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為什麼有的企業老闆還是選擇放棄?

廣州企業稅汪生


好多都是表面文章,貸款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的,疫情期間延期還款不行,延了期了下個月兩期一起還,誰受得了啊?


疲倦後的迷茫


問題好,我是一名創業者,嘗試回答。

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為什麼有的企業老闆還是選擇放棄?我認為原因在於以下幾方面。

失去了市場

一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資金是血液,市場是基礎。企業如果失去了市場,再多的貸款支持,再優惠的稅收政策,都無法阻止一個企業的倒閉破產。現在國內的消費市場,已經斷崖式下跌,一是消費者不敢亂花錢;二是普通老百姓沒錢消費。沒有消費,哪裡還有市場?沒有市場,企業就無法生存,這就是一些企業主選擇放棄的主要原因之一。

失去了信心

這些年社會上的中小微企業被折騰得夠嗆,環保,金融,信用懲戒,互聯網,電商以及一些腐敗分子,這讓很多傳統中小微企業這幾年一直都是在苟延殘喘,對於一個瀕臨死亡的人,給他一口水喝是救不了他的命。還有就是政策反覆無常,看似到處充滿陽光,其實企業主感受不到溫暖,每次都感覺春天到了,每一次都以泡影結束。以上這些都讓許多企業主徹底失去了信心,沒有堅持下去的勇氣,選擇關門倒閉,是最無奈但也最明智的選擇。

失去了夥伴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一個企業的優勢是體現在一條健康的產業鏈上,獨立的個體無法參與市場的競爭,特別是國際市場。目前國內一些中小微企業面臨一個什麼處境呢?上游供應鏈夥伴環保導致關門,下游經銷商老闆成為老賴,整個一條產業鏈支離破碎,你扶持他再多的錢,他也生存艱難。看看現在社會上有多少被懲戒的中小微企業主,就能想到目前創業環境是什麼一種狀況。失去了夥伴,孤掌難鳴,這也是很多企業主選擇放棄的原因之一。

失去了情懷

一個做企業的人,一個創業者,不僅僅要有拼搏意識,還要有責任擔當,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老闆,那就是一個一身銅臭味的商人。商人以賺錢為唯一目的,他不會考慮有多人失業?造成什麼樣社會影響?他也不會考慮在經濟困難時期,為這個國家和普通老百姓分擔困難,承擔風險。現在社會上的一些中小微企業主,當初都是充滿情懷的創業者,但現實讓他們不得不成為一個商人,失去了情懷,失去了責任感,失去了使命感,這也是當下許多企業主選擇放棄的重要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面對目前這種情況,應該引起社會的反思。社會是誰呢?肯定不是普通老百姓,也不是企業主。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


實體經濟守望者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全浩說服裝#,一個專注分享創業經驗知識的自媒體人+實體創業者。

受疫情影響,很多中小企業面臨倒閉,關門,貸款的境地。生存困難,舉步維艱,老闆們每天也都焦頭爛額的在想盡各種辦法來維持企業運營,但終究逃不過市場大環境的影響。

中小企業承載了太大的就業機會,為國家就業做貢獻,承擔著數以萬計的社會責任,所以國家在疫情下,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扶持政策,鼓勵銀行發放貸款,期望其度過難關,但還是有很多企業選擇了離開。

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脆弱,在受到較大風險時,無力支撐,只能主動放棄。

第二,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扶持,畢竟自身情況決定了企業無法生存,畢竟不可能存在免費的現金或資源支持。

第三,銀行貸款程序複雜,還有各種硬性條款,一般企業短時間之內無法獲得貸款,就算能獲得貸款,需要的時間過長,等貸款到手,企業已經死亡。

第四,企業主即便能獲得各種支持,這些短期支持也是由老闆承擔,在對未來沒有信心的情況,不願再去冒更大的風險來承擔這些債務。

第五,打鐵還需自身硬,所有的支持和幫扶都只能是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當一個企業已經無力支撐時,給到的資金支持已經是杯水車薪,遠水解不了近渴。

第六,一個企業能否走出困境,與大環境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可能獨善其身。有了資金支持,卻沒有訂單也無濟於事,只能選擇離開。

第七,國內現金流充足卻流入了股市和房地產,造成中小企業嚴重缺血。想要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就需要遏制資金的方向。

綜上所述,雖然闡述的較為悲觀,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在有政策扶持的情況下,仍然有許多的老闆選擇放棄。在此,我們不去討論是主動放棄還是被動放棄,只是確實可以看出,今年的中小企業生存困難。

唯有希望疫情早點過去,經濟復甦,讓更多的企業能活下去。只有活著,才有可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我國家經濟增長做貢獻。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喜歡請點擊關注。我是#全浩說服裝#一個專注分享創業經驗知識的自媒體人+實體創業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