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讀史:愛茶人必讀的經典故事

讀茶的故事,喝茶讀歷史;一起長知識!

茶文化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春始來,怡情賞景,茶友們除了品茶、泡茶之外,杯小茶認為,讀讀茶的經典歷史、瞭解中國茶文化,也是很有必要的。

這次,給茶友們介紹“三昧”、 “吃茶去”等與茶相關的軼事,都是愛茶人必定會知道的經典故事。

1、謙師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蘇東坡第二次來杭州上任,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遊覽西湖葛嶺的壽星寺。南屏山麓淨慈寺的謙師聽到這個消息,便趕到北山,為蘇東坡點茶。

蘇軾品嚐謙師的茶後,感到非同一般,專門為之作詩一首,詩中對謙師的茶藝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送南屏謙師》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甕鵝兒酒。

天台乳花世不見,玉川鳳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

謙師治茶,有獨特之處。他的茶藝在宋代很有名氣,北宋的史學家劉攽 [bān] 有詩句曰:“瀉湯奪得茶三昧,覓句還窺詩一斑”。

後來,人們便把謙師稱為“點茶三昧手”,“三昧手”就成了點茶技藝高超的代名詞。

“三昧”在宗教意識中為一種奧妙的境界。 無論對哪一種追求,一旦達到痴迷便成為愚昧。

茶包容了人生的三大追求,成為“三昧”的共同載體,“三昧”也自然成為茶的獨特內涵。

“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茶,是人們生存的第一物質需求,為人間“一昧”;

“琴棋書畫詩酒茶”之茶,是人修身養性、怡情悅志不可或缺的一角,為二性之“昧”;

茶道、茶禮、禪茶通靈之茶,形成第三之“昧”。

而茶之三味者,滋味、趣味和信仰的味道。 “三味”與“三昧”,是人們長期用茶以來的總結。

2、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話,但在佛教界,卻是一句禪林法語。

唐代趙州觀音寺高僧從諗禪師,人稱“趙州古佛”,他喜愛茶飲,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歡用茶作為機鋒語。

《五燈會元》載:趙州從諗禪師,師問新來僧人:“曾到此間否?”答曰:“曾到。”師曰:“吃茶去。”

又問一新來僧人,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

後院主問禪師:“為何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句極平常的話,禪宗講究頓悟,認為何時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極平常的事物中蘊藏著真諦。

茶對佛教徒來說,是平常的一種飲料,幾乎每天必飲。

因而,從諗 [shěn] 禪師以"吃茶去"作為悟道的機鋒語,對佛教徒來說,既平常又深奧,能否覺悟,則靠自己的靈性了。

3、苦口師

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之子皮光業,自幼聰慧,十歲能作詩文,頗有家風。皮光業容儀俊秀,善談論,氣質倜儻,如神仙中人。吳越天福二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業的中表兄弟請他品賞新柑,並設宴款待。那天,朝廷顯貴雲集,筵席殊豐。

皮光業一進門,對新鮮甘美的橙子視而不見,急呼要茶喝。於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甌茶湯,皮光業手持茶碗,即興吟到:“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

此後,茶就有了“苦口師”的雅號。

4、貢茶得官

北宋徽宗時期,宮廷裡的鬥茶活動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為了滿足帝皇大臣們的慾望,貢茶的徵收名目越來越多,製作越來越新奇。

據《苕溪漁隱叢話》等記載宣和二年,漕 [cáo] 臣鄭可簡創制了一種以“銀絲水芽”製成的“方寸新”。這種團茶色如白雪,故名為“龍園勝雪”。鄭可簡即因此而受到寵幸,官升至福建路轉運使。

後來,鄭可簡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後來發現了一種叫做“朱草”的名茶,鄭可簡便將“朱草”拿來,讓自己的兒子待問去進貢。於是,他的兒子待問也果然因貢茶有功而得了官職。當時有人譏諷他們父子“父貴因茶白,兒榮為草朱”。

鄭可簡等兒子榮歸故里時,便大辦宴席,熱鬧非凡,在宴會期間,鄭可簡得意地說“一門僥倖”。此時他的侄子千里,因為“朱草”被奪正憤憤不平,立即對上一句“千里埋怨”。

喝茶讀史:愛茶人必讀的經典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