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融發思維定位你的工作,精準努力,實現職場逆襲

最近看了一本書,《精準努力:如何用金融思維在職場快速超車》,對我啟發很大,等於是換了一個視角來看我的職業生涯。

用金融發思維定位你的工作,精準努力,實現職場逆襲

也許你會問,金融思維和職場快速超車有什麼關係呢?金融思維怎麼可以運用到職場上呢?

這本書的核心是“用價值和折現的思維去看待職場上各種工作崗位”,你應該運用這種思維去打造“不可或缺”的你,而不是永遠“兢兢業業”做事,用金融視角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努力成為現值高的人。將自己標籤化,讓同事領導在有需求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你,這才是這本書要傳遞的精髓。聽起來是不是有創意?

這本書的作者,野口真人在企業價值評估這一領域非常權威,是日本有名的金融專家,他畢業於京都大學經濟學部,先後就職於瑞穗銀行、摩根大通、高盛證券,累積完成2000餘件企業評估案。他還在日本著名的Globis商學院教授財務管理,著有作品《學會花錢》《我值多少錢》等。在湯森路透公司發佈的M&A諮詢公司排行中,他的公司曾多次位居私人諮詢公司榜首。

長期從事企業價值評估的野口真人在《精準努力》中提到“今後想要在這個社會中存活下去,就必須具備金融視角,用金融知識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裡,成為具有高金融價值的人才。”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價值(PV)讓自己更值錢呢?野口真人用同一個公式算出企業和人的價值:現值(PV)=未來現金流量的平均值(CF)/折現率(R)

。真正的理解金融思維,這一個公式就夠了,簡單來說,增大現金流量其實就是使自己成為“能賺錢的人”,減小折現率就是要使自己成為“被信任的人”,所以想要自己有價值,就是既要有賺錢的能力,又要成為一個被信任的人。

應該如何理解這三個公式中的三個關鍵點呢,現值,是指在的價值,也就是我們希望提高的職場個人價值。野口真人認為,衡量一個人的現值,主要是看這個人能不能幫公司賺錢,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在這個公式的影響下,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使“未來的現金流量”最大化?

野口真人提到:要想增大未來的現金流量,我們只需要做好兩件事,“打好基礎”和“做出業績”。打好基礎就是對自己投資,投資時間、精力、金錢到可以使未來的現金流量最大化的行動中。無論從事什麼行業,你的基本功底都要紮實。這裡的基礎能力包括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和寫作能力。這三種基本能力依次是知識的輸入、吸收轉化和輸出。提升的最好方式就是做主題閱讀,做筆記,整理後分享,對比同一領域的牛人的作品,看看差距在哪,有意識的對比著來看,會逐漸縮小你和牛人的距離。

做出業績最合適的評價莫過於每人為公司帶來多少現金流量,當我們為公司帶來現金流量增加,自身的價值和公司對我們的評價也會提升。

在這個公式中的所說的降低折現率,就是要獲得別人的信賴,我們說對一個人的現值評價除了提示個人價值,使得未來現金流量最大化之外,還要降低折現率。野口真人告訴我們折現率與信用度有很大關係,信用度越高的人,他的折現率就會越小。

怎樣贏得別人的信賴呢?答案有且只有一個:把目光放長遠。站在時間價值的角度考慮,從短期視角出發關注眼前利益,短期賺取現金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帶著長遠的眼光去工作。用未來的眼光去看待當下的得失,就會讓現在的行動擁有未來的意義。

讀完這本書,你會掌握1個評估自己現在價值的方法,6個提高未來現金流量的平均值和3個降低折現率的方法,相信,這個公式切實的用在你的職場上,你不僅能讓你建立目確的職業目標和方向,更能讓你在職場中不斷增值,從而獲得更多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