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A股:廣州酒家、西安飯莊、全聚德 3家老字號業績大PK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吃是相當講究。


雖然今年疫情來襲,餐飲業慘不忍睹,但是據中國飯店協會公佈2019年餐飲收入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46721億元,比上年增長9.4%,高於2018年的7.7%。


海底撈因為漲價惹得輿論譁然,原因是傷害了食客的感情,最終海底撈不得不道歉降價收尾。春節之後西貝董事長賈國龍一句“西貝活不過三個月”,引來眾多銀行傾囊相助。


前有人寫《海底撈你學不會》,後有人寫《西貝的服務員為什麼總愛笑》,海底撈和西貝儼然成了中國餐飲界的代表。


但是你可知道在百年前,中國老百姓都去哪裡吃飯嗎?對於廣州人來說,能去廣州酒家吃一頓早點;對於西安人來說,能去西安飯莊吃一碗羊肉泡饃;北京人去全聚德吃烤鴨子,那都是倍兒有面子的事情。


西安飯莊早在1997年便已上市,不過現在改名為西安飲食;十年後,全聚德順利登陸資本市場;2017年,廣州酒家奔波數年後也成功在上交所掛牌。


目前正值年報披露季,這些手握老字號餐飲品牌企業在A股過的還好嗎?今天,黑池君就帶各位看官一覽西安飲食、全聚德、廣州酒家3家企業近十年業績風貌。


/ 1 /

餐飲業老樹西安飲食,業績承壓亟待轉型


舌尖上的A股:廣州酒家、西安飯莊、全聚德 3家老字號業績大PK


羊肉泡饃是陝西的風味美食,尤以西安最享盛名。如果你到西安遊玩,不來一碗羊肉泡饃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去過那裡。


而西安飲食旗下的同盛祥則是一家賣羊肉泡饃的老字號品牌,其製作技藝還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除了同盛祥,西安飲食旗下最有名的餐飲品牌就是西安飯莊。西安飯莊建於1929年,由馮克昌及當時西安的一些社會名流集資建成,素以“陝菜正宗”、“陝西風味大全”聞名於世。


早在1936年“西安事變”期間,為促成和平解決大計,周恩來便在西安飯莊設下“和平宴”,用特色菜點、黃桂稠酒招待了東北軍、西北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及抗日民主人士等,最終達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1938年印度援華醫療隊經過長途跋涉,衝破重重阻攔來到西安,周恩來在西安飯莊又一次設宴,招待了援華抗日的柯棣華大夫等國際友人和抗日民主人士。


可以說西安飯莊不僅僅在西安百姓心中是一個標誌性建築,還為中國革命做出了突出貢獻呢。


從西安飯莊脫胎而來的西安飲食於1992年組建成立, 1997年,西安飲食在深交所上市,成為餐飲行業最早的上市企業。


雖然坐擁多個老字號品牌,但西安飲食近年來卻持續在盈虧線上下搖擺。為激活品牌,西安飲食在老字號特色產品創新、拓展外賣渠道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效果並不明顯。


從經營情況來看,西安飲食營業收入自2011年突破6億元大關後,便開始逐年下滑。2011年至2014年,該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2億元、6.59億元、5.86億元、5.46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16億元、0.15億元、0.11億元,均保持盈利狀態。


2015年至2019年,西安飲食的營收基本維持在5億元左右。然而在2015年,西安飲食出現虧損,自此之後公司業績便開啟一虧一盈模式。2016年,若不是因為旗下一家餐廳被拆遷拿到了4000多萬的補償款,西安飲食2017年就已披星戴帽。2018年,其再次靠拆遷補償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0.09億元。


舌尖上的A股:廣州酒家、西安飯莊、全聚德 3家老字號業績大PK

(數據來源:同花順 製圖:黑池財經)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開始,西安飲食扣非淨利潤就持續虧損狀態。2013年至2019年,西安飲食扣非淨利潤分別為-736.19萬元、-2712.78萬元、-3920.92萬元、-2294.81萬元、-1298.03萬元、-1220.06萬元、-4938.92萬元。


一家擁有得天獨厚品牌優勢的老字號餐企,如今卻深陷“老齡化危機”。而且近年來受消費市場低迷態勢的影響,西安飲食自身主營業務發展空間遇到瓶頸,短期內難有較強的業績支撐。


在此背景下,西安飲食也試圖嘗試轉型。2019年12月,西安飲食曾連發兩份公告稱,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公司將與德利聯合共同出資300萬元,設立品牌運營公司。


對於設立品牌運營子公司,西安飲食解釋,稱為了積極實施“品牌運營與資本擴張協同發展”的發展戰略,擦亮金字招牌、振興老字號的歷史責任,引入社會資本,借力專業團隊,進一步煥發老字號活力”。


/ 2 /

百年老字號全聚德 烤鴨難賣業績頻縮水


舌尖上的A股:廣州酒家、西安飯莊、全聚德 3家老字號業績大PK


沒有一種食物能比北京烤鴨更代表北京,也沒有一家烤鴨店能比全聚德更代表烤鴨。


全聚德創始人是楊全仁。同治三年(1864年)他在北京前門外肉市街做生雞鴨買賣。眼見名叫“德聚全”的乾果鋪生意江河日下,瀕臨倒閉。精明的楊全仁抓住這個機會,拿出他多年的積蓄,買下了“德聚全”的店鋪。有了自己的鋪子,該起個什麼字號呢?


楊全仁請來一位風水先生商議。這位風水先生說:“啊呀,這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啊!不過,以前這間店鋪甚為倒運,晦氣難除。除非將其‘德聚全’的舊字號倒過來,即稱“全聚德”,方可衝其黴運,踏上坦途。”


風水先生一席話,說得楊全仁眉開眼笑。“全聚德”這個名稱正合他的心意,一來他的名字中佔有一個“全”字,二來“聚德”就是聚攏德行,可以標榜自己做買賣講德行。於是他將店的名號定為“全聚德”。


在楊全仁的精心經營下,全聚德的生意蒸蒸日上。此後數百年間,經過幾代人的苦心經營,全聚德菜品經過不斷創新發展,形成了以獨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鴨為龍頭,集“全鴨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於一體的全聚德菜系,備受各國元首、政府官員、社會各界人士及國內外遊客喜愛。


1993年,北京全聚德集團成立;1994年,由全聚德集團等6家公司發起,成立了北京全聚德烤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和2004年經過兩次重組,成立了中國全聚德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全聚德”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藉助資本市場的賽道,全聚德持續快速發展。2007年至2012年,該公司營收已經從上市當年的9.17億元增至19.44億元,同期淨利潤也從6432.00萬元攀升至1.52億元。


2013年至2016年,在營收不斷波動的情況下,全聚德的淨利潤也依舊持續攀升。然而在2017年,美好的業績發展趨勢被打破,公司淨利潤由2016年的1.4億元降至1.36億元。2018年、2019年,全聚德在營收和淨利潤更是雙雙持續下滑。


舌尖上的A股:廣州酒家、西安飯莊、全聚德 3家老字號業績大PK

(數據來源:同花順 製圖:黑池財經)


伴隨著經營業績下降,全聚德高管離職頻頻發生。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新一屆董事會經歷了大換血。先是董事葉菲遞交辭職報告;繼而在11月,總經理張力遞交辭職報告;進入到今年3月,董事韓雪松也遞交了辭職報告。


而在2019年12月4日,全聚德曾聘任周延龍為公司總經理,並增補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周延龍此前擔任北京東來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


不過在2020年4月8日,任職董事長一年之久的鮑民遞交辭職報告。鮑民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特向董事會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董事盧長才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主持董事會工作。


/ 3 /

粵菜老字號廣州酒家 餐飲與食品齊飛


舌尖上的A股:廣州酒家、西安飯莊、全聚德 3家老字號業績大PK


“食在廣州第一家”,廣州酒家這句風靡了幾十年的企業slogan幾乎每個廣州本地人都知道,作為本地餐飲界的龍頭老大,廣州酒家創造了一系列廣為人知的粵菜品牌。


廣州酒家始創於1935年,由商人陳星海與曾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的餘漢謀創辦。酒家名廚眾多,曾擁有“世界廚王”梁賢、“南國廚王”鍾權,以及梁瑞、羅全、梁娣、陳律、胡培、黎隆等南國名廚。被稱為省、港、澳“四大天王”的點心師,曾佔有其三。


“廣州文昌雞”、“巴黎鴨”是酒家的“壓軸菜”,此外,“蟹黃大生翅”、“百花煎釀鴨掌”、“玻璃蝦仁”等名菜也頗具號召力。


廣州酒家於90年代初組建企業集團,2009年改製為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6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廣東省率先上市的飲食集團。


廣州酒家主打“食品+餐飲”雙主業經營模式。公司食品業務板塊以月餅系列產品、速凍食品、辣味產品為主;餐飲業務板塊主要為自營粵式中餐“廣州酒家”、“天極品”,另培育發展有“西西地”、“好有形”、“星樾城”等多個餐飲品牌。


黑池財經統計發現,廣州酒家食品業務板塊、餐飲業務板塊兩大主業營收近年均在持續上漲。2014年至2018年,食品業務營收已經從5.69億元增至18.92億元,而同期的餐飲業務也從1.55億元增至6.01億元。由於廣州酒家年報暫未披露,2019年兩大主業具體營收情況尚不得知。


舌尖上的A股:廣州酒家、西安飯莊、全聚德 3家老字號業績大PK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 製圖:黑池財經)


廣州酒家雖然名為“酒家”,不過對比兩大主業營收情況可以看出,該公司並不是簡單的餐飲企業。在很多人眼中,廣州酒家更像是一家食品製造企業。


回看廣州酒家近年的經營情況,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均在逐年增長。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該公司營收僅有11.66億元,但到了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已經突破30億大關。與此同時,2011年至2019年,淨利潤也從1.48億元攀升至3.96億元。


舌尖上的A股:廣州酒家、西安飯莊、全聚德 3家老字號業績大PK

(數據來源:同花順 製圖:黑池財經)


廣州酒家副總經理趙利平曾表示,“老字號不能倚老賣老,而應與時俱進,才能保持生機,廣州酒家還在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 4 /

老字號餐飲品牌的“破”與“立”


梳理完A股上市餐企的業績概況,各位看官可能會發現,像全聚德、西安飲食這些手握老字號品牌的餐企,漸漸步入發展瓶頸期,經營業績持續低迷。而唯一保持穩定增長的廣州酒家,其業績更多的是由食品板塊拉動。


現在黑池君不妨再將三家公司近十年的經營情況拿出來做個對比,或許能夠更加直觀的幫助讀者看清誰才是行業的“黑馬”。(注:廣州酒家2010年經營情況未披露)


從營收來看,2010年至2019年,西安飲食的一直保持在4-7億元的營業收入規模;全聚德基本維持在13-20億元的營收範圍內,近四年持續下滑;廣州酒家營收則逐年攀升,在2016年已超過全聚德營收規模,成為三家中營收最高的公司。


舌尖上的A股:廣州酒家、西安飯莊、全聚德 3家老字號業績大PK

(數據來源:同花順 製圖:黑池財經)


淨利潤方面,對比三家企業歷年財務數據,便可一眼看出西安飲食、全聚德面臨業績增長的瓶頸,而廣州酒家卻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舌尖上的A股:廣州酒家、西安飯莊、全聚德 3家老字號業績大PK

(數據來源:同花順 製圖:黑池財經)


進入2020年,餐飲業遭遇“黑天鵝”。2月1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顯示,今年春節期間,餐飲業損失嚴重,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以全聚德為例,受疫情影響,全聚德直營門店年夜飯退餐量達到4000桌,在全國超過三分之二的門店處於停業關閉狀態。一季度業績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聚德淨利潤預計虧損9000萬元—1億元,同比下滑達945.75%至1039.72%。


餐飲老字號,代表的不僅僅是美食匠心技藝,更多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激烈競爭面前,上市餐飲企業該如何盤活老字號,走出轉型之路,值得業內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