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建立時,擁兵百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什麼只存在1年就被消滅?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隨後攻克北京。崇禎最終沒有選擇南下,而是在煤山上吊自殺。同年,史可法等人在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權。不久,清軍入關打敗李自成,佔領了北京。第二年,清軍進攻南明,同年五月佔領南京,七天後抓獲弘光帝朱友崧,弘光政權歷時一年滅亡。

南明建立時,擁兵百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什麼只存在1年就被消滅?

(南明疆域圖)

南明建立初期,武漢和江淮地區都駐紮有軍隊,各地還有明朝殘部和地主武裝,共計近百萬人。換句話說,南明此時有兵百萬,還佔據著南方半壁江山,而且還有一年的喘息時間。為什麼它不能像南宋一樣生存幾百年,而是不到一年就被摧毀了?

南明建立時,擁兵百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什麼只存在1年就被消滅?

(崇禎皇帝劇照)

這要從當時南明的朝局說起。當崇禎還在位的時候,曾經有南遷南京的方案被提出,但遭到百官的反對。一些官員後來建議,為了以防萬一,太子應該被派往南京,以南京做為陪都,可內閣也反對。與此同時,崇禎皇帝也不同意這個意見,因為他多疑的性格,害怕太子會篡位。最終結果自然是崇禎皇帝和太子都死在了北京。

這時的南京朝廷則是群龍無首,誰來繼承皇位成為南京朝廷爭議的問題。這時,南京的大多數官員屬於東林黨。他們主張讓明神宗的侄子朱常淓立為皇帝,而不是福王。最後,在馬士英的計謀下,史可法和東林黨別無選擇,只能把福王立為皇帝,但由此埋下了內亂的種子。

南明建立時,擁兵百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什麼只存在1年就被消滅?

(福王朱由崧劇照)

福王登基後,對那些幫助他的人大加賞賜。而對東林黨人則是懷恨在心,最終導致朝局不穩定。史可法自己請求朝廷讓他去鎮守揚州。而長江以北的軍隊更是認為他們功勞甚大,沒有人能控制他們。最後是南明國庫空虛,各地的軍閥擁兵自重,不聽指揮。

內有國庫空虛,朝政不穩,外有藩鎮不聽指揮。這樣的情況要打敗大順或清軍是不可能的。此外,弘光政權此時只提出“討賊報仇”的口號,並以李自成為目標,無視已經入關的清軍。這時,清軍一方面假裝配合南明進攻大順,同時收買、引誘和拉攏南明官僚,使他們產生偏安一隅的想法。結果南明人開始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南明建立時,擁兵百萬佔據半壁江山,為什麼只存在1年就被消滅?

(清軍入關)

當清軍開始攻打南明政權,很快就佔領了徐州。這時,南明政權已經處於危險之中。然而,防守江北的幾支大軍仍在那裡搶奪地盤,最終導致一部分軍隊投降,同時南京政府內部的動盪也是持續不斷。當時形勢危急,而馬士英仍在與東林黨內鬥。

當清軍打到揚州城下時,史可法曾請求支持,但卻被馬士英給拒絕了。揚州沒有了援兵,幾天內就被攻破了。史可法被抓獲並被處死。揚州人民奮起反抗,但遭到屠殺,這時的南明政權已完全失去了民心。揚州被佔領後不久,清軍渡江佔領南京。逃脫的弘光皇帝也被投降的劉良佐俘虜向清軍請賞。此後,南明政權就覆滅了。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朝局的不穩定是導致南明政權最終滅亡的最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