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春秋:椿萱高壽 法乎自然(作者 馬其迎)

家事春秋:椿萱高壽 法乎自然(作者 馬其迎)

我的父親母親家住江蘇省邳州市八路鎮八路村,一直靠務農為生,如今父親已經88歲,母親也有87歲。老夫妻倆至今身體健康、頭腦清醒、思維敏捷。有不少人問我,你的父親母親身體這麼好,有什麼長壽秘訣呢?我回答:“椿萱高壽,法乎自然。”

每天去水井挑水喝

我的父親母親一生以種地為生,面朝黃土背朝天,沒有文化,像千萬普通的農村人一樣,從來沒想過什麼長壽之道,但他們法乎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至今還種半畝田,一年四季田裡瓜果蔬菜不斷,他們也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農村多是家有小院屋後有井,別有一番味道,他們如今還每天用扁擔挑著水桶去屋後的水井打水喝,他們總覺著深井水比自來水甜。我們做兒女的一回到老家,總會被他們的“高難度”動作嚇到,但是又由衷的表示佩服。耕種田地間,怡然得天趣,我想這是他們長壽健康的第一個原因吧。

每天喝兩回黃豆麵兒稀飯

父親母親牽手66年,一生經歷風霜雨雪,大災小難不計其數,但他們總能坦然面對,不與人攀比,笑對生活,笑對人生。到了晚年,更表現出一種豁達。父母一生與人相處,總是以“讓”為原則,他們常教育我:讓人一句不為孬,省事饒人禍自消。這種大氣度、大胸懷,我想應該是他們長壽健康的第二個原因吧。

父母一生粗茶淡飯,到了晚年更為簡單,一日兩餐,均以黃豆麵兒加上少量米做的稀飯為主食,夏天把自家種的南瓜蒸著吃,秋天則啃上幾個“玉米棒子”,冬天又大又甜的紅薯又成了飯桌一道“風景”。偶爾,他們也會吃點雞肉、魚肉,但還是以素食為主。這種生活習慣使他們獲得了健康的體質。

除此之外,父母親互相關心、互相扶持。他們每天早上8點準時起床,10點吃早飯,晚餐則相對提前,下午3點就開吃了,晚上6點多準時上床休息,他們這種生活作息習慣一直規律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