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學生的“困難”是什麼?

曾經7773


我認為當代大學生的困難是目標不明確、行動力不足。

原因之一:大學環境自由、無壓力。

大學校園是比較自由的,就拿上課來說,高中時期的學生是不可能逃課的,因為老師一眼掃過去就能看到誰不在,而大學就不同了,一方面大學教室裡學生人數比較多,老師不會每次都注意誰逃課了沒;另一方面,大學裡的授課老師不會像高中老師一樣,大學老師通常上完課就直接走了。所以,大學中逃課的學生佔不少數,久而久之就會荒廢學業,失去人生目標,渾渾噩噩。

雖然流傳這麼一句話“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社會”,但大學畢竟不是社會,學生沒有任何的社會閱歷,所有的一切都是道聽途說,對社會中的一切並不清楚,比如工作,很多學生都不清楚自己的專業對口工作有哪些,一般都是持走一步看一步的態度。大部分大學生是不會感受到生活中的壓力,因為經濟來源依賴家裡就可以了。當然,也有少量的大學生迫於家庭經濟負擔,只能早早地自食其力,往往是這一類大學生的目標是比較明確的。

原因之二:缺乏勇氣、逃避。

近些年來考研人數在不斷增加,其中不乏”為了逃避找工作“而考研的人。如果大家細心留意的話,不難發現眾多企業招聘的門檻是本科及以上學歷,只有極少特殊的行業或職位要求是碩士以上學歷。有一部分考研人說因為就業壓力大所以選擇了考研,難道你選擇考研就能改變“就業壓力大”的現狀嗎?顯然不能!究其根本,就是缺乏面臨現實的勇氣,缺乏進入社會歷練的勇氣,所以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方式去逃避。



建造界達人牛dun


學生的範圍太大了,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是學生,不知提問的人是指哪個階段的學生,我想大概率是高年級的高中生或者大學生。我是中學教師,與很多教過的在讀大學生也常有交流,見到了他們常面臨的問題。

為了準確回答,我特意查了漢語字典來明白“困難”一詞的定義。提問的中的“困難”是名詞,在字典裡的意思是“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決的問題或障礙”。中國的學生是全日制,他們的工作就是學習,所以學生的困難就是指他們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決的問題或障礙,以下就說說這兩個方面。

先說生活方面,整體而言,現在的學生物質生活水平遠遠超過我們做學生的時候,我們那時缺衣少食,他們現在衣食無憂,家裡能夠支付補習、旅遊費用,甚至越來越多的家長送孩子出國讀書,這些是我們讀書年代難以想象的事,所以當代學生物質生活上的困難很少。

再說學習方面,我想這也是提問人希望探討的重點。首先,當代學生學習主動性差,我們那時貧窮,有很強的“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在學習上孜孜以求。但我現在教的學生缺乏學習目標,也因此缺乏動力,聽課不求甚解、作業敷衍了事的現象很普遍。其次,當代學生遇到的干擾多,信息時代,科技發達,看電視,玩電腦,刷手機……各種分心的事讓學生很難專心致志,因此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最後,當代學生的抗壓能力差,一些關於學生的不珍惜生命的報道經常出現,很令人痛心,他們應對挫折和逆境的能力弱,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打開他們的心結,強大他們的內心。

提問中的困難給加上了引號,可見提冋的人知道有一些不一定是真困難,但確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福,也有與眾不同的問題或障礙,都值得分析和解決。


沒傘的拼命跑


當代學生的“困難”就是有趣好玩的東西太多了,導致學生的心思和精力都不在學習上面。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玩手機長大的,看視頻,聽音樂,玩遊戲等等,而這些活動不易被阻止和中斷。而在沒有網絡的時代,我們都是要聚在一起玩。特點就是,需要小夥伴的參與,像捉迷藏,跳皮筋,玩彈珠等等。大家要玩耍,只能是聚在一起玩。如果只有一個人的話,是沒有什麼可玩的。比如說大家都在學習,但你一個人想去玩,你會發現沒法玩。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看電視,聽看視頻,聽音樂,玩遊戲,甚至是半夜偷偷地一個人爬起來玩。有時一個簡單的短信,學生還會快速的響應起來,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 娛樂信息太氾濫了。以前的“壞”學生頂多就是上課看金庸的武俠小說,寫寫歌詞,但是現在的學生動不動就是看網絡小說、娛樂八卦,關鍵是娛樂信息的數量和獲取的渠道都變多了?學生的心思更容易被感興趣的信息所吸引。在這裡我要說一下金庸的武俠小說和網絡小說的主要區別。金庸寫的小說,雖然說是武俠小說,但實際上具有很高的文學水平,而現在的網絡小說,幾乎沒有一點“營養”。

總之,學生因為玩物喪志的娛樂工具和迷亂心智的娛樂信息,的確變得更“困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