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聯儲持續大規模的美元互換安排下,此前全球外匯市場的“美元荒”已有所緩解,這是否意味著美元的飆升已告一段落?
核心觀點
從歷史來看,美元在美國經濟衰退期間往往會經歷兩波升值。如圖表1所示,無論是2001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還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元在經濟衰退出現後均有兩波升值,在更早的經濟衰退期間亦是如此。以最近的一次經濟衰退為例,由於金融危機在全球的蔓延引發市場恐慌,美元在2008年飆升了22%,而後隨著美聯儲向更多國家提供美元互換,美元雖然一度貶值12%,但在2008年12月-2009年3月期間又升值了14%,並突破前期高點。美元的後一波升值主要反映出由債務危機引發的流動性清算,這也是此次疫情之下市場對未來所擔心的。
從基本面來看,在疫情爆發後全球經濟的比差階段,美國勞動力市場較強的彈性也支持美元走強。如圖表2所示,以僱傭和解聘的難易程度來衡量,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彈性是全球主要國家中最高的。因此,雖然二季度美國經濟可能因大規模經濟的停擺而遭受重創,但一旦疫情衝擊消退,其恢復的速度應該強於多數發達經濟體。IMF的最新預測也反映出這一點,即雖然2020年二季度美國經濟的下滑幅度可能超過-30%,但從全年來看,美國經濟增速(-5.9%)依然好於歐洲(-7.5%)、英國(-6.5%)、加拿大(-6.2%)等主要發達經濟體。
從政策刺激來看,美國當前的財政刺激力度在發達經濟體中也居於前列,尤其是在對沖疫情所造成的GDP下滑上。由於當前主要發達國家政策利率均降至零或零以下,並且都進行了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因此未來政策層面對經濟影響差異主要體現在財政刺激的力度上。如圖表3所示,迄今為止美國財政刺激規模佔GDP的比重為12%,在主要發達國家中僅次於日本(17%)。尤其是相對於那些現有財政刺激力度尚不及GDP下滑幅度的歐洲國家而言,因此,歐洲經濟在未來無疑比美國更難擺脫疫情的影響,這也會給歐元對美元匯率帶來持續下行壓力,從而引發美元進一步走強。
風險提示: 疫情跨國傳播超預期、各國財政刺激出臺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