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文:偶讀一則寓言(一室千燈之12)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還是一個大晴天。母親總說"穀雨要淋、清明要晴"。對照農諺,今年就不是一個好年成:農民欠收、工人欠產、學生欠學……這個小小的病毒搞得全球人類都不得安寧,老天似乎也不配合。小時學習"風調雨順"這個成語不懂何意,如今長大了,才有深刻的體會。譬如在蘇州學習時,處於同一緯度的武漢久晴不雨,而在蘇州那塊風水寶地上卻已經下了幾場雨,原來風水之說並非迷信。我國古詩詞比較多,其中又以山水田園詩居多。在這些詩詞中大多凸顯的是人與自然之和諧,即天人合一的主題。可是後來人不相信這一點,也就是說對大自然缺乏敬畏意識,於是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人間悲劇。如今,病毒在全球肆虐,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人與自然的平衡遭到了破壞。

小時候,堰塘的水是可以喝的;開飯前,大人不上桌,孩子是不敢動筷子的;吃桌席時,每個人有且只有三塊魚糕、兩個丸子,不能多吃多佔,講孝心的孩子捨不得吃,還會用報紙包回家給長輩……現在,變了,而且大變,無怪乎穆濤先生寫作並出版了《先前的風氣》一書。

雖然年成不好,午覺還是要睡的。每天午覺起來後就知道一天過去了一半,下午就得越發珍惜時間。一天猶如人的一生。年輕時不曉得時間的寶貴,到了晚年就有些後悔、有些著急。想想自己的人生已過了一半,不免有些惆悵,未知的人生誰也說不清。

現在不少朋友託我看稿件,在此一併回覆:一是謝謝高看;二是做朋友可以,千萬不要把我當寫作導(老)師;三是沒有時間。寫作沒有訣竅,只有不停地寫,直到把手指寫斷為止。從事這個行當,並不需要很高的學歷,需要是"堅持"。據我所知公安系統的海巖、武和平和王仲剛三位偉奇人士學歷都不高,他們中的最高學歷估計就是高中水平,但他們卻生產出了不少作品。


張友文:偶讀一則寓言(一室千燈之12)

(左)傳奇警監王仲剛 (右)"雙十一張友文"


寫作最重要一點是堅持,堅持的背後是恆心和毅力。人世間許多成就事業者皆因堅持,他們都有一股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倔強之氣。人生路上,不是因為看到了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才有希望。"堅持"兩字好說,但做起來很難。"堅持"又與意志力緊密相聯。現以我的70則"在武漢播報"來說,堅持寫了兩個多月,字數計20萬左右。

曾經一度懷疑自己的文字沒有人讀,但得益於自己的堅持。一邊寫作,還一邊安慰自己說,等我百年後,會有人讀的。我心裡十分清楚,那是自欺欺人的鬼話,"未知生,焉知死"。活在當下,就要讓自己的文字發生作用。昨天"一室千燈系列"第11則推出後,今天就有高校同行向我要課件,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正因為堅持書寫,才有幾個微信公眾號堅持幫我推送。如果我沒堅持寫作,人家怎麼能堅持幫我傳播呢?直到今天,名為"劍南文萃"的微信公眾號還在給我鼓勁。"在武漢播報"寫到第70則就算結束了,萬萬沒有想到"劍南文萃"卻以"張友文武漢日記"的欄目在加推,把我自名為"一室千燈"系列也續在後面。我以為這麼做法也沒有錯,甚或有創意。不管怎麼說,此舉給了"雙十一張友文"莫大的鼓勵。我的心理預期不高,每天只要平均有200的閱讀量即可,沒想到堅持至今已突破了300(其他公眾號轉發數還不算在內),甚至更多。在這個信息氾濫的當下,我的文字還有人在細讀,讓我感動。

我所寫的並非宏大話語,盡是些家長裡短,挑不上筷子的事情,也就是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如今,又增加一部分,那就是所讀。上午偶翻一本初中課外文言文輔導書,看到清朝劉熙載《寤崖子》中有一段海鷗與家燕的對話寓言,覺得非常有趣,且充滿哲理,遂記之:

張友文:偶讀一則寓言(一室千燈之12)

喜歡舒適生活的家燕不理解海鷗,便對它說:"你常年在外奔波,多麼辛苦!我在人家裡築巢,狂風中有阻擋、冷雨中有遮蓋、烈日下有庇護。"海鷗說:"我不願受拘束,不喜歡依賴他人生活"。家燕又說:"我依靠他人,是因為人家不討厭我,還憐愛我"。海鷗說:"我孤傲無束,自由閒適;不被人憐愛,也不被人厭惡。可你被人憐愛多麼危險啊!"家燕卻聽不懂海鷗的話。幾天後,家人吃飯時,家燕銜的一團泥剛好掉落在人家喝的熱湯裡。人家大怒,立馬趕走燕子,彼刻家燕才悟到海鷗的話,才知依靠自己多麼重要!

這個故事雖然出自僅有初中水平的教輔材料裡,卻深深地觸動了我。人生在世要自立自強,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同時,還要知曉辯證法,愛與恨、禍與福、苦與樂都是相互倚伏、相互轉化的。我每天寫作,看上去似乎很苦,實際上,樂也在其中。因為我早就明白:貪圖享受,終究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回首一天,做了四件事:打理平臺、改稿、備課和寫作。上午備課近兩小時,並幫朋友校對宏大話語的稿件,那稿中有"用初心和使命構築疫情防控銅錢(牆)鐵壁",看後大笑不止,我知道正是這一筆誤(將"牆"錯打為"錢")卻給我的平淡生活增加了笑聲,原來幫人也可以得到快樂哦。

作者張友文簡介:文學博士、副教授;自詡"雙十一張友文"(參評"副教授"和"攻博"各十一次、自名"公安文學言說者"、自號"功不唐捐齋主";出版《回望公安文學》等專著四部,受邀至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高等院校及公安實戰部門講授"公安文學"43場次,並在部分高級中學和高校進行(公益)勵志講座數場次。微信公眾號:gh_7b4e98b35f4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