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孩子口算能力差的3大原因及解決方法(轉給家長和學生)

超實用,孩子口算能力差的3大原因及解決方法(轉給家長和學生)


週末做客朋友家,朋友6歲的兒子剛好在做作業。

朋友跟孩子打趣道:“好好算,待會讓阿姨給你看看!”

說起孩子的算數,朋友忍不住大倒苦水:

“都上小學一年級了,十以內的加減乘數都要掰手指”

“有時候就算掰了手指算,還是照樣出錯”

“我是真的看著都著急,但是又沒有辦法”

......

很多家長都曾有過這樣的煩惱,看著孩子算錯,又不知如何正確去糾正,不知道應該怎麼幫忙。

不敢責罵吼叫,怕影響孩子注意力,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只能在一旁乾著急。

其實,只要家長掌握好方法,幫助孩子提高口算能力其實並不難。

首先,我們要清楚,孩子經常算錯題的原因有哪些?

找到原因才能真正對症下藥,幫助孩子解決口算難的問題。

1

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低齡孩子,並不懂得如何集中注意力,更不善於怎麼去掌控注意力。

所以常常會出現思維與動作不統一的情況。

好比如心裡明明算的是正確答案,但是寫在紙上的卻是另外一個答案,最後也沒有發現錯在哪。

又比如,孩子明明在算這一題,但是眼神卻總是飄到了下一題,或者會不自覺的為後面的題而擔憂。


這樣的情況就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算錯題,或者答案放錯位置的情況。

所以,面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導致的口算錯誤,家長首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訓練注意力。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玩一些有關注意力的遊戲,比如撿豆子、聽數字,或者拼圖等。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不要打擾孩子專注思考的時間,讓孩子慢慢進入專注的狀態。

只要注意力上來了,孩子無論是算數還是做事,才能更有效率,正確率才會有所提升。

超實用,孩子口算能力差的3大原因及解決方法(轉給家長和學生)

2

感知錯誤

一二年級的孩子,感知能力相對較弱。

面對不太熟悉的數字組合,很容易會出現看錯,或者看混的情況。

尤其是較為相似的數字,好比如“6”和“9”,“3”和“8”等數字,更容易出現混淆。

所以在計算的時候,就難以避免會出現運算錯誤的情況。

所以,針對孩子因感知能力不足而產生的口算錯誤時,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增加孩子對數字,符號的熟悉程度。

為此,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有趣的數字,以及運算符號的卡片。

通過做遊戲等方式,幫助孩子進一步去認識,記憶數字,熟悉運算符。

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幫助孩子熟悉數字,清楚各運算符的使用。

只有孩子對數字變得敏感,有一定的認知,才能在面對運算題時,能夠正確判斷數字,進行正確的運算。

超實用,孩子口算能力差的3大原因及解決方法(轉給家長和學生)


3

興趣的缺失

在很多孩子看來,算數是一項枯燥乏味的學習任務。

重複性的訓練,機械性的運算會讓好動的孩子覺得無聊,甚至厭煩。

而孩子一旦對口算失去興趣,在做題的時候自然會三心二意,無法集中精力。

出現算錯的情況就在所難免。

此時,即便有上百種幫助孩子提高口算能力的方法,對孩子來說也不管用。

所以,家長要想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以及口算的正確率,那麼先讓孩子對口算感興趣很重要。

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互動,與孩子一起進行數字搶答、口算接力、口算大比拼等遊戲,遊戲結果不是前提,讓孩子對口算產生興趣才是目的。

或者帶孩子去商場購物,嘗試讓孩子去結賬,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口算所帶來的樂趣。

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口算走進孩子的生活,變成一件讓孩子快樂感興趣的事情。

簡而言之,孩子口算能力不過關,家長就要找出原因,採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

不能盲目的採用通用提高方法,避免孩子對口算產生厭煩。

更不能不管不問,任由孩子自己摸索,這樣只會導致孩子口算能力越來越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