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現囤糧潮,糧荒是不是真的來了,大家怎麼看?

山裡娃平哥


糧荒不是真的來了

原因之一

中國更早的歷史教訓都是吃不飽飯,經常餓肚子,所以國家都非常重視糧食儲備,目前國家還沒有動用糧食儲備;

原因之二

國家的糧食儲備,對平抑國內糧價會起一定作用;

原因之三

國內疫情已經好轉,只要重視恢復糧食生產,下半年應該沒有問題,不會造成緊張。

原因之四

在疫情之下,生產農作物是戶外活動,活動空間大,不存在怎麼隔離,只要做好防護,農業活動不會受到影響。

原因之五

這些年世界基本上都有點糧食生產過剩,應該可以增加維持一段時間,副食品也比較充足;

原因之六

世界糧食非常有必要做好調配,反對因為疫情影響嚴重囤積糧食,哄抬物價,限制進出口,而造成人禍。

原因之七

現在糧食有一些波動非常正常,畢竟全世界都受疫情影響;

原因之八

國家能夠把這麼厲害的病毒都能夠控制下來,還有什麼困難不能戰勝的。


交通設計者


各地出現囤糧潮,糧荒是不是真的來了,大家怎麼看?我覺得沒有必要。在這一兩年內根本不會發生糧荒的情況,我國糧食不會在短期內說無就無了。十四億人口吃飯問題不是小事,國家早有預備,只是人們看不到的原故,本國內今年農業又不受疫情影響生產,農業還是照常做好農業生產安排,糧食還不是照常有出產,何必驚慌,囤糧再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囤久了的大米容易發黴黴,吃不成。其實、越囤糧就越使糧油店裡漲高價, 囤糧潮是瘟疫惹的禍。因疫情,新聞報道經常說是,某某國家封禁糧食出口,而我國又是進口糧食大國,所以引起人們對糧食的誤判也就招來囤糧潮。這裡頭幾回例子都是引發人們的恐慌,鬧鹽荒囤鹽,非典囤板藍根,新形肺炎搶買口罩,囤口罩過後,又囤糧,真是人駭人不可開交。


吳玉香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下面我通過分享我們村子的情況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們縣屬於全國優質大米種植基地,曾經水田上種植的基本上都是水稻,很少有種植其他農作物的。但是因為後來米價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所以村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就沒那麼大了。目前很多農田出租給別人種植沙糖桔等經濟作物,或者種植蔬菜。但是農村基本上每一家都還種植有一兩畝的水稻,足夠自己家食用。因為大家都覺得吃自己種的大米比較放心,自己施放的化肥農藥不會造成殘留。

  • 1.以小觀大,南方普通農村大多還是自給自足。

我們的村子屬於南方的一個普通小村子,不屬於大面積平坦地帶。這跟我在省內很多的村子看到情況都大致相同,所以廣大農村地區基本都能夠保證自給自足的狀態,如果出現糧慌也能堅持到下一季糧食的收穫,南方農村不會是引起糧荒的原因。

  • 2.華中、華北平原地帶為我們國家的主糧產區,一直沒改變過種糧生產。

北方平原地區農民的土地平坦,種糧大多以規模化種植,適宜機械化大生產,比較容易產生利潤,糧食總產量也高。而且因為各種原因,並不適應種植其他需要人工成本較高的經濟作物,所以多年以來,一直沒有改變糧食的主要作用。所以華中、華北平原地區依然可以為全國源源不斷的輸送糧食,糧食供應不存在什麼問題。

  • 3.傳統飲食結構發生改變,降低對主糧的需求。

在過去都20世紀60.70年代之所以出現糧荒,主要是因為過去物產不豐富。人們的生命維持的供給主要為主糧,因為當時糖果、油水不足,因此每個人都飯量是非常大的。如今人民飲食大多以水果、肉食、蔬菜為主,對主糧的需求已經將至極低的水平,甚至很多人已經很久沒有吃主食了。

  • 4一直以來,我國糧食保持自給自足,對國外進口糧依賴較低。外部糧食進出口對我國影響不大。

據糧食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們國家進口的糧食只佔到了全國糧食的2%,這是一個極低的數字,主要進口國為越南。而越南自宣佈禁止出口糧食政策之後,目前該政策已有所鬆動。因此世界多國糧食宣佈禁止出口糧食對我們國家影響不大,主要影響都還是以外部糧食輸入為主的非洲地區。

從以上的觀點,可以看出糧食安全問題在我們國家是有基本保證的。而近日多地出現囤糧潮,不過是糧食投機商的一種投資行為。主要為對國際市場糧食的看好,而我們國家的糧食價格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所以希望通過大規模屯糧,在國外糧食價格出現較高價格的時候售出,通過賺取差價牟利。對國內普通大眾的生活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國家的糧荒沒有來,也不會到來,大家不需要屯糧。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夠幫助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