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曹操殺呂伯奢?如果換成是劉備會是什麼結果?

易心通明


曹操殺了呂伯奢後,說出了那句極具人物性格色彩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是曹操殺呂伯奢,真的如《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樣狠毒,滅絕人性嗎?對於曹操殺呂伯奢一事《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但不代表沒有,在《三國演義》《魏書》《世說新語》中都有記載此事,先看這三部書中是怎麼解讀的,我們再說對換換情景,說劉備會不會殺呂伯奢。

《三國演義》中說是曹操刺殺董卓失敗,途徑中牟縣,被捉住押入大牢,縣令陳宮感其大義,放了曹操並決定跟隨曹操,二人逃至曹操父親至交呂伯奢家中,呂伯奢盛情接待曹操二人,呂公出去打酒,並命家人殺豬宰羊,曹操陳宮二人在休息時,聽見外面有磨刀聲音,和有人低語,並沒有聽清在說些什麼,曹操生性多疑,以為要害他們性命,好見官領賞,隨即破門而出殺了呂公一家,事後看見牆角捆綁的豬羊,才知道殺錯了,二人不敢多停留,一路奔逃出去,誰知這時候,呂伯奢打酒歸來,碰見了曹操,呂公說“美酒已經沽來,侄兒去哪?”,曹操怕呂公看見家中情景後報官,又把呂公殺害。

陳宮氣憤說“明知殺錯了呂公一家,為何又把呂公殺害”,曹操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休交天下人負我”,陳宮罵曹操陰毒小人,憤然離去 。

但是《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是尊劉貶曹,而且曹操逃亡時,資料記載中牟縣的縣令不是陳宮,而是楊原,陳宮不可能跟隨曹操到呂伯奢家中,更不可能親眼見曹操殺害呂伯奢一家,演義中的描述誇大了曹操性格陰毒的一面,這種說法只是在小說裡,不可信。

《魏書》中描述是,曹操逃難到呂伯奢家中,呂伯奢家人見曹操身上許多財物,見財起意要殺害曹操,曹操不得已才殺了呂伯奢一家,這種說法可信度也很低,因為《魏書》是魏朝史官撰寫的,曹操是魏朝的開創者,史官肯定美化曹操,這樣事實依據就有待考量了。

《世說新語》的記載還是比較中肯的,也是說曹操逃難至呂伯奢家中 ,休息時聽見外面有異動,以為要害他,多疑的性格使他,殺害了呂伯奢一家 ,結果發現殺錯了,心中懊惱後悔至極,在心裡安慰作用的推動下悲傷、悲涼的說了“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更想一個人做錯了事情,在為自己找理由,曹操本人人性決不像《三國演義》中那樣陰險,多疑狡詐,腹黑狠毒的人,但也絕非仁義之君,亂世之人,奸雄對曹操評價有失公道,梟雄更適合他。

以下只是假設,並無歷史根據,劉備呂伯奢一生都沒有交集。

曹操換成劉備,會不會殺呂伯奢,雖說後世對劉備評價,褒貶不一說法不盡相同,但那時的劉備的確以仁義之名立身,如果是劉備,絕對會問清楚情況,不會再不確定情況下,去殺了呂伯奢一家,如果呂伯奢一家真的要害劉備,我想劉備可能會說一句話“你不仁,休怪我無義”。


歷史滄桑


曹操是在刺殺董卓未果,如驚弓之鳥於逃亡路上誤殺呂伯奢的。其動機當然是為了免遭人暗算,來了個先下手為強。

曹操素有大志,且為人機警,生性多疑。後來中反間計殺蔡瑁、張允,被人參透機關殺楊修,都說明他是個唯我是尊,獨斷專行的人。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揭示了他的內心世界。

呂伯奢是他父親的好友,對他照顧有加,當他已知自己錯殺了人後,在路上遇上呂伯奢,反而一不做,二不休,來了個痛快。導致陳宮離他而去。曹操這種性格很可怕,常常是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挾天子以令諸候。”而三國中,勢力最大,令人望而生畏的也是他。

戲評歷史人物,一管之見,不見得正確,重在參與。🙏🙏🙏



山野苦樵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讓天下人負我,這句話可以說把曹操定義為了一位自私自利的奸雄,然而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一直說法不一,演義中這件事有諸多漏洞。


曹操在刺殺董卓失敗之後,逃亡途中遇到陳宮二人想在亂世中成就一番事業,曹操帶陳宮前去投靠其父好友呂伯奢。曹操此時選擇暫投呂伯奢家中應該說是極其信任呂伯奢的,不會因為聽到下人的幾句話而製造殺孽。

呂伯奢見曹操前來異常歡喜,要去為曹操購買好酒,這樣的小事完全沒有必要親自前去,呂伯奢下人殺豬款待曹操,然卻只聽到磨刀的聲音沒有豬叫的聲音,種種疑點讓我們不得不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


魏書中記載,當時曹操暫投呂伯奢一家並非一人,而是數騎。另外漢末英雄記中提出數騎之中有劉備,關羽等人,並沒有陳宮。

我們拋開這件事的真實性,作為一代梟雄曹操,面對自己安全問題上選擇殺呂伯奢一家完全是為了自保。只不過後來曹操說出那句寧我負人著實寒了公臺之心,陳宮屬於智者,智者往往會站在道德制高點,面對曹操殺呂伯奢又說寧我負人之言,也就聯想到了道德的問題。

陳宮認為曹操難成大業,寧我負人表現的是自私自利,成大業第一障礙不是實力,而是明主,曹操這般自私自利是很難讓天下人才認為其為當時明主,沒有人才的輔助,加上自私自利很難得到民眾人心,大業難成。同時陳宮這麼做也為了自保,本身兩人殺呂伯奢一家陳宮也是幫兇,面對曹操自私之心聯想到了自己,為了自保陳宮也只能以大義當做藉口,離曹操而去。

個人覺得看待曹操殺呂伯奢一家,首先要明確角度,站在道德的角度來看,曹操著實不該濫殺呂伯奢一家,畢竟只是僅憑片面之詞。然咱在得失面前道德缺顯得無比渺小,一個立志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第一要素就是自身安全,況且曹操和陳宮兩顆人頭價值千金,在金銀面前交情又顯得那麼脆弱。

劉備素以仁義著稱,可如果換成劉備處在曹操的位置也一定會殺呂伯奢一家的。劉備不但要殺呂伯奢一家,還要以仁義之姿維護自己的形象。

劉備當時落魄之時發生過一件事可見一般,當時劉備暫投一位普通農家,這位農家得知劉備是漢室後裔之後,拿其妻子大腿之肉款待劉備,劉備在得知之後選擇沉默。通過這件事我們也可以看出劉備曹操這些當世梟雄,在面對安全收到威脅的時候,都會把道德拋之腦後,換作我們或許也是如此吧。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總結,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站的角度不同其觀念也不同,當時漢室江山搖搖欲墜,道德和律法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曹操寧我負人是自私也是一種自保,如果自身安全都成了一個問題,志向也就成為了空話,況且曹操當時是反董卓希望,也是中興漢室希望。換作劉備也會如此,只不過劉備會用仁義之舉來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梟雄之所以成為梟雄就是忍常人所不能忍,做常人所不敢做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