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丘故城地望淺析

桐丘之名肇自何代,據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碑文記載:其始於春秋之世,本屬鄭地,乃平王東遷封鄭懿親於桐丘。周平王東遷之年為公元前770年,故桐丘之名距今已兩千七百餘年了。

雖有桐丘之名,但桐丘故城遺址在何地,僅見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及光緒十九年(1893年)《扶溝縣誌》所載,桐丘故城即在今縣治的城關鎮。但以上所載有失史實,令人不敢苟同。古桐丘故城應在今扶溝縣城西十公里韭園鎮後鄭村北的高崗——霧煙山,而非今縣治之城關鎮。且從以下諸文略述之。

桐丘故城地望淺析

一、文獻有關桐丘的記載

《水經注•卷二二•洧水》載:洧水又東南經桐丘城。(《春秋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伐鄭,鄭人將奔桐丘。又西面桐丘,其城邪長而不方,即城之名矣)。魯莊公二十八年,為公元前666年,記載桐丘城在今扶溝縣城之西。

《水經注疏•卷二二•洧水》載:洧水又東南經桐丘城。按:下言城南即長堤,為洧水之北防,則水逕城南。下引杜:在許昌東北,在今扶溝縣西二十里。《春秋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伐鄭,鄭人將奔桐丘,即此城也。

《春秋左傳注》:莊公二十八年秋,楚令尹子元伐鄭,鄭人將奔桐丘。桐丘:今扶溝縣西二十里有桐丘亭,當即此也。

《古今地名大辭典》桐丘條載:在河南扶溝縣西二十里。

《方壺齋輿地叢鈔•再補編•河南地略三》載:桐丘亭,在扶溝西,鄭地。

以上幾種文獻均記載桐丘城在今扶溝縣城城西十公里,而今縣城西十公里正是霧煙山所在地。據此可證明桐丘故城就是今天縣城西十公里的霧煙山。

桐丘故城地望淺析

二、霧煙山出土石碑有關桐丘的記載

康熙二十四年《重修桐丘峰頭三清殿、玄帝殿、大門、青龍日虎殷記》中雲:“桐丘立小扶亭之西,去鄢陵二十餘里矣。”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扶溝縣西桐丘重修殿宇神像碑》中雲“桐丘為扶邑之右障”。

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天仙祠、菩薩堂、三官聖母殿暨前後諸廟並山門、戲樓碑記》載:“蔣公題有古桐丘匾額,遺蹟宛在,其曰桐丘郡、曰天地崗、曰天井崗、曰霧煙山、小五臺,地同而名異也。”蔣公指順治十五年(1658年)至十七年扶溝知縣蔣其昌。

咸豐八年(1859年)《桐丘寨》橫碣,正中書“桐丘寨”三字,右堅書“鄢扶百村創修”,左豎書“咸豐八年公立”。是年,安徽潁州農民起義軍波及扶溝、鄢陵,兩縣百村之人逃難於霧煙山上,為防義軍入侵,遂築寨以防,名為“桐丘寨”。

以上碑刻文字記載,足以證明霧煙山即為桐丘故城的事實。

桐丘故城地望淺析

三、霧煙山現狀與城關鎮

丘者,山丘、丘陵之意也,為高出地面的山崗。桐丘故城位於扶溝縣城西十公里處的韭園鎮後鄭村北,屬春秋故城。城址在南北走向的崗嶺上,長1300米,寬80米,高5—10米,最高處25米。這與《水經注•卷二二•洧水》條“四面桐丘,其城邪長而不方”相吻合。原址上殿宇輝煌,松柏蔽日,碑刻林立,今已無存,僅西部在1978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有分層所築的夯土層,每層厚10—15釐米。此城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地勢險峻。據碑文對桐丘的記載:“遙瞻之右,嶂霧靡漫,崗煙蒸騰,有時而全著廟貌,有時而半露峰尖,不啻蜃樓海市,足壯觀瞻焉?近觀蒼松翠柏,幹霄蔽日,殿宇輝煌,香火鱗次。山峰有井,名曰天井,每逢陰雨,其泉上注,晴則即眢。且南據峻嶺而北環洎河,西接潁川而東連北陳,臨其上者無不如在目前,其勝景,誠名區也。”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村民在霧煙山上修建真武廟,著名文學家,前七子首領李夢陽撰寫《創修真武廟碑記》記載煙霧山:“形勢挺拔,堆青環翠,望之儼然若太華玉峰之狀,雲影緋徊,霞光絢爛,誠一邑之福地,棲神之佳所。”

光緒《扶溝縣誌》:“在邑西有天井崗即古桐丘。《水經注》名天井陵,又名霧煙山。高數丈,地勢險要,山上古碑斷碣,多為千年舊物。煙雲漂渺,迥絕塵寰。”桐丘宿霧為扶溝古八景之一。

由此可知,昔日之霧煙山較今天更為巍峨高大,桐丘城築此勝境之地亦在情理之中。

桐丘故城地望淺析

現今之城關鎮,為隋末廢新汲縣併入扶溝時,把縣治移至此地的。因隋廢新汲併入扶溝時,縣治仍在原扶溝縣的谷平鄉,因偏於兩縣之北端,多有不便,至大業十四年(618年),才把縣治又移至今天位居兩縣之中的城關鎮。扶溝雖故有桐丘舊城,因其偏於縣之西隅而不便,故選此位置適中之地。所以今城關鎮之桐丘故城,除新、舊《扶溝縣誌》之外,向無桐丘之說,更無桐丘故城之名。故桐丘故城非是縣誌上所說的今之縣治城關鎮,而是在今縣城西十公里韭園鎮後鄭村北的霧煙山。

1985年3月,霧煙山被扶溝縣人民政府公佈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成立霧煙山民主管理委員會。

2006年,霧煙山被市政府、市文化局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