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和廣東省餐協握手言和:平臺企業合力取暖,方能共克時艱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昀瀟

結束了多日的“輿論喊麥”後,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以下簡稱“省餐協”)和美團終於握手言和。

4月18日,省餐協和美團外賣發佈《聯合聲明》,就佣金比例、合作方式等爭議問題達成階段性共識。

根據聯合聲明,美團尊重餐飲商戶自主選擇線上各類平臺;在“春風行動”基礎上,美團將對廣東地區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加大返傭比例至3%-6%,擴大覆蓋範圍,返傭時間至少延長2個月。

美團和廣東省餐協握手言和:平臺企業合力取暖,方能共克時艱

隨處可見的外賣箱

聯合聲明
營造公平市場環境,擴大返傭比例

此前,省餐協向美團外賣發起數次“喊話”,稱該平臺對餐飲商戶收取高佣金,並制定“獨家平臺限制,涉嫌壟斷”。

4月18日,雙方和解。記者留意到,根據雙方的對外聲明,此次和解的重點是:美團外賣對省內餐飲企業的“返傭”提升了,同時受惠範圍也有所擴大。

據瞭解,省餐協和美團就廣東餐飲外賣相關問題進行面對面溝通,雙方一致認為,推動餐飲經濟復甦是協會、平臺和商戶的共同使命和責任。

美團充分尊重餐飲商戶和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與廣大餐飲商戶開展友好協商、平等合作。美團尊重餐飲商戶自主選擇線上各類平臺;支持餐飲商家自主運營私域流量的多渠道發展。

為助力餐飲外賣商戶“突圍”,在美團“春風行動”基礎上,美團將對廣東地區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加大返傭比例至3%-6%,擴大覆蓋範圍,返傭時間至少延長2個月。

另外,美團還將積極投入各類資源,支持參與廣東省各級政府和協會組織的餐飲業促消費活動,配合省市商務部門共同打造“互聯網+美食”模式,參與線上美食節、“食在廣東”品牌推廣等活動,並將建立餐飲大數據信息共享機制,與餐飲行業協會多方加強信息互聯互通,為行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專家評論
單靠協會、商家推動或者平臺自律均不現實,需要第三方監管介入

餐飲行業是明顯受到疫情衝擊的領域之一。中國飯店協會在4月16日發佈的新冠肺炎疫情下3月中國餐飲業生存現狀報告顯示,在受調查的餐飲企業中,有超過九成的企業營業額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其中有近三成的營業額為去年同期的10%以下。此外,雖然客流量較2月有小幅回暖,但94.61%餐企的客流量不足去年一半。

“疫情前,很多街邊小店用美團外賣都有錢賺。傳統餐飲看不起外賣,也沒有研究,疫情來了臨急抱佛腳,匆匆忙忙衝進外賣行列,以致有不滿意見。”該名業內人士表示,許多餐飲店主沒有計算外賣無需佔用餐位、鋪面和服務,甚至大外賣平臺還給店主們帶來了新生意和新客群。

“外賣平臺提供的是一種資源交換的服務,協助餐飲業在小空間換幾何時間,外賣平臺是給小空間製作,密集式生產,即生產線滿負荷來賺取量產利潤。”某餐飲店主全先生告訴記者,許多餐飲企業因為疫情才加入了外賣平臺,但面對經營形式轉變十分不適應,“如果你是一間酒樓,不可能靠外賣平臺實現自救”。

美團和廣東省餐協握手言和:平臺企業合力取暖,方能共克時艱

廣州某食肆,疫情期間,餐桌間隔極大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則認為,對於餐飲外賣行業而言,單靠協會、商家推動或者平臺自律均不現實,重點需要監管、立法層面的介入,利用監管與立法從深層核心中解決。

在他看來,協會與美團的激烈對立極不利於市場穩定,最終深受其害的還是消費者,“不同組織始終有自己的利益基本面,不可能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這就需要第三方監管從更高維度進行介入”。

業內共識
平臺企業合力取暖,方能共克時艱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認為,一直以來,外賣商戶與服務平臺的關係不是十分和諧。平臺、商家如何形成和諧互助的關係,是維繫雙方長遠發展的核心所在。

“商家與平臺之間應該是互利互惠的關係。而規則制度的改變,需要商戶與平臺之間進行充分的溝通並及時進行公示,而不是被質疑壟斷,平臺切忌涸澤而漁。”

美團和廣東省餐協握手言和:平臺企業合力取暖,方能共克時艱

寫字桌堆滿外賣

就平臺而言,留住商家的方式不能通過壟斷,數字化賦能則是更加可持續的方式。在線外賣發展前期,平臺已經實現了商戶的獲取,而通過數字化改造是平臺留住商戶並實現深度合作的下一個目標。

儘管這需要持續的投入以及長期的佈局,但長遠來看百利無害。而這對於商戶來說,在平臺的賦能下進行升級、打造智能化的餐飲服務,不僅能提升自身競爭水平,還能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這次的輿論,不管結果如何誰都不是贏家。”業內人士指出,若一味通過提高抽傭比例等不合理方式獲取高收入,將惡化與商家關係,不利於平臺長久發展。困難當前,唯有攜手共助,抱團取暖,方能共克時艱。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馮茵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趙妙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