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威特努姆Wittenoom曾經是西澳大利亞沙漠中一個繁華的小鎮,從當時用來建造澳大利亞幾乎所有建築物的石棉礦中致富。但是,居民和礦工開始死於癌症,隨著石棉的致命影響被人們所知,該鎮被廢棄了。

威特努姆在西澳大利亞州皮爾巴拉地區的哈默斯利山脈Hamersley Range內,是一個被官方宣佈受到嚴重汙染的地方。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威特努姆


石棉

由於石棉的纖維柔軟,具有絕緣、絕熱、隔音、耐高溫、耐酸鹼、耐腐蝕和耐磨等特性,在商業、公共事業和工業設施中有相當多的用途,例如耐火的石棉紡織品、輸水管、絕緣板等石棉水泥製品,及各種絕熱材料等廣泛的應用於建築、電器、汽車、家庭用品等。

1970年發現石棉纖維對人體有害,吸入石棉粉塵不僅會導致肺部纖維化,形成肺塵病,還能誘發支氣管肺癌、胸腹膜間皮瘤和其他惡性腫瘤。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附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經宣佈石棉是第一類致癌物質。塵狀的石棉可以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極其微小的石棉纖維飛散到空中,被吸入到人體的肺後,經過20到40年的潛伏期。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白雲母上的纖維狀透閃石石棉

在歐洲,據預測到2020年因石棉公害引發的肺癌而致死的患者將達到50萬人。而在日本,預測到2040年將有10萬人因此死亡。

有鑑於此,多數國家都傾向逐漸減用甚至禁用石棉。

以往的建築內往往含有石棉來作為建材,若在良好的狀況下留在原來位置不受干擾,石棉不會分裂釋出石棉纖維而浮游於空氣中,但當工作人員進行保養、翻新、拆卸或其他任何工程,都會擾動含石棉物料,例如美國紐約世貿大樓崩毀後,災難現場就持續被監測到有石棉汙染問題,因此許多國家要求進行建築物拆除或整修前的石棉拆除工作。

藍色石棉是最致命的石棉類型,因為其細絲的長度會刺穿肺組織,且不能被人體的自然防禦系統所吸收。

根據美國的研究,它已經殺死了全世界18%的採礦者。

在世界上很少見到藍色石棉,但在西澳州的皮爾巴拉Pilbara地區,此物質卻非常豐富。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藍色石棉

威特努姆及其周圍地區主要是牧區,直到1930年代該地區開始開採藍色石棉。在1947年,一個*公司市鎮在當地建成,到1950年代,這個小鎮成為了皮爾巴拉地區最大的鎮。

(*公司市鎮是指範圍內幾乎所有商店和住屋皆由同一間公司所擁有的地區。)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威特努姆是澳大利亞唯一的藍色石棉供應商。

該礦於1966年關閉,2007年3月,該鎮被廢除,在澳大利亞的地圖上永遠被抹去。今天的威特努姆成為了一個臭名昭著的鬼鎮。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現在的威特努姆


發展

蘭利·漢考克Langley Hancock(下稱Lang)於1930年代初發現了威特努姆峽谷藍色石棉。1937年,Lang向當時正在開採和處理白色石棉的Islwyn Walters(下稱Izzy)和Walter Leonard(下稱Len)展示了他在峽谷中採集到的藍色石棉樣本,仨人決定共同發展這個地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石棉主要從南非和加拿大進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澳大利亞的石棉市場每年價值100萬澳元,並且具有出口潛力。Lang與迫切希望使用石棉作為防毒面具過濾器的英國人進行了有希望的談判,他的合夥人Izzy和Len也同時與美國的約翰斯·曼維爾進行了談判。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石棉被大量用於坦克、飛機、戰艦、頭盔和防毒面具的製作。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蘭利·漢考克(Lang),攝於1985年。

1943年,CSR公司收購了威特努姆峽谷的藍色石棉礦山,Lang 成為藍色石棉採礦和制粉業務總監。

1947年,威特努姆鎮建成,為附近的石棉礦提供服務。它距離礦山和工廠約10公里,到1951年,該鎮擁有150所房屋,人口超過500人。

到1956年,威特努姆的產量估計為590,000噸礦石,從其中能收穫約20,000噸石棉。

從1950年到1960年代初,威特努姆是澳大利亞唯一的石棉供應商,從1943年到1966年共開採了16.1萬噸石棉。

從1956年起的5年中,CSR公司石棉開採業務一直盈利,然而之後卻因為石棉價格下降而導致利潤空間逐步縮小,在開採石棉的大多數年中,該業務都蒙受了損失。1966年12月30日礦山關閉時,它的累積債務約為250萬美元。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石棉工廠,攝於1962年。


員工

在夏季,威特努姆的氣候炎熱潮溼,而且通風不良,塵土飛揚的礦山和工廠使得工作環境極其不舒適,許多工人很快就會因為忍受不住惡劣的工作環境而離開。

在石棉礦工作的23年之間,有大約7000名工人曾在這裡工作。近一半的人在這裡的停留時間少於3個月。

CSR在吸引工人到礦山工作時遇到問題,並於1951年曾寫信給移民局求助,CSR曾派代表到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招募工人。許多無法在自己國家找到工作的歐洲移民與CSR簽訂了為期2年的合同,在威特努姆礦山和工廠工作。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1962年,礦工在威特努姆參加石棉剷土比賽。

威特努姆礦山和工廠運營期間的工作條件極為惡劣,最大的問題是由漂浮在空中的微小石棉纖維所組成的石棉粉塵。員工在通風不良的工作環境中,每天在石棉粉塵中工作,而且沒有有效的個人防護設備,而安全的工作系統和條例也並不明顯。

大約有13000名非員工居住在威特努姆鎮,他們都是礦工的親屬。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在鼎盛時期,威特努姆的人口超過2萬,並且還有一個受歡迎的賽馬場。


健康問題

1944年,礦山檢查員亞當斯Adams在調查報告中闡述了威特努姆的粉塵威脅,並在報告中討論了降低粉塵含量的必要性。西澳州礦業工程師也報告了威特努姆產生粉塵的危險。

威特努姆的第一例石棉沉著病發生在1946年,但起初人們都沒有把病與石棉聯繫起來。

1948年,政府醫務人員埃裡克·桑特醫生 Dr.Eric Saint致信西澳大利亞州衛生局局長,警告礦山和工廠的粉塵水平、缺乏抽氣機以及石棉的危險和石棉沉著病的風險,他還警告威特努姆礦山管理處石棉是很危險的,暴露在石棉中的人會在6個月內患上胸腔疾病。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在威特努姆檢查石棉,攝於1950年。

曾在西澳州衛生局工作的吉姆·麥克納蒂醫生 Dr.Jim McNulty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介紹了他在1959年訪問威特努姆進行臨床檢查時觀察到的工作條件。他報告說:“通常很髒、很多塵,地板上到處都是石棉,當你接觸到任何表面都會迅速弄髒衣服...礦井中的每一次操作都與灰塵密切接觸。” 麥克納蒂醫生多次警告該公司石棉對礦工和該鎮居民的危險。然而麥克納蒂醫生和衛生署都無權命令關閉礦山。

1962年,麥克納蒂醫生威特努姆CSR藍色石棉礦中的一名工人身上診斷出澳大利亞首例間皮瘤病例。

麥克納蒂醫生堅稱CSR始終都知道,如果繼續在沒有充分抑塵的情況下運行礦山,則可能會嚴重威脅威特努姆礦山和工廠工人的健康。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威特努姆石棉礦井中的電力機車和火車,攝於1958年。

在1977年至1992年之間,西澳州衛生署和其他當局進行了八項涉及空氣監測的研究。這些研究都暴露了許多問題,關於居民健康風險的爭論尚未得到最終解決。後來環境保護局的報告提供了有關汙染程度的詳細信息。檢查報告表明,該鎮幾乎每個區域都有一定數量的石棉纖維。

毫無疑問,CSR知道在威特努姆的工作條件下極有可能導致石棉沉著症和癌症。而且儘管有醫生和檢查人員的警告,CSR仍在繼續進行礦山和制粉廠作業,並基本沒有抑塵措施。

現在,這被認為是威特努姆工人都過早身亡的原因。

在1970年代,高級胸腔醫師珍妮特·埃爾德Janet Elder對前威特努姆工人中新的間皮瘤和其他石棉引起的疾病的發展速度感到震驚。她回憶說:“可怕的悲劇是,許多受害者在到威特努姆時都很年輕、很健康。”

威特努姆CSR藍色石棉開採和制粉對所有澳大利亞人都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西澳大利亞州,那裡的人均惡性間皮瘤發病率是澳大利亞或世界中最高的。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往貨車裝入石棉,攝於1961年。

所以在1966年,當時的西北部長查爾斯·科特Charles Court就CSR關閉在威特努姆

的石棉礦發表聲明:“這不是威特努姆的終結,而是其歷史新階段的開始。”

而這句話是絕對正確的,因為多年來石棉礦這一經濟支柱,帶來了2000多例的石棉相關疾病死亡案例。在失去了石棉礦的同時,也終於停止了這一“殺人”的源頭。

間皮瘤是石棉相關疾病中最致命且無法治癒的,這是一種痛苦和侵略性的癌症,侵襲肺部和腹部的內膜,僅在診斷數月後就殺死了許多病患。

根據平均潛伏期估算,在未來的10-15年內,預計將有40,000多人死於與石棉有關的疾病。

截至2015年已有10,000多人死亡。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石棉礦建築物,攝於1965年。


廢除小鎮

1978年,州政府採取了逐步停止威特努姆鎮活動的政策。該政策被認為是應對該鎮及其周圍地區被藍色石棉廣泛汙染之下所採取的最適當的行動方針。

政策中通過政府出資購買鎮民的房屋、企業和財產鼓勵鎮民自願搬出威特努姆鎮,而且還會支付一部分的搬遷費。

許多當地居民反對關閉該鎮,政府人員努力遊說他們是為了清理小鎮並將其發展為旅遊勝地。

1981年,政府重申了逐步廢除威特努姆的政策,並開始了新的旅遊勝地建設規劃。

1991年年底,在逐步淘汰政策之下,政府花費了超過140萬美元,結果威特努姆人口從1984年5月的90多人減少到1992年3月的45人。

1986年-1992年,大約有50所房屋和其他房屋建築物被拆除。當人口減少時,學校、醫院和警察局都逐步關閉了。

1993年,該地機場正式關閉,政府表示不會強迫威特努姆鎮民離開,但不鼓勵新居民進入城鎮。

政府對威特努姆和附近礦區修復的成本和可能的方法進行了許多估算。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峽谷和石棉礦,攝於1985年。

1993年,研究發現在試過各種方法來清理威特努姆鎮的15年來,當地仍然存在著廣泛的汙染。最終報告建議進行清理包括:清除100毫米的受汙染表層土壤,並在嚴格的指導下用礫石蓋代替,估計費用為243萬美元,該報告闡述該鎮在清理完成後可以進一步發展。

然而在獲得報告之後,威特努姆跨部門委員會並沒有組織進行系統的清理工作,因為委員會認為該鎮不大可能完成讓人滿意的清理效果,而且清理的收益、所涉及的風險都無法與投入成正比。

在法律意義上,鼓勵人們在清理完畢的藍色石棉汙染城鎮中生活,若居民或訪客在將來的某個時刻染上了與石棉有關的疾病,他們都很有可能會針對參與該項目的組織或政府提起法律訴訟。

所以儘管是在清理過後,威特努姆鎮也再不可能住人了。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威特努姆藍色石棉礦山和工廠


現狀

2006年6月30日,政府關閉了威特努姆的電網。

2006年11月,一份報告評估了威特努姆鎮和周邊地區與石棉汙染相關的持續風險,並將遊客的風險分類為中度危險,居民的分類為極度危險。而且尾礦中的石棉正在通過飲用水向峽谷、城鎮地區、洪泛區、牧場和其他居住區蔓延。

2006年12月,皮爾巴拉和區域發展部長喬恩·福特Jon Ford宣佈將撤銷威特努姆的城鎮地位,並於2007年6月宣佈正式廢除該城鎮。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1995年的威特努姆

衛生部和經認可的受汙染場地審計師均對該報告進行了審查,發現在抽樣地點的表層土壤中檢測到的

遊離石棉纖維的存在,這表示在當地存在著高度的公共衛生風險。審計師建議將報告中定義的舊城區和其他受影響區域歸類為“受汙染——需要整治”。隨後,2008年1月28日,根據《2003年受汙染場地法》,環境與自然保護部將威特努姆列為受汙染場地。

但是,對於汙染所構成的危險,人們的意見並不統一。地質學家、礦區和牧區的前礦工馬克·內維爾Mark Nevill在2004年的一次採訪中說,該鎮的石棉含量低於大多數設備的檢測水平,真正的危險在於峽谷本身,因為其中尚有石棉。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為了防止人們前往,威特努姆從路標和地圖上抹去。

截至2016年,威特努姆只剩下3名居民,他們對西澳大利亞州政府打算拆除該鎮以及停止清理服務表示不滿。

2018年底,政府出臺了將剩下的3戶居民進行強行驅逐的計劃。

據2018年一份報道,作為一種極端旅遊的形式,每年仍有成千上萬的遊客訪問這個鬼鎮。

澳大利亞間皮瘤登記處(AMR)是澳大利亞政府參與對抗與石棉相關癌症的另一種方式。這個國家數據庫跟蹤有關2010年7月之後被診斷為間皮瘤的人的信息。它記錄所有新病例,以幫助政府制定政策有關如何處理仍然存在於該國的石棉,以及如何減少今後的間皮腫瘤。

1943-1966年之間,澳大利亞藍色石棉公司僱傭了6500名男性和500名女性從事藍色石棉的開採和制粉工作。

自1975年以來,對曾在該公司工作的員工定期進行生命狀態和死亡原因追蹤。到1986年,因胸膜炎和腹膜炎死亡的有85例,但是沒有一例是在首次接觸藍色石棉的10年內發生的。

1966年進行的工業塵土調查為員工的累積藍色石棉暴露量估算提供了基礎。自首次接觸以來,間皮瘤的發生率隨時間呈指數式增長,並且隨著對藍色石棉的接觸強度而增加。按照間皮瘤發病率與接觸強度、接觸持續時間和首次接觸以來的時間之間的關係的數學模型估計,到2020年,員工中的間皮瘤病例估計多達700例。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警告標語


最後的居民

截至2019年12月,在這個因致命的石棉汙染而被遺棄的鬼鎮裡,有最後1個拒絕離開的人,他說他對所謂的文明社會沒有絲毫的留戀。

隨著房屋被清空,政府拆除了它們並且掩埋在廢墟當中以減少汙染,而且在地圖上我們再也找不到這個城鎮。

馬里奧·哈特曼Mario Hartmann於1990年從奧地利移居到澳大利亞,並且幾乎一直都住在威特努姆鎮。當年他到達這裡時,這座於1960年代關閉的礦山早已蕩然無存,曾經容納1000人的小鎮僅剩50人。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馬里奧·哈特曼

他在當地的電力公司工作,直到2006年電網被關閉;在郵局工作直到再也沒有信件寄來;之後開始了袋鼠的狩獵以維持生計。

如今,他每天工作20分鐘,每月收入850美元,他將天氣數據發送到珀斯機場,以供航空公司計劃飛行路線。

哈特曼先生對石棉的汙染毫不關心,儘管石棉汙染殺死了在威特努姆生活和工作人口的80%。

“我喜歡這裡,只要石棉礦不再工作,這個小鎮就是安全的;真正的混亂是在峽谷中,比如癌症,有些人得了有些人沒得。”

哈特曼先生喜歡安靜,把房子佈置得整整齊齊的,他還養了一隻狗和一隻兔子。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提供電力,水箱蓄水,一個菜園,他甚至還自制了一個游泳池。

當被問及他是否想念其他文明社會的一些什麼時,哈特曼先生回答:“好吧,什麼不想念。”

“這裡還有好多房子,如果不是因為石棉,這裡可能會有很多人居住,也會有很多遊客——那樣的話,我就不會住在這裡了。”

威特努姆是南半球最大的受汙染地點,儘管該地區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但卻也非常致命。

哈特曼堅持要留下,要求政府如果要踢走他則不得不支付他100萬美元以上的費用。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致命的迷人

但是即使哈特曼是這裡的最後一位居民,但是他並不是完全孤獨的。儘管到處都張貼著警告標誌,但遊客仍然蜂擁而至。

遊客來這裡,多數是為了拍照然後放到網上吸引眼球,許多人還會拍下那些警告標誌的圖片分享給朋友們,然而這些人的貼文裡不會提到這裡空氣中的致命汙染物。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威特努姆警告標語

土著事務和土地部部長本·懷亞特Ben Wyatt表示,威特努姆的空氣中仍然存在著可怕的石棉粉塵,這個小鎮並非一個安全的地方。他說,當威特努姆礦於1966年關閉時,峽谷和周邊地區遺留了300萬噸石棉殘渣尾礦,其中含有高達5%的藍色石棉。暴露在這些尾礦的纖維中可能是致命的,沒有任何經費和時間可以清潔該鎮到人類可前往的程度。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殘留的尾礦

懷亞特繼續說道:“這些警告標誌不是用來裝飾你的社交網絡帖子的,它們是真的,它們是有關嚴重健康後果的嚴正警告。前往威特努姆旅行特別愚蠢,西澳還有很多類似的峽谷可以前往旅遊,而且它們並沒有致命的威脅。”

可能去完威特努姆的人並不會立刻感到不舒服,但是細微的石棉粉塵在被吸入到達肺部後,與石棉相關的疾病可能會在數十年後發作。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礦場不是唯一的石棉來源,地方政府數十年來一直在使用石棉尾礦作為威特努姆及其周圍地區的填充物和建築材料:用於道路、管道、飛機跑道、高爾夫球場和其他基礎設施。1970年代初,石棉尾礦以每噸15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澳大利亞的混凝土製造商。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人們到威特努姆“探險”

時至今日,全世界規模的消除石棉行動仍在進行中,每年仍有很多舊建築因要清除石棉而被拆除,仍有不少人因為石棉相關疾病而死亡。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藍色石棉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澳大利亞被廢棄的鬼鎮——因石棉危機而從路標和地圖上被永遠抹去

為你推薦:

特氟龍事件:不粘鍋大案,律師英雄揭露了至今仍無法解決的問題

亨利·福特:讓世界運行速度快了9倍、社會工資翻了2倍的男人

“鐳女郎”真實的悲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