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關於普通人的書單:這世間,最美不過人間煙火

看慣了偉人與主角光環,你是否也想了解一下平凡人的生活呢?

他們會生老會病死,會被困難打倒,會為生計發愁,也會為了生活中的一點小驚喜感到開心.....

這裡是一份書單,寫滿了最美的人間煙火。

《四個春天》

一份關於普通人的書單:這世間,最美不過人間煙火

想被別人家爸媽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嗎?來看看《四個春天》吧。

《四個春天》是陸慶屹首部文字作品,文字質樸動人,攝影溫暖治癒。

24篇優美散文,展現了一對相濡以沫半個多世紀、多才多藝、幽默達觀的老夫婦,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活潑生動的故鄉舊人,並記述了他們詼諧且充滿生活哲學的小故事,在書頁間搭建起一個充滿煙火氣、人情味,同時也飽含詩意西南小城。

一屋兩人,長相廝守;三餐四季,細水長流。

柔情大叔陸慶屹在一次訪談中曾提到:“每個家庭都有他的詩意”。每一種生活都值得凝視,生活和情感都是在你願意停下來以溫柔之眼觀察時,才會呈現出更豐富的意義。

何不讓我們在初回到日復一日的工作巨輪之際,再次回望曾經的那一個美好的春天?

《阿勒泰的角落》

一份關於普通人的書單:這世間,最美不過人間煙火

有人說《阿勒泰的角落》是關於新疆的最美麗文字,是現代版的《呼蘭河傳》。

作者以天然而純真的筆調描述了阿勒泰地區哈薩克族日常生活點滴趣事:做裁縫、可愛的孩子、來來去去的陌生人......

在這些日常生活的點滴記錄裡,我們看到了作者在一針一線裡作弄出的光彩,也尾隨她坐在黃河卡車引擎蓋上聽轟鳴的愛情,在黃沙漫野的日子裡去拾荒草......

她刻畫的不是一組有關新疆的異域風情,而是我們內心的牧歌:白雪和陽光,青草和白樺林,優美、明亮。

世界本應如此,生活本應如此。如果你也想感受邊疆最淳樸的民風民情,不妨去看看這本書。

《雲邊有個小賣部》

一份關於普通人的書單:這世間,最美不過人間煙火

《雲邊有個小賣部》,講的是雲邊鎮少年劉十三的故事。

劉十三自幼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相依為命,為了追尋遠方與夢想,他努力讀書離開了小鎮,但他在城市屢屢碰壁受挫,最後還是選擇回到了小鎮。

作者用極具時代感的語言和生動的畫面感,書寫了一個充滿江南味道的成長故事,也描繪出了一個人人心中都有的故鄉。

“故鄉”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極富詩意的詞,在我們的文學作品裡,甚至我們的骨子裡,都是對“故鄉”有情懷的。即使從來不曾離開家的人,也不例外。

就像史鐵生在《記憶與印象》中所說:“故鄉,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鄉,並不止於一塊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故鄉。”

在《雲邊有個小賣部》,每個人都能找到那種熟悉的歸鄉心情。

《梅子青時》

一份關於普通人的書單:這世間,最美不過人間煙火

《梅子青時》,又叫《外婆的青春紀念冊》。講述了外婆在湘湖師範的四年青春時光。四年轉瞬即逝,而在此結識的同學師長、奠定的價值觀,卻深刻地影響了她的一生。

在一次偶然整理舊物時,外孫發現了一本當年的畢業留言冊 。這次偶然的相遇,連接起了外婆的現在與過往。

作者借外婆之口,讓那段本該空洞的、屬於過去的、於己無關的歷史變得鮮活,變得與一個個面目清晰、情感躍動的人密切相關。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或許我們也可以說,一切歷史都是個人史——所有舞臺宏大、佈景繁複的大歷史,都是一個個平凡人細微的個人生活史。

《私城記》

一份關於普通人的書單:這世間,最美不過人間煙火

本書的主角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潮州,也是作者童年記憶中的潮州。

這是作者私藏的城市記憶,也是對舊時光和古舊事物的生動追溯;既呈現了故鄉的千姿百態、活色生香,也寫出了故鄉在心理上的意義。

故鄉在作者筆下,不是無名目的依戀,也不是對立般的逃離,而是被完好地安放在詩意中,故鄉與人互為保護。

每個人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一個已遠去的童年,然而通過書寫,我們能夠重建故鄉,同時重整內心的秩序。透過私人回憶的濾鏡,消失的故鄉變得清晰起來。

如果你也想念故鄉,不如看看這本《私城記》。披著碎碎的暖陽,在文字中閱讀一座城,翻開的不僅是他人的記憶,也有自己不可追溯的過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