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尋機,家居企業的“疫情後”決策該怎麼做

前段時間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季度GDP數據:受疫情影響,國內一季度增速為-6.8%。這是二十多年來國內首次出現GDP負增長。更為嚴峻的是世界經濟形勢,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讓全球經濟衰退已在所難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4月14日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經濟將萎縮3%,這個結果比之前的預測下降了6.3個百分點。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擴大可能會是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峻的經濟困境。


危中尋機,家居企業的“疫情後”決策該怎麼做


從宏觀回到行業來分析,家居行業屬於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一是因為線下賣場受疫情關閉;二是因為線下物流和安裝受疫情影響實施困難,行業形勢不容樂觀。由家居上市公司的一季度業績公告分析,也確是如此,幾乎清一色的業績預虧:尚品宅配預虧1.55億、索菲亞預虧1400萬、兔寶寶預虧3000萬、頂固預虧2100萬、易日盛預虧2.2億……

國內疫情已經走過了至暗時刻,經濟回暖是場持久戰。尤其是世界疫情影響,外貿業務受到嚴重衝擊。企業紛紛瞄準國內市場。一季度很多企業開始在發力線上,各類直播賣貨陣勢很大,數字也很美。拓展流量渠道在當下可以說是解燃眉之急。但冷暖自知,直播並不是扭轉乾坤的關鍵。只有消費全面復甦企業才能度過危機,這個時候人的信心尤為重要。

那麼消費者層面的信心如何,報復性消費能否出現?企業都在等待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到來,但目前來看"報復性消費"潮很可能會落空,而“報復性漲價”和“報復性存錢”則可能先發而至。一方面漲價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慾望和企業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消費慾望減弱,資金轉而去儲蓄和資金避險。所以一季度出現了存貸款量速齊增的情況。


危中尋機,家居企業的“疫情後”決策該怎麼做


在這個前提下,企業決策應該積極而不能激進。目前除了個別行業逆勢吸金,大部分行業都需要積極推動市場復甦。如何推動行業復甦,首先是關注供應鏈,制定正確的企業決策,防止出現現金流危機或原料危機。只有各行各業都趨於平穩,找到當下供需的平衡點,企業就能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恢復發展的信心。所以“瞻前顧後”很重要:既要打理好前端原料的供應,也要積極拓展後端訂單的獲取。

家居家裝屬於家庭的大額支出消費。屬於剛需,衝動消費可能性小,所以市場恢復後會有序復甦但不會出現報復性反彈。而家居家裝需求對於穩定內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行業還是可以抱有一個積極的預期。在維持企業正常經營的大前提下,可以嘗試提前找找市場復甦的機會。

從數據上分析,最新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顯示:2020年3月份BHI為71.92,環比上漲29.64點,同比下降32.99點。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3月銷售額為328.5億元,環比上漲8438.72%,同比下降63.84%。雖然市場活躍程度遠不如之前,但是市場復甦也在加快。

今年很多家居企業積極擁抱線上流量,開拓直播、電商等渠道。這是從流量決策上尋找突破,是一個好現象。但是前面已經有提到,只有市場整體復甦才能真正解決行業的困境。另一方面企業在此時練好“內功”也很重要。在市場面臨較大壓力時,企業應該“輕裝上陣”。一方面削減企業不必要的成本,一方面卻要提升企業效率。對於目前已經穩定的企業更加要增強員工信心,提升企業活力。

危中尋機,家居企業的“疫情後”決策該怎麼做


雖然2020年不容易,但是就全球而言,中國是疫情控制是最有效的國家之一,內需會率先恢復。在此基礎上還有等待全球外貿恢復的市場先機。復甦是一定的,只是這個過程要多久還不好斷言。是下個季度還是下一年,未知因素很多。所以“疫情後”的企業決策是首先應該保障企業自身的穩定,積極拓展訂單,增強員工信息,打通供應鏈供應。然後在此基礎上找到市場發展的先機。對於企業而言,任何時候優化企業發展都是一個必選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