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拍出人物“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的感覺?

冰貴神速A


感謝友軍提問,感謝系統邀請。

“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全文如下: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

鬢嚲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

這首詩詞裡,又是寫景,又是寫人……把佳人和美景寫得都如夢似幻一樣。最後一句,點醒了讀者:其實,作者就是在寫一場夢境。

根據詩詞意境整理拍攝思路

“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拍攝題材是人像攝影,拍攝時間是傍晚。拍攝風格包括不限於古風人像,復古歐版人像,時裝人像。

我知道有人會說,這兩句是古詩詞,所以應該去拍攝古風人像。但是,如果只是狹隘的將詩詞的本意侷限在古風人像當中,恐怕也只能算是照本宣科而已。

用古詩詞作為人像攝影的拍攝思路,不是隻能拍攝古風人像。詩詞中的意境是借鑑,而不是禁錮攝影創作的條條框框。

“粉融香雪透輕紗”說的是佳人微汗時,輕薄的紗衣,襯托得出美人白裡透紅的膚色;

“晚來妝面勝荷花”是說美人的妝容。晚妝化的稍濃卻不失嬌媚,將美人映襯得比出水芙蓉(荷花)還要鮮豔。

這兩句詩詞裡面,“透輕紗”是對佳人的著裝的描寫;“晚來妝面”是對佳人化妝效果的描寫。就算是拓展到整首詩詞,也沒有刻意規定,只能拍攝古風人像。

根據拍攝思路確定拍攝方案

“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模特在化妝時可以稍微濃烈一些,以豔而不妖為標準;模特在選擇衣衫時,以輕薄為主,最好能夠拍攝出飄逸柔美的效果。

“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這兩句詩詞,著重描寫了攝影模特的衣著和化妝。反而沒有刻意的去強調拍攝環境和攝影背景。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自由選擇拍攝環境,搭配相應的妝容和衣服。

古風人像自不必說,應該以紗裙款的漢服為主,輕薄款式的旗袍或者唐裝也行;時裝人像,可以嘗試讓模特穿上雪紡或是人造棉等其他“薄而不透”的輕薄面料;復古歐版人像,也可以讓模特穿著帶裙撐的紗裙。


柳侍墨


“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寫了太多詩詞裡花卉和景色怎麼拍出意境美,今天我們可以換個思路。粉融、輕紗、妝面,根據古詩詞的這些關鍵詞,我們完全可以來拍攝人物,用人物的造型和神韻來演繹詩詞中的唯美感覺。

粉融香雪透輕紗,形容女子的姣好形象。粉紅的臉蛋,雪白的肌膚,在輕紗裙的掩映下更加柔美。

表現這樣的畫面可以拍現代裝,也可以拍古風。現代裝可以用漂亮的紗裙出鏡,表現出女人味和柔美感。拍攝古風可以選擇的服裝就更多了,但要注意模特的動作要含蓄端莊,表現出一種安靜的古典美。

那表現女子美好的面容和白皙的肌膚,要注意臉部曝光的準確。寧可明亮一點,讓整個畫面的基調明朗清新,更能表現出粉嫩的感覺。

晚來妝面勝荷花,女子的妝面比荷花還要嬌豔。可以重點拍攝一些人物的五官和特寫。特別是古裝的妝面,眉目如畫,櫻桃小嘴,額頭點花鈿,非常好看。

如果我們設計的場景在荷花池裡面拍攝,那麼更加可以表現詩詞中的內涵。有荷花,有古裝美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藍色希臘


怎樣拍出人物“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的感覺?

深夜收到邀請討論,就簡單聊幾句互動一波,不過先聲明一下,本人非詩聖,夜深也不去找度娘重溫詩詞全意。

憑感覺認為這是以拍環境人像的一種嘗試,“粉”為美女施妝,“香雪”為白玉似肌膚,“輕紗”為透肌膚的薄紗裙袍,“晚來妝面勝荷花”則為傍晚的時候臉頰粉面如荷色。

多麼好的一幅意境美的人像攝影,不過我想靜靜,再靜靜。

哪裡去尋如花似玉粉黛的模特?又哪裡去尋薄絲透肌的服飾?現實與理想如此大的差距,有如長安街跨至中央大街似的遙遠距離。

硬著頭皮來擼幾句;

拍這類環境人像宜小景,拍場可選蘇州園林或杭州西湖……等風光環境。拍這類人像攝影,最佳選鏡為85mm或135mm中遠攝定焦鏡頭,又或使用35mm和70-200mm搭配作業,小光圈既拍人又兼顧遠景深,大光圈拍人像焦外不僅柔美且消除雜亂,也更突出施黛小姐姐的“楚楚動人”

至於遊離於肌膚的紗裙顯深情,在暮色的微風中吹起落下,落下後又隨風吹起,舞動中……有擾我拍攝視線,也擾我躁動之心……。

最後給個拍攝建議,拍半身人像沒有85mm人像王鏡頭,千萬別用100mm或105mm微距鏡替代拍攝,若用微距鏡近距離拍人像太銳,後期磨皮修圖不僅耗時心費心。

夜深文到此,侃聊幾句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