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是国粹,不可乱来,弄不好血流成河!

《左传》记载了这么个故事:大概在鲁桓公六年的时候,公元前706年,北戎攻打齐国,齐国招架不住了,向郑国求救,郑国的太子忽率领郑国的军队,大败北戎,俘获了北戎两员大将,斩杀了北戎三百多士兵,太子忽把这两员大将和三百多士兵的首级都献给了齐国。这个时候,也有不少诸侯国去齐国帮忙攻打北戎,但功劳都没有郑国太子忽大。北戎的军队退了,齐国人给这些帮忙的国家送生肉来慰问。

关键的地方来了!齐国这个狡猾狡猾的君主,他自己不送,让鲁国帮他送,原来这里面有道道,先给谁送,后给谁送大有学问。鲁国的君主就按照周王分封诸侯爵位的高低和先后的次序来送,郑国自然就排在了后面,郑国的太子忽就大怒而归,认为鲁国小看了他,看不起他。我们郑国那么大的功劳怎么能排在后面!

排序是国粹,不可乱来,弄不好血流成河!

君子报仇,四年不晚。鲁桓公十年,公元前710年,他请求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齐国叫上了卫国一起攻打,郑国、齐国、卫国就一起攻打鲁国。

这一仗,血流成河,陈尸遍野!就是因为不满鲁国的排序!郑国这口恶气憋了四年!

人家鲁国当年是帮助齐国排序的,齐国这时候不说平复郑国的怨气,居然叫了帮手一起打鲁国,鲁国被玩惨了!早知道北戎攻打齐国时候,就不去帮忙了,这就是帮忙帮出的祸端!

左传中到处都是这样的例子,比如鲁隐公十一年春天,公元前712年,滕侯、薛侯来鲁国朝见鲁隐公,两个人都争着排在前面,害得鲁隐公花费了很大力气才说服这两个货。

排序这玩意,放到现在,什么人最在乎?农民会在乎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