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是怎樣煉成的 疫情引發醫學人才培養新思考--滾動新聞--教育--人民網

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廣大醫護人員衝鋒在前,成為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這也點燃了青年學生的學醫熱情。這次疫情為醫學人才培養帶來哪些啟示?有志從醫的人需具備哪些素養?未來醫學人才的培養方向是什麼?權威專家對此進行深入分析和解答。

醫學人才在規模和結構上有缺口

在這次疫情中,大量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竭盡全力共同遏制疫情蔓延,這些“逆行者”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和讚揚,同時引起了人們對醫學人才培養的深入思考。

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師翟雙慶、焦楠等人撰文指出,本次疫情暴露出醫護人員存在著“規模和結構上的人員缺口問題”。文章將經合組織(OECD)2017年統計的中國及美、日、歐等國家和地區執業醫師數量進行對比,根據統計推斷出,“即使不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短期激增需求,我國的醫療服務供給也是相對不足的。”該文同時還指出,我國自進入“老齡化社會”後,對醫學與醫學教育必將產生大量需求。

“在面對突發疫情時,不僅暴露出臨床與護理的人才短缺,公共衛生與預防學醫專業、以及中醫藥相關專業人才缺口更加嚴重。”翟雙慶等人認為,醫學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也特別突出。他們分析原因時指出,除了公共衛生處於用時急、不用閒的狀態,致使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不甚理想之外,在招生中也體現出一些不合理現象,如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規模大,報考人數多,分數也高。而公共衛生相關專業的社會吸引力弱,造成公共衛生等其他專業人才相對不足,專業設置數也相對少。

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教授、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務處長馬超也進行過深入分析。馬超指出,這次疫情凸顯了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國家優質醫療資源相對不足,主要體現在缺乏優秀醫學人才,其中既包括臨床醫學人才,也包括從事藥物研發、器械研發方面的研究型人才;二是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夠健全,從教育層面來看,仍需高校醫學專業進一步加大對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的力度,並且要在提高育人質量上下功夫,培養更多的公共衛生領域卓越人才。

醫學院校須加強防疫知識培訓

在分析疫情啟示時,馬超指出,醫生公共衛生知識相對欠缺,也是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凸顯的問題。“從這次疫情來看,前期有很多醫院的醫生被感染,一定程度上能夠說明一些醫生公共衛生和防疫知識相對不足,也反映了學校在相關知識培養上的不足。”

翟雙慶等人也持有與馬超同樣的看法。他們認為,疫情突發的情況下,不僅顯露了公共衛生相關專業人才的嚴重不足,同時更暴露出部分醫護人員在公共衛生、傳染病防護等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足,應急處理等相關能力較弱。事實上,不少專家都有類似的看法,他們普遍認為,我國社會民眾包括醫護專業人員,對於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重要性,普遍存在著意識不強、科普宣傳不到位的問題。

“而醫護人員絕大部分都來自於醫學院校,在現行的醫學教育體系中,無論臨床醫學、護理學還是中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流行病學》《社會醫學》等公共衛生、預防醫學類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佔比都很小,導致從人才培養環節,即出現了知識與能力體系的缺失。”翟雙慶、焦楠等人在文中也指出了醫學院校在相關專業人才培養上的這一不足之處。

在馬超看來,彌補醫護人員相關不足需要從醫學院校開始,要有意識地加強所有學生公共衛生及傳染病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同時,制定和完善相應的管理和培訓制度,定期對在職醫護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

據悉,為完善公共衛生人才體系建設,更好地滿足社會民生需要,2020年,國家已經擴大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招生規模,並且以培養專業學位為主,在相關培養環節上加大改革力度。

合格的醫學人才應是“多面手”

家住東城區的魏女士,女兒今年讀高二年級,孩子一直考慮將來報考醫學院校,看到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中的擔當和作為,全家更加支持孩子的理想了。“以前是覺得學醫好就業,有技術並且收入也不錯,今年我們對醫學人才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魏女士告訴記者,在對醫生、護士的職業有了深入認識之後,他們也擔心孩子究竟是否適合學醫,更想知道學醫的孩子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養。

首都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馬小蕊有著多年的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經驗。她認為,對於有志於學醫的學生來說,首先喜歡自己所選擇的專業,並對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感興趣。此外,還應該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具備吃苦耐勞的品質。

“在日常工作中,醫護人員和病人的關係不是簡單的治療與被治療的關係,有時候還需要精神上的陪伴和心理上的關懷。”馬小蕊說,正因為如此,醫學類學生除學習專業知識技能、心理學、倫理學知識之外,還要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溝通協作等綜合能力。

在馬超看來,醫學專業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忌諱“短平快”的培養方式,一般學制相對長一些,分數線也比較高。醫學人才尤其是醫生必須是“多面手”,在學校期間要通過培養提升全面素質,唯有如此,才能使學生畢業後更好地勝任崗位工作。

馬超以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例說,學生們不僅要具備廣博的自然、社會和人文知識基礎,還應該掌握細菌、病毒等相關知識。他舉例說,氣溶膠和飛沫是怎麼傳播的涉及物理和化學知識,病毒的起源、變異包含了生物知識,病人是如何被傳染的又涵蓋了社會學知識。“因此,醫學院校越來越重視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包括醫德醫風及人際溝通交流能力,當然還有社會學、法律學、少數民族和宗教知識。”

醫學人才培養要擴規模調結構

洶洶而來的疫情為醫學人才的培養帶來諸多思考,防控工作也給醫學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不少借鑑。未來醫學人才的培養方向是什麼?對此,專家們也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翟雙慶等人在文中建議,國家通過頂層設計,進一步擴大醫學教育規模,併合理調整專業結構。加大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中藥學、養生康復等專業人才的支持力度,合理引導並重視不同人才在社會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實現“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的目標,培養更多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不同類型人才。

針對公共衛生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翟雙慶等人建議增加醫學院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專業的開設數量,定向培養專業人才。在增加專業博士學位點設置的同時,也鼓勵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等專業博士攻讀公共衛生類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高層次公共衛生人才。同時,以醫學生的崗位勝任力為導向,調整醫學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在醫學類專業中,增加公共衛生類課程比例,提高醫護人員的公共衛生應急事件處理能力,增加中醫疫病學、“治未病”學等相關教學內容,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優勢。

此外,他們還建議加大“醫教協同”政策力度,在將如何處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作為醫學生培養重要內容的同時,還要理順體制機制,打通教育主管部門與醫療衛生主管部門,進一步明確規培生(醫學規培生即要經過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學生)的定位,將規培生、實習學生真正視為醫療隊伍的一份子,培養好這支醫學生“預備役”,使其關鍵時刻能夠頂上去。

記者 趙豔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