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殘酷!自然界中那些同類相食的動物

科學家將把同類視為食物的行為定義為同類相食。目前已觀察到超過 1500 種生物有這種習性,而同類相食又可以分成三大類:性別間、體型間和子宮內。

都是為了孩子好

性食同類(sexual cannibalism),指的是部分動物在交配過程中或交配後把配偶吃掉的一種現象。經過觀察,雌性把雄性吃掉的比率較高。

世界很殘酷!自然界中那些同類相食的動物

在蛛形鋼與昆蟲綱動物中,除了我們熟知的螳螂外,多種蜘蛛、蠍子與海蛞蝓等都有這種特殊習性。

以澳洲紅背蜘蛛(Australian redback spider)為例,雄性紅背蜘蛛會在交配時將自己獻給雌蜘蛛,並在被進食的過程中持續傳輸精液。

世界很殘酷!自然界中那些同類相食的動物

根據多倫多大學的一份研究: 65 %的公蜘蛛會在交配時被吃掉。

比起其它倖存者,吃掉公蜘蛛不但可以延長交配時間(確保受精),還因獲得充足養分,母蜘蛛後代的數量呈雙倍成長。

你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體型間的同類相食就像大魚吃小魚,由較年長、體型較大的同類吃掉較幼小、體型較瘦弱的同類。行為生態學家約翰・胡格蘭(John Hoogland)發現,黑尾草原土撥鼠有同類相食的狀況。雖然他們觀察到幾乎所有的雌鼠都交配了,但最後成功把小鼠哺育到斷奶的媽媽卻少得可憐。

世界很殘酷!自然界中那些同類相食的動物

研究發現,雌鼠會往親近的雌性親戚家奔走,但離開時頰上常沾染血色。接著,窩中的鼠媽媽便不再出現育幼行為。

最後,在窩裡找到無頭小鼠屍體的研究人員做了假設:

在競爭激烈的大自然裡,為了提高子代存活率,土撥鼠會殺掉近親的後代。

除了黑尾草原土撥鼠外,猶他草原土撥鼠也會吃自己的幼鼠,其它種類的土撥鼠則沒有這種特性。

不是不愛你,只是利益最大化

這類體型間相食的行為在蛇身上也有。

多斑響尾蛇(Crotalus polystictus)的新手媽媽為了補足再次繁殖身體所需的養分,有 68%會把沒能存活下來的後代全部吃掉。

世界很殘酷!自然界中那些同類相食的動物

而埋葬蟲則是會把卵產在屍體內,並利用反芻的方式餵食孩子。

在幼蟲生長期間,父母會根據屍體的大小來調節幼蟲的數量。當小蟲太多,或是爬得太慢就會被雙親咬死。

世界很殘酷!自然界中那些同類相食的動物

這種狀況在哺乳類身上也可以看見。媽媽們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控制幼崽數量,以確保自己能順利將子代撫養長大。另外,當孩子出生時就畸形、營養不良或病弱時,媽媽也傾向刻意忽略、或是把牠們吃掉。

孩子們的手足相殘

最後一種是子宮內的同類相食,又稱胎內互殘。雌性沙虎鯊(Sand Tiger Shark )長達一年的懷孕期中,一開始兩個子宮內共有 6~7 個胚胎,但最後每個子宮都只會生出一隻幼鯊。

世界很殘酷!自然界中那些同類相食的動物

第一個從卵囊中孵化出來的小鯊魚會開始吃旁邊的手足,等吃完了就轉往子宮內沒受精的卵。這種作法可以確保一出生的沙虎鯊足夠強壯,提高後代生存率。

動漫小教室:為了活下去!

不論是《進擊的巨人》、《阿修羅》或是《東京喰種》,同類相吃的題材也一直是創作題材中頗受歡迎的一種。它背後所要探討的不僅僅是道德議題,對於如何「活」下去,每個人心中都各有答案、也各有掙扎。

世界很殘酷!自然界中那些同類相食的動物

動物界同類相食的狀況,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延續整個族群的繁衍。母親當然愛自己的孩子,但「最大利益」是確保牠們能在殘酷自然界活下去的首要考慮,也是必要之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