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角色的到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這樣的感覺,父親在家中,會讓我們覺得安全和踏實;而母親在家中,會讓我們覺得溫暖和舒適。我們常說的"嚴父慈母",大概是對父母角色最好的概括了。一個父母角色到位的家庭,養育的孩子往往性格健全,各方面都發展良好。

父母角色的到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01

父親的榜樣教育

人生最重要的基石是家庭,父親是這個基石中的關鍵。父親是教師和教練,是導師和生活角色的模範,是成功的榜樣,亦是推動我們走向成功的人。

但現在社會,有太多的父親是不夠稱職的——不在孩子的生活裡,不在家庭裡。他們置自己的責任於不顧,表現得像小男孩而不是男子漢,我們許許多多家庭的基礎也因此而變得更加薄弱了,這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很多人小時候都愛看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在劇中小頭爸爸是個很稱職的父親:他能陪孩子玩所有的遊戲,甚至陪他鑽進一個特大的紙殼子裡;他會教大頭兒子一些東西,也會在大頭兒子犯錯的時候批評他,是亦師亦友的存在。小頭爸爸的耐心和細心是罕見的,給予了大頭兒子足夠的陪伴和依靠。我們看得出,他們一家雖然時有吵鬧,但是在歡聲笑語中過得很幸福;大頭兒子雖然調皮搗蛋,但也很聰明,很有自己想法。這些,都是與小頭爸爸的教育和陪伴分不開的。

孩子的很多言行,都能在父親身上找到影子。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都會在無形中會影響著孩子,因為在孩子心目中,父親就是他人生的導師,是他行為的榜樣。

父母角色的到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02

母親的關懷養育

如果說父愛如山,那麼母愛就似水,無微不至地包裹著我們,讓我們感到溫暖和關愛。

其實,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者至關重要的角色:性格的發展和習慣的養成。在母愛的滋養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性格比較健全和開朗;而生活、學習和其他各方面的習慣,都是在從小和母親的接觸中潛移默化形成的。

我想,小時候的我們,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經歷過一段粘母親的時期吧:母親去哪兒我們都要跟著,母親不在,我們就覺得渾身不自在缺乏安全感。其實,我們對母親的這種依戀,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了。很多小孩在受傷或者不高興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要找媽媽,要媽媽抱抱。所以古代民間流傳"寧要乞丐娘,也不要當官的爹"就是這個道理。

孩子對母親的依賴,以及幼年時期的大部分時間母親的陪伴,這就決定了母親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母愛的滋養和母親的關懷,是一個孩子成長和成才最大的動力和依賴。

父母角色的到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03

父母角色的到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觀察眾多孩子和案例,我們不難發現,在父母恩愛、雙方陪伴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比單親或者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更加開朗和陽光。

一個合格的利於孩子成長的家庭,如山般的父親和如水似的的母親,是缺一不可的。嚴父慈母,一種嚴格的榜樣教育,和一種慈母般的關懷,既能讓孩子有目標地奮鬥,又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溫暖。就比如:週末帶著孩子去郊外踏青、節假日來一次神奇的夢幻之旅,都會讓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中成長出陽光、開朗的性格。

所以為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也應該加強對自身角色的認知,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

版權說明:文章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