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往事—广汽篇

WTO之前,

汽车行业是严格管控的,

那时候有个三大三小的说法,

三大是一汽二汽上汽,三小是北京天津广州。

广州早先基本没什么汽车底子,

能赶上那波,

因为广州有大佬,

当时还是广州市长的大佬,

直接去找了中汽老大陈祖涛,

两位的父亲就是相识,

两人是一起玩大的,

广州项目落了地。

广州找合资方时,

遇到了和一汽同样的窘境,

没人愿意和你玩,

后来找到法国人,

愿意合资,但法国佬精的很,

标致用技术入股,一分钱没出,占了22%。

法国佬当时也不看好这个项目,

唯一上心的就是合资公司买了多少CKD散件。

有时候散件发过来,发现不配套,补发又遥遥无期,一问为啥不发,人家度假去了,干了很多不靠谱的事儿,

刚合资的几年,国内选择的余地少,505卖的还可以,

到了1995年,全国范围内车都不好卖,

广标彻底崩了,

库存压了上万量,

当年广标从法国买散件,一台3.3万法郎,上万台就是十几个亿,

九几年的十几个亿,什么概念,

那年头工人工资200,猪肉1块多一斤。

而且广标零件的国产化也非常不靠谱,

前段时间抖音有个段子,

法拉利和508撞车了,

508车主说,赶紧打电话给你有钱的朋友,

你撞的是508。

之后广州和标致分手,

迎来了本田。

其实到了快2000年,

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没有人再轻视中国市场,

以前合资,外国佬收技术转让费,

但这时候,国内主机厂已经开始反过来收入门费了。

消息一放出去,国外主机厂一窝蜂的赶过来。

本田之前摩托车这块和广州有合资,

五羊本田去年还卖了80多万辆。

熟门熟路,给出来的合资条件也好,最新的车型,还帮广州偿还之前广标的部分债务。

为啥最早正式进去中国的日系车是本田,

其实和本田这公司文化有关系,

本田做车比很多日系车都晚,

做为后来者,从来都是不走寻常路。

当年正式在美国打开局面也比丰田早,不过后来丰田后来居上。

而且本田自己内部路子也野,

在丰田,如果上边让你建条生产线,会把图纸都弄好给你,照着干就行,

而在本田,上边只会传来一句话,去看看福特怎么干的,看看有啥毛病改掉,自己去干吧。

广州之前有失败的经历,

上边不放心,把二汽拉了进来,

三方一起搞,

刚开始为了股比的事儿吵成了一锅粥,

广州的意思是,在我的地盘听我的,

二汽是说,我是专业的,你不行。

吵到后来,搞了俩厂,发动机厂二汽占大头,

主机厂广州占大头,才算消停了下来。

后来广本一飞冲天,一雪前耻,还创了很多个第一。

说到广本,就不得不说一个小日本,门胁轰二,

在广本之前,中国的汽车销售,都是统购统销的,

早先都是政府在买,还好说,

后来先富起来的一波人有了购车需求,

催生出了,汽车市场,

比较有名的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

现在还在,属于北辰集团,

九几年的时候,那地方乱的不行,鱼龙混杂。

对这大家肯定没感受,但电脑刚出来的时候,北京中关村,沈阳三好街,这大家指定有感受,没个懂行的熟人根本不敢去,坑你没商量。

后来广本搞起来,小日本一看,这不瞎搞吗,

这小日本就一趟一趟的找上边,

先把汽车销售公司的审批权下放给了主机厂,

又硬刚广州让建了4S店,

当时广州就觉得这小日本有毛病,

花个几千万盖房子卖车,不可理喻,

不过后来大家都知道了,4S店遍地开花,多少人拿着现金要开店。

前段时间奔驰4S店那事儿,搞得大家对4S店很有意见,

其实早先人家也是先进的代表。

如果之后哪位大神,能量足够大,能把买车整的跟买电脑,手机一样,那绝对是超大的市场,同时也功德无量的事儿。

不过这里边涉及的各方利益太大,难搞。

本田之后,广州又找了丰田,

说丰田,就得扯远点,

丰田来中国市场比较晚,

而且最早找了两个贼不靠谱的队友,

川旅和天津,

川旅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过,最早是产考斯特的,

考斯特可能有人也不熟,但见到实车,肯定会觉得特别眼熟,

早先活跃在小城镇的小巴车,都是抄的他。

天津丰田更不用说了,成立之后就一直亏。

直到一汽来了。

在这,又不得不说另一个小日本,服部悦雄,

这个老兄1943在中国出生,度过青少年,后来东北林业大学毕业,比中国人都了解中国。

在丰田在中国的战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上边不是说丰田早先在中国找的川旅和天津吗,

在中国,一家外资,只能找两家合资,

于是这位老兄背后运作,引来一汽重组天汽和川旅,

至此鸟枪换炮,印钞机开动的同时,

川旅天汽两家变成一家,都归了一汽,

多出来一个名额,

找到了广汽。

本田和广汽,

只能说干柴遇烈火,

广州两块田集齐,开始召唤印钞机。

之后就是广汽菲亚特,

说这个之前,

就得先说广汽的自主品牌,

广汽2006年左右开始搞自主,

引进的是阿尔法.罗密欧的技术,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边要用广汽自己的车,

对于全新开发的车型,这个时间实在是有点短,

后来GA系列搞出来,表现很一般,

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第二代产品,GS系列面世,广汽传祺开始崛起,

虽然今年传祺表现很一般,当然跟大环境也有关系,

但有什么说什么,

广汽自主是G企里,少有的能打的。

阿尔法罗密欧是菲亚特的品牌,

引进技术的过程中,

俩家勾勾搭搭,

后来就搞起了合资。

2008年经济危机,克莱斯勒混不下去了,

奥巴马牵头,让菲亚特收了克莱斯勒,

说实话,在中国市场,菲亚特没啥存在感,

但克莱斯勒不一样,

克莱斯勒有牛逼闪闪的jeep。

Jeep在中国,也是命途多舛那种,

北京吉普—切诺基是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

但实际搞得乱七八糟。

兜兜转转,继北京切诺基后,这次正式在中国复活。

广汽菲克前几年顶着巨大的光环,卖的很不错,

但2018年开始销量开始暴跌。

(对北京吉普—切诺基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之前的奔驰篇。)

广汽后来还和日野合资搞重卡,

但中国重卡市场,

早年因为军工的原因,

技术引进的很早,

一帮自主全都能打的很,

中低端市场基本垄断,

高端车型市场,本来就小,还有奔驰,man,沃尔沃一堆对手,

广汽日野日子过的惨淡。

还有个支线任务,

就是三菱,

2009年,上边鼓励大型车企搞兼并重组,

广汽和长丰接上了头,

长丰早年是军工厂,

后来跟三菱合作,

贴牌生产帕杰罗,

因为长丰的背景,车基本都被军队定走了,

后来长丰还投资过长城华冠搞自主,

华冠就是后来的前途汽车,蜻蜓标做超跑那个,

后来华冠分家,给了长丰一半人,

但一直搞得不咋地。

广汽后来和三菱谈,

三菱一度提了大战略,

东安,沈阳航天,还有长丰这边搞到一起,弄成一家和广汽合资,

但显然三菱是不了解中国国情,

这得牵扯多少利益,阻力得多大,

所以很自然这个方案没成,

后来还是消停的和广汽合了资。

长丰很早就在A股上市,

广汽这波重组,除了收获三菱,还顺道搞了一个a股的壳,赚的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