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的尖兵

戰“疫”一線的尖兵

在隔離病房救治患者(圖片由陳俊濤提供)

開遠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陳俊濤在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抗疫一線堅守了40天,救治新冠肺炎病人46名。因在戰“疫”一線工作成績突出,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榮立三等功一次,受到雲南省衛健委通報嘉獎。

“戰‘疫’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在又回到原單位工作崗位,雖然在援助嘉魚縣抗疫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成績屬於過去,今後還將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更加努力,爭取再立新功。”近日,剛上班的陳俊濤在忙著工作的同時如是說。

“我在重症救治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申請到湖北抗疫一線,讓我盡綿薄之力。”1月27日,開遠市人民醫院組建援助湖北醫療隊的消息傳來,有著15年醫務工作經歷,7年重症醫學工作經歷的陳俊濤第一時間請纓,要求去湖北一線抗擊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在2月12日的出征儀式上,同為醫護人員的妻子楊娜攜年邁的母親和一雙年幼的兒女含淚為陳俊濤送行。“這個要這樣……那個要那樣……家裡的一切就都交給你啦,我會平安回來的。”陳俊濤細心地對妻子交代著家裡的大事小事。“你就放心去吧,我會照顧好孩子,也會照顧好這個家的,等你平安回來。”楊娜為陳俊濤不斷鼓勁。

2月16日,開遠市人民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到達嘉魚縣的第二天,陳俊濤被分配到嘉魚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組並擔任組長。早上8點不到,就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查房、寫醫囑、會診……看似跟平時在重症醫學科病房裡乾的活一樣,但在這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這些工作卻一點也不簡單。每一次進隔離病房,都必須從裡到外做好全方位的保護措施。“身上的隔離衣穿一層再添一層,還要戴2層手套,口罩、帽子、防護面罩、鞋套等全副武裝。如果在隔離病房進行重症救治操作,還要再加一層隔離衣,再戴一層手套。”陳俊濤說。

重症救治意味著更高的風險,插管、拔管等一系列零距離的有創操作,都會增加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陳俊濤無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我先上!”2月16日,第一天上班的陳俊濤就遇上一位84歲住在ICU病房的新冠肺炎感染者,老大爺肺部感染嚴重,並致多器官衰竭,需要立即上呼吸機。其他醫生擔心老大爺年事已高,氣管插管風險大,選擇了放棄。“作為抗疫一線的重症醫學醫生,最重要的是對每一個患者都要竭盡全力,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永不言放棄。”陳俊濤說。平時給病人氣管插管並不是什麼難事,然而“全副武裝”在ICU隔離病房,護目鏡、面罩上全是霧氣,影響視線,為病人氣管插管增加了很大難度,全憑平時豐富的工作經驗。陳俊濤很快給病人經口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之後,又進行保護性肺通氣、俯臥位通氣等治療,病人的病情得到了緩解。操作完成以後,在場的醫護人員無不豎起大拇指。經過一系列的治療,15天后,老大爺成功撤離了呼吸機,恢復了自主呼吸,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由於身著防護服悶熱難耐,甚至有些缺氧的感覺,且護目鏡起霧,還要戴兩層防護手套,給我們醫生和護士的操作造成極大不便,嚴重影響視覺和觸摸定位,體力和精力消耗都非常大,甚至還會有被感染的風險。一項操作完成以後,整個人大汗淋漓。”陳俊濤回憶說。

據瞭解,剛到嘉魚縣人民醫院的前10多天,陳俊濤都是從早到晚連軸轉。在隔離病房查看病人情況後,處理醫囑,與重症醫學組的同事討論疑難複雜患者的救治方案,就算是在休息時間,只要接到重症醫學組救治微信群裡發出搶救病人的信息,陳俊濤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趕到。

面對疫情,陳俊濤說,選擇了醫生這份職業,就是選擇了奉獻,這是醫務人員對守護生命的承諾。“在這次戰‘疫’中,我們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我會把這些經驗帶回當地,帶到自己所在的科室、醫院,和大家共同分享。”陳俊濤表示。

來源:紅河日報

原標題:戰“疫”一線的尖兵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蔣雨珂

審核:祝小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