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世事輪轉,起落不休。

繁華絢麗與落日殘陽,都會有時!

在這山河遠遁的瞬間,一切都成為過客,起起落落都是輪轉。

這浮沉一路,都是故事!

2001年,相聲界出現驚雷

確診為膀胱癌的相聲大家馬三立在天津舉行了自己個人的“落幕演出”,人潮鼎沸,娛樂圈半壁江山都匯聚於此,向馬老一生偉大的事業致敬,當時紅極一時的趙忠祥、倪萍都在出席人員名單之中。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相聲前輩在向曾經的舞臺致敬,而新人也在人潮湧動的趕往相聲行業,這一年張雲雷與郭德綱相遇,開始正式與郭德綱學藝,只不過當時張雲雷年僅9歲,看他年齡太小,又兼具唱功。

郭德綱愛才之心收不住了,開始教張雲雷唱小曲與太平歌詞,兼顧著讓張雲雷學習京劇與京韻大鼓,儼然將張雲雷當作自己最期望的目標培養著。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這時候的郭德綱雖說已經是第三次開始“北漂”,並且靠著自己的努力搭建起了“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但是聽相聲的人寥寥無幾。

最難的時候,舞臺之下只有一人來觀看,雖有演員也只能硬著頭皮上臺演出,沒有“飯轍”的郭德綱,開始自己四處跑廟會、接活動來維持生計。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2003年,也就是兩年之後,張雲雷也開始上臺表演,佔了年輕童真的關係,還有嗓音條件是真的好,張雲雷的名字,瞬速在一小波人群中有了名字。

這是好事,對於張雲雷、對於郭德綱都是好事,人們喜歡,也就是證明了他們的重要,謀生的手段又多了一些,只不過有時候廟會結束已經錯過了末班車,爺倆只能披掛著月色、踏著雪地的吱嘎聲,走回家。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那幾年,郭德綱卻是“窮”,與張雲雷一同演出,為了省下飯錢,會同吃一碗麵,會為了省下打車錢,與張雲雷走路回家。

但是節流的意義總比不上“開源”更好,郭德綱聽說安徽綜藝要找主持人,就跑去面試,結果欄目組第一個要求就是親自體驗“48小時玻璃窗生活”,這期間還必須配合觀眾表演節目。

這與“動物園裝動物”的本質如出一轍,可是不做就等於放棄,導演在後面喊著“你要放棄,隨時可以離開”。

郭德綱咬咬牙,“幹”。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就差那麼一點,我就崩潰了”

多年之後,郭德綱回首那段時光,臉上也是難以流出釋懷的表情,誰的一路走來是一帆風水,一路坦途?

都是百鍊成鋼罷了!

熬過苦日子,餘生都是“甜”

2004年,不知道相聲為何物的岳雲鵬正式來到德雲社學習相聲。

而張雲雷已經開始幫師父錄製“太平歌詞”的小樣,為後來的師兄弟們提供音頻資料,他自己或許都不會知道,德雲社“鶴字科”與“九字科”的很多師兄弟,來到德雲社的第一節課,便是張雲雷唱的太平歌詞。

多年之後的搭檔楊九郎,滿臉怨氣地對張雲雷說“你的聲音我太熟悉了”。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這一年,不僅是岳雲鵬與孔雲龍等弟子找到了“師父”,郭德綱自己也終於告別“海青”的身份,拜師相聲大家侯耀文。

人們都說,郭德綱能成名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侯耀文就是那位幫他縮減了時間的人物。

2004年一整年的時間,侯耀文幾乎都在領著郭德綱四處奔波演出,或許也就是在這一刻,關於“師父”更深層次的理解開始灌注到郭德綱的腦海之中。

他不是一個代號,而是徒弟這一生的領路人,意義重大。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2005年,郭德綱“聲名鵲起”,走紅到什麼程度?

全國大街小巷都在放著郭德綱的相聲,與前幾年的《小蘋果》、或是更早的《兩隻蝴蝶》一般,郭德綱之名風靡全國。

相聲段子被各大電視臺製作成“卡通動漫”,在各個地方臺點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我教郭德綱”

曾經的“百萬雄師夢”郭德綱實現了,夢中的張燈結綵與花團錦簇,德雲社也實現了,只不過這一路的艱辛苦難都需要時間來消磨。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2016年,《笑傲江湖》開始錄製,德雲社破天荒的來了兩對相聲演員,燒餅曹鶴陽、張雲雷楊九郎。

也正是這一次亮相,張雲雷在太平歌詞中的成就被確立,“小老藝術家”第一次從郭德綱的口中流傳。

如果沒有南京的意外,2016年將是張雲雷名揚的一年,只是時運不濟,欲速不達,張雲雷只參加了一期節目,便開始養傷。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這一拖就是一年,2017年張雲雷的小曲“探清水河”成為網絡人們歌曲,爆紅於網絡之上,德雲社這位“辮哥哥”成為萬千少男少女追捧的對象。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不是追星,而是“捧角兒”。

近20餘年的學藝,張雲雷首度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臺前到幕後的距離只有三尺,而張雲雷走了26年。

紅極一時,也是“黑料”從生

2005年之後,郭德綱的人生開始步入嶄新的篇章,相聲開始被大家關注,德雲社開始選賢與能。

一切的欣欣向榮背後,卻是“黑料”不斷的風波,因為口不讓人,那段時間的郭德綱與各界人士都有“口舌之爭”,也開始有人攻擊德雲社的相聲低俗。

謠言的肆意傳播、批評每每備至,都讓郭德綱成為暴風眼的中心。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而所以事件的起因,用一句話來說,都是“人紅是非多”。

對於張雲雷同樣適用,爆紅網絡之上,張雲雷的“黑料”從未停息。

就連當初因為“倒倉”離開德雲社都成為杜撰的故事點,錄製一檔餐飯類節目,竟然出現了“不尊重女性”這樣荒料的剪輯手段。

為了諸如此類的事件不出現,張雲雷開始瘋狂的謝絕節目邀約,這又成為他“耍大牌”的證據。

人紅總是抵不過這波“嫉妒之心”。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郭德綱失意過,兒徒出走滿城皆知。

曾經手把手培養出來的徒兒,一度與他“對簿公堂”,全名都知道了德雲社郭德綱“不省心”,也有人理解成郭德綱打壓徒弟。

張雲雷也失意過,2019年因為調侃“地震”地區的言論,張雲雷差一點被當做反面教材處理。

媒體倒戈相向的架勢很勇猛,甚至是昨日的誇獎文章都沒來得及刪除,今天就已經加入“討伐”的聲浪之中。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

誰的人生不經歷起落沉浮,誰的人生沒有得意時的痛飲三千場,失意時的陣陣彷徨。

既然都要經歷,那也都是浮雲罷了。

郭德綱張雲雷都走過了那一道溝壑,德雲社再次重回鼎盛巔峰,張雲雷將相聲塑造成為自己專屬的特色,這就是經歷帶來的好處。

勝不驕敗不餒,這才是德雲社值得喜歡的特點。

人間煙火,山河遠闊

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