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何止是華為?國家正式“出手”,美國芯片業“慌了”!蘋果、高通或被趕出中國市場

受傷的何止是華為?國家正式"出手",美國芯片業"慌了"!蘋果、高通或被驅趕出中國

2018年以來,美國對華為展開全面制裁。我們共同見證了華為的強大和堅韌。但華為真的能抵制世界最大強國的制裁嗎?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沒有一個企業能夠承受住壓力。然而,令人擔憂的是,美國準備了一個非常可怕的打擊計劃。

受傷的何止是華為?國家正式“出手”,美國芯片業“慌了”!蘋果、高通或被趕出中國市場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官員正在制定針對華為的"極端壓力"計劃,要求全世界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芯片供應商都不準和華為展開合作。

芯片的競爭

看起來這項計劃會對華為造成沉重的打擊,但受到影響的只有華為嗎?恐怕並不是。在這利益的背後牽扯的不止華為。同樣的,在美國一些芯片組織當中也會失去華為這個客戶。

沒有了華為,業績上同樣會遭受損失,但是最嚴重的還不僅僅於此。這些都是因為芯片引發的競爭,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現在所有的電子科技設備都離不開芯片的支持。一旦美國對芯片供應鏈加以掌控的話,華為就會陷入被動。唯一的方法就是尋找新的供應商。但這是最壞的結果,一旦發展到這種程度,那麼也就沒有緩和的餘地了。

受傷的何止是華為?國家正式“出手”,美國芯片業“慌了”!蘋果、高通或被趕出中國市場

事態的發展遠遠比想象中的還要快,眼看華為5G成長起來,同時美國的禁令時間迫在眉睫,等到時候美國要麼再次對華為作出限制,要麼解除禁令。如果解除禁令是最好的,一旦加以限制,那麼事態的發展將會影響到全球所有芯片產業鏈。任何一個包含美國技術的芯片企業都無法倖免。

美國芯片業"慌了"

  我們都知道從去年5月份起,美國就已經吹響打壓華為的號角,然而直到現在華為也沒有倒下,反而是此前那些華為在美國的供應商損失慘重,部分美國運營商更是由於拆除華為設備出現了網絡中斷現象,也正因為如此,美國不得不多次將禁令延期。

  很明顯的是,只要美國開始打壓華為,那麼華為不一定倒下,反而那些依靠華為的美國企業會先撐不住。而在近日,又一半導體巨頭傳出消息,正在考慮將公司註冊地址遷往亞洲,以免受到美國打壓華為的波及。

受傷的何止是華為?國家正式“出手”,美國芯片業“慌了”!蘋果、高通或被趕出中國市場

該公司名為Lam Research,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公司和應用材料公司,還在美國半導體行業內影響巨大,一旦將註冊地遷出,那麼對於美國半導體行業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

與此同時,根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芯片業也慌了,就在當地時間的星期一,美國芯片業九大協會組織給美國商務部長Wilbur Ross寄去了一封信,敦促其應在制裁華為新措施正式實施之前先徵詢公眾意見,以免發生難以預料的後果。

受傷的何止是華為?國家正式“出手”,美國芯片業“慌了”!蘋果、高通或被趕出中國市場

這次致信的協會組織包括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國家外貿委員會、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等九大團體,他們幾乎代表了整個美國半導體行業。除去在信中敦促美國商務部"三思"之外,他們還表示新的舉措一旦落實,那麼將重傷美國芯片行業,並將抑制美國未來的投資與創新,推動不含美國技術和零部件的設計研發。

受傷的何止華為?

此外,早在消息剛剛傳出來的時候,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強勢回應:"如果美國禁止華為,那麼我們也可以禁止美國手機在中國使用。"

受傷的何止是華為?國家正式“出手”,美國芯片業“慌了”!蘋果、高通或被趕出中國市場

國家正式“出手”

蘋果、高通或被趕出中國市場

一旦我們動真格,那麼美國"八大金剛"將無一倖免,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爾、蘋果、Oracle以及微軟都將損失慘重,而尤其是蘋果和高通。

受傷的何止是華為?國家正式“出手”,美國芯片業“慌了”!蘋果、高通或被趕出中國市場

我們都知道,我國90%以上的手機品牌採購的都是高通芯片,高通全球營收的一半也都來自於中國市場,那麼一旦禁止高通芯片進入中國市場,雖然我國一部分手機品牌會經歷陣痛,但是高通營收勢必被"腰斬",一旦研發投入跟不上,那麼高通失去的將不僅僅是手機芯片市場,還將失去爭奪未來5G市場的資格。

此外蘋果公司下半年即將推出的iPhone12 5G也是外掛的高通5G基帶, 如果高通芯片被禁售,那麼蘋果公司也不能倖免。

受傷的何止是華為?國家正式“出手”,美國芯片業“慌了”!蘋果、高通或被趕出中國市場

因此,如果美國一意孤行,那麼我們或許會經歷陣痛,但是美國科技公司也絕對討不了好,所謂的美國"八大金剛"到底有幾個會被趕出中國市場,將完全取決於美方的態度。

失去中國市場的華為和高通,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巨大市場被別的企業搶走。儘管是兩敗俱傷的局面,但中國也不是好惹的。所以受傷的絕不僅僅是華為,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