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的经历,一朝哭声引回忆思考:你真的会爱么

01

今天是我对满周岁的o先生断奶的第一天,目标是从一天5次的母乳喂养,减少到4次,坚持一个礼拜。

断奶实施前我做了功课,也问了一些过来人的意见。

然而,过来人们和功课给了截然不同的意见。

功课:循序渐进,逐步减少直到零。

过来人:饿他个两天,不去理他的哭闹,什么奶粉都吃。

到了往常晚餐用奶时间,o先生在爬到我身上,左蹭蹭右蹭蹭,哼哼唧唧,还不时用小爪抓着我的手往我胸上轻拍,用各种方式明示暗示。

本以为和以往一样,撒娇暗示就有奶喝的小伙子,这次没有得到预料中的回应,便开始嚎啕大哭。

我看着他逐渐崩溃的样子,豆大的泪珠不停从眼里溢出来,用所有力气张大嘴巴声嘶力竭,心顿时揪成一团。

最后,我内心一狠,断奶第一步不能退缩,便继续抱着他,寸步不离地亲拍他安慰他,为他唱歌,等他哭累了,终于成功开启他无奶的黄昏觉。

二十多年前的经历,一朝哭声引回忆思考:你真的会爱么

02

曾今有亲戚听到我的逐步断奶计划,直接否定了我的想法,肯定简单粗暴的省事,美其名曰:孩子不能养得太精细。

但当我看到o先生还只是一餐没有按点吃到奶,眼泪开始狂飙时,我觉得内心也备受凌迟。我真不敢相信,那些把宝宝放任两三天不顾哭闹不理会,粗暴断奶,宝宝的内心会崩溃成什么样子?

二十多年前的经历,一朝哭声引回忆思考:你真的会爱么

我向来很抗拒抵触简单粗暴的做法。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小时经历的阴影。

我在学龄前曾今独自被家人锁在家里。

那时,双职工的父母无法分身照顾我,也没到上幼儿园的年纪,宿舍区的大小朋友就来家里和我玩,但小伙伴中出现了一个疑似小偷。

据母亲说,她发现家里的少了5块钱。

于是,她和父亲上班时,就简单地把我锁在家里,不让别人进来,也不让我出去,不问我的感受,不顾我的意愿。

那时候,小小的我在空荡荡的家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内心是孤独害怕的,看着窗外小伙伴毫无顾忌的玩耍十分羡慕。

那些感觉是我当时感受得到,至今回忆起来依然清晰的,只是当时,还不知道要用什么词汇什么方式来表达,便把这些不是很愉快的经历渐渐埋在心里。

二十多年前的经历,一朝哭声引回忆思考:你真的会爱么

03

我的母亲今天来家里看o先生,在得知他准备要断奶时,直言:孩子忍受个两三天就过去了。小孩自忘性大,长大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我听到这句话不由得皱眉。

我是极其不认同的。

大人总是一厢情愿却又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只是他们意识中的孩子。他们觉得孩子不懂就是不懂,孩子不知就是不知,孩子记不住就是记不住,把脑中的臆想当作客观事实。

看不见就是不存在。只要能达到大人的目的,过程中无需孩子内心的感受。殊不知这种操作对孩子带来的伤害。

二十多年前的经历,一朝哭声引回忆思考:你真的会爱么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到:孩子越小,身体与天地相连,智慧越高。如果观察婴儿,他们的一些奇怪动作其实是在给自己调节气血运行。

孩子再小,也是有智慧的、独立的生命个体。为什么不能被看到,被平等地对待?

因为孩子小,不会表达,就真的代表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么?

身为双职工的孩子,我2岁半就上幼儿园,我还记得上幼儿园之前被锁在家里的无奈。

我还记得后来我不小心砸碎家里碗筷时,母亲眼里的嫌弃和表情的愤怒,还有她一生气就喜欢用上齿咬住下唇,眯起眼睛,咬牙切齿的样子。

我还记得我再大一些,被父亲大骂而后甩巴掌,母亲在一旁“劝架”说:不打她的脸,踢脚就好,明天还要上学。我记得那时我躺地上的姿势,记得房间里凌乱的场景,和昏暗的灯光。

而那些“过来人”们也毫无保留说了粗暴断奶的“后遗症”:有的安抚奶嘴吃到6岁,有的一段奶粉吃到8岁,有的咬毛毯的怪癖持续到青少年……

是大人对小孩的感受和记忆有什么误解?还是说,记忆差的实际是大人呢?

至少,生完o先生,我的记忆力是掉大发了。

二十多年前的经历,一朝哭声引回忆思考:你真的会爱么

04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曾说:但是孩子必须长大,必须脱离母体和母亲的乳房,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母亲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也要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

二十多年前的经历,一朝哭声引回忆思考:你真的会爱么

从结束一个身体两个心跳的那天起,他离开我的身体,成为独立的生命体。

一个生命要健康肆意地生长,就缺少不了爱。

远离乳房是他长大的一个关卡,如果母亲没有陪伴、没有关爱,没有理解,贪图省时省力,强行暴力断开宝宝和母亲的联系,宝宝的世界是崩塌的。

你也无法预知这个行为对他产生的伤害有多深。

能量守恒定律,在这里也同样如此。任何一个贪图自己省事的方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都会在孩子内心留下深深浅浅的划痕,转化为他们一些奇怪的行为,待日后外显,父母则要加倍付出才能弥补当初挖下的坑。

生养孩子也是对自我在爱的修行。走在这条路上必然不会轻松。我也不曾妄想在这条路上寻找捷径,所以,无论身边人如何反对,我仍然坚持我的“逐步”断奶。

爱他,这是他逐渐走向真正独立前,我能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

二十多年前的经历,一朝哭声引回忆思考:你真的会爱么

END

今日话题:你童年时期有因为父母的行为遇到哪些不愉快呢?

来留言说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