶領公司擁抱零售消費趨勢的變化,專注於電商和新興的直播等創新形式渠道。很明顯上海家化渠道改革路線仍將繼續。

難題二:多元化產品矩陣拖累效率

上海家化在規模以及產品矩陣方面,遠超競爭對手珀萊雅(603605.SH)和丸美股份(603983.SH)。但是,從業績來看,多元化品牌並沒有實現協同效應,反而使得公司運營效率越來越低。

從2017年到2019年,上海家化的運營週期從149天增加到165天,意味著上海家化的資本運營效率越來越低。要知道,同行業的珀萊雅和丸美股份2019年的運營週期只有104天和100天。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上海家化的運營天數大幅增長到197天。

財說|換帥價值35億?上海家化還要解決這兩大難題

造成上海家化運營效率低的和公司多品牌運營不無關係。

化妝品行業嚴重依賴營銷,同時運營多個品牌,會大幅提升銷售費用,同時單個品牌宣傳又顯得不足以和同等定位的競爭對手競爭。因此上海家化多品牌矩陣目前並沒有發揮優勢。例如,品牌矩陣最少的丸美股份,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只有30%左右;品牌矩陣最多的上海家化,銷售費用佔到了營業收入的42%。從結果看,丸美股份營業收入增長近來一直保持雙位數增長,而上海家化美容護膚品類營收增速在2019年幾乎沒有增長。

近年來,上海家化頻繁換帥已經造成渠道管理混亂。新帥潘秋生能否革除弊端,讓公司煥發新生仍未可知。可知的是,目前上海家化仍在走下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