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发行钱币的打新

朋友们,我们国家每年都会发行新钱币,每年的年底和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上都会公布本年度或下年度的钱币发行计划,其中主要包括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两大类,其中贵金属纪念币发行计划一般会在年底发布,普通纪念币通常在年底或者年初,根据具体情况会有所变更,这是每年都会有,雷打不动的,今天笔者要跟大家讨论一下关于新发行钱币的打新问题。

也谈新发行钱币的打新

谈到钱币打新,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如果您是股民,就会更加熟悉了,顾名思义,打新就是抽签预定预售的原始股,一旦中签后,待这只股票上市后,价格都会不同程度高于原始发行价,股民就会立刻抛售获利出场,再次寻找下一只或几只待发售的原始股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

也谈新发行钱币的打新

说到这里,大家自然也就明白了钱币的打新其实也跟股票的差不多,也是需要预定或者预约,但是钱币的打新和股票的打新其实也有不同之处。股票是我们需要在股票交易所开具账号在交易软件上进行预定,而钱币则是需要实现向银行预约或成为金币总公司会员后在其平台上进行预约,因此,二者的发行机构不同,预约交易机构也是不同的。

也谈新发行钱币的打新

前面已经有所提到,钱币打新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普通纪念币的发行,另外一个就是金银币的发行。期初的流程都是一样的,首先由中国人民银行在年终发布次年的发行计划和公告,然后按照计划在次年的对应时间点再次发布计划中的具体品种题材的发行公告,后面就进入了预约、预定流程,这方面二者是有所不同的,那么钱币的打新抽签与股市有何不同?金银币与纪念币的发行抽签有何不同?

也谈新发行钱币的打新

一、金银币方面

我国的金银币是从1979年开始发行的,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题材被列入发行计划并执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金币总公司进行具体发行工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我国发行金银币的目的是出口创汇,将金银币作为国家名片和拉近国际友人之间的纽带,加上计划经济等因素,再加上当时百姓的生活并不像现在富足,金银币收藏和投资的参与者寥若晨星,因此当时金银币的购买渠道是不通畅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国家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金银币的知名度空前提高,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因此金银币逐渐的走进寻常百姓家,金银币的发行渠道进一步放开,但是也仅仅局限于金币总公司授权的各地代理商才能拿到一手货源,此时,要想买金银币还得去二级市场买加价产品,2000年以后,金银币的发行政策进一步放开,开始执行抽签制度,就是股票打新模式,首先你要成为金总的会员,并每年都要购买一定数额的金银币产品,这样你才能大概率的抽到原始价格的金银币产品,这种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包括银行在内也是这样,你的账号必须达到N级才具有抽签资格,因此这也就造就了金银币的抽签族,抽到了金银币价格是远低于发行价的,所以只要抽到提货,拿出去销售,稳赚。因此近几年金银币的打新成风。

也谈新发行钱币的打新

二、普通纪念币方面

普通纪念币的发行和打新模式与金银币有所不同,门槛较低,我国的纪念币是从1984年开始发行至今,早期的计划经济时期直至九十年代中期,普通纪念币只在银行内部或者一些行业作为指标发放给他们的员工,中国人民银行每年也出公告并说明指定的题材信息和发行时间,2000年以后到2015年基本的套路就是人民银行发公告并指定一些银行承接发放任务,当时都是直接看到公告到指定银行网点去排队预约,现场绝对高能,有的地方银行网点绝对是只要你去的早,多排一轮多赚一点是没问题的,有熟人的能从银行内部拿到整卷,整盒的,真是太爽了,因为都是面值兑换,所以只要多换一枚,拿到市场只要涨一块钱,一枚就赚了一块钱,连笔者都真是向往那几年,2015年开始,国家规范了发行流程,采取身份证预约,但是也是从这一年,纪念币的发行量与日俱增,从之前的1000万枚到现在的数亿枚,天量的东西就没有任何收藏和投资价值了,因此虽说是面值兑换,但是市场价值也几近面值,按照老百姓说的,不够折腾的。就这样,普通纪念币的发行打新也就成了鸡肋,远不及金银币。

也谈新发行钱币的打新

2020年九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普通纪念币的发行改革,实行传统预约和装帧发行双规制,就是从总量里拿出20%用来装帧溢价销售,这就像之前的康银阁模式,其他的还是按照传统的等面值预约裸币或卷币,笔者认为这样也是治标不治本,因为纪念币的发行量下不来,价格也就很难上去,打新的性价比也很低,简直就是鸡肋。

也谈新发行钱币的打新

钱币发行的打新从侧面也反映了现在钱币的收藏属性逐渐被金融投资属性所取代,钱币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投资品,但是性价比真不如其他理财产品高,打新也对钱币收藏市场造成一种长期的负面冲击,这个核心就是高开低走,始终会有这么一波人通过特殊途径低价拿到新币,然后把价格抬高,高价抛售获利而逃,然后由于砸盘效应就会高开低走,一地鸡毛,接盘侠无数。因此钱币打新就是一剂毒药,肥了一小波人,套了一大波人。严重影响了钱币收藏的原生态环境,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迟早要走邮票的老路。

也谈新发行钱币的打新

笔者认为,钱币收藏就行邮票一样该进行分门别类了,把打新的东西和老精稀完全剥离开,因为二者是两码事,打新产品永远会随着机器的开动不断生成,永远是韭菜收割机,而老精稀依然还会发挥着传统收藏的光和热,因此作为已经收藏爱好者、研究者,笔者真的希望人们能够更多的注意并区别认同这点,新东西,适可而止,我们要把目光和精力投向老精稀藏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