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優惠政策,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

疫情期間國家出臺了很多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優惠政策,但實際落實過程中還有一些障礙,如何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4月16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全國工商聯經濟部部長林澤炎表示,打通政策的“最後一公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就是企業獲得感的問題,為了增強企業政策的獲得感,特別是疫情期間做好統籌推進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全國工商聯推動政策落實,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千方百計提高政策的知曉率。全國工商聯通過各商會、協會和全國各省區市工商聯對所有的,包括中央各部委以及地方的政策進行了梳理,前一段時間梳理了國家部委凡是涉及到民營企業的政策大概40多項,類別包括財稅、融資,比如減免稅收,用人、社保等政策,把這些政策進行分類和索引,真正讓企業知曉。

二是千方百計動員所有工商聯繫統,包括商會組織的工作人員去協助企業政策落實。怎麼做呢?舉個例子,在浙江,動員省市縣三級工商聯所有幹部,走訪一萬家企業。在上海,工商聯領導帶隊,至少要每人每個月走訪30家企業。確確實實幫助企業知曉政策、落實政策。

三是政策的落實不能僅僅是要知曉,更重要的推動政策落實,特別是政策落實過程中,到底存在什麼問題,怎麼樣使政策更加優化,所以工商聯也要加強調查研究,真正發現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什麼問題,痛點、難點在哪兒?及時建言獻策,真正推動政策不斷優化。

林澤炎說,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推動民營企業在疫情期間做到庫中有原料、廠中有工人、手中有訂單、產品有銷路,也就是達到“四有”,真正使他們的復工復產效果比較明顯,並且能夠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