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還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一片淨土,良幣驅逐劣幣的時代才會到來!

熱鏈基金會關於針對銀保監會等發佈《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的解讀

1、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

區塊鏈技術是中性的,本身是沒有好壞的!但決定技術方向和結局的,還是人性,還是人。區塊鏈在中國的結局,最終的衡量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國人的價值觀和文明程度,發行代幣只是區塊鏈在很小的金融領域一個可編程電子貨幣的應用,被有心之人無限放大,靠利益吸收資金,侵害公眾的合法權益。在通證經濟時代,每一個數字資產後面對應的是相應的物理資產,熱鏈所發行的行業通證——熱點,後面對應的是每一份難以估價的物理資產,類似專利、圖紙、技術、方程式等這樣的科技成果。

2. 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

判斷一個真實的區塊鏈項目,首先要看項目方到底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屬性,應用在商業中,解決了具體什麼痛點難點問題;如果沒有,就是偽區塊鏈,另外區塊鏈項目不一定非要發行通證,就像區塊鏈發票一樣,倘若利用區塊鏈的金融屬性,非要發行代幣,那就要看發行的通證,在這個行業中,能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閉環!而不是隻是放大數字資產的貨幣屬性,和炒幣致富,誘導用戶。

3、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臺”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名目繁多“幣值只漲不跌”“投資週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

任何的技術都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區塊鏈技術當然也不例外。熱鏈就是服務於科研機構方和企業轉化方,來幫助科研成果方和企業方之間的成果快速、安全對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熱鏈所發行的通證,在市場推廣上,熱鏈從未以空投“糖果”為誘惑,沒有對外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更加沒有“投資週期短、收益高、風險低”這樣的宣傳方式,來誘導用戶,發展用戶。很多炒作概念的項目只是編織了一個相對漂亮的故事,凡是告訴你這個項目承諾你單邊上揚、只漲不跌,都是中心化的,有人操控的,否則如何只漲不跌。人民幣匯率都有浮動!

4、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

熱鏈所發行的通證,為了體現作為通證的股權屬性和資產屬性,我們在第三方交易所開啟交易模式,對數字資產進行流轉,在流轉的過程中增值。熱鏈承諾:不參與幕後操縱通證的市場價格,更加不會出現內盤來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

5、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熱鏈從項目立項至今2年多,從來沒有以發展下線為誘餌,出現什麼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等傳銷套路來發展用戶;熱鏈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本身龐大的共識機制,找到真正價值投資的用戶,參與到科學技術產學研領域,來助力國家戰略前沿技術的科研和成果商業化領域,來幫助科研產業,解決資金和人才的問題。

6、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區塊鏈技術一定是要實體產業相結合,凡是那些告訴你,今天投資,明天回報的項目蘊藏著無窮大的風險,因為每一份投資,都是需要有時間來進行項目運作,回報是需要由週期的。凡是將數字資產的貨幣屬性和炒幣價值無限放大,而忽略通證的契約屬性,權益屬性,期權屬性,本身就是個風險。這就是正確的投資和貨幣觀念。

而熱鏈所發行的行業代幣熱點則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持有熱點可以使用熱鏈所開發出來的有償應用作為科研成果上鍊登記費,成果評鑑費,交易費,產品試驗和實驗費,檢測費等等,同時還可以用熱點投資我們所孵化的高科技項目來獲得成功轉化之後的商業回報,熱點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權益證明,而他的貨幣屬性只是在我們所打造的科技產業生態體系當中一個很小的應用。並且僅限在我們的生態體系中進行交易和流轉,絕不會跨行業流通!

熱鏈歡迎並擁抱政府層面的監管,只有還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一片淨土,良幣驅逐劣幣的時代才會真正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