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我們曾經武斷的說,“貝多芬的其他作品似乎都是在為創作自己那九部偉大的交響樂而進行的習作。”今天似乎要承認打臉,收回這句話;不過,成長不就是不斷自我否定前行的過程嗎?

一般人接觸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可能不是《月光》就是《熱情》開始;通篇賞析完全部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後,讓世人熟知的或許也就那四首而已:第八首《悲愴》(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etique”)、第十四首《月光》(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No.2,“Moonlight”)、第二十一首《黎明》(Sonata No.21 in C Major, Op.53, “Waldstein-Sonate”)、第二十三首《熱情》(Sonata No.23 in F Minor, Op.57, “Appassionata”)。人們對其餘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大都不甚感冒——聽上去沒什麼特點,尤其是最後幾首,越來越抽象、難懂,很少涉獵。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第二十九首鋼琴奏鳴曲《搥子鍵琴》(Sonata No.29 in B Flat Major, Op.106, “Hammerklavier-Sonate”)——時長整整五十分鐘,名副其實的鉅著,被辛豐年先生稱為“天書”。或許在貝多芬全部奏鳴曲中,大概再沒有哪部篇幅超過它了,而且結構複雜,起伏多變,沒有什麼優美動聽的旋律,被稱為“天書”,恰如其分。但就如前些日子我們談到或許音樂也是“三重樓”時,有了一定閱歷你定會對這樣的作品情有獨鍾,尤其是長達二十一分鐘的第三樂章——形象再現了貝多芬老年時的痛苦、彷徨和內心掙扎……一切都通過這二十一分鐘得到切身體會——這樣的音樂值得反反覆覆地聽,讓自己的情緒深陷其中,很過癮!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晚年的其餘作品同樣很難懂,這篇文稿要認真介紹他的《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這部從時長上算似乎只有《搥子鍵琴》一半的作品給人無可比擬的親切感,不僅能切身感受貝多芬晚年經歷的所有不安、煩躁、痛苦、憂慮和絕望,還能領略他為了壓抑這一切苦難,使之昇華為音樂、藝術和宗教高度所做的艱難探索——那種宏大的容量和巨大的感染力讓人瞠目結舌。它簡直就是《搥子鍵奏鳴曲》的縮影,是貝多芬晚年心態的寫照。二十世紀貝多芬音樂權威闡述者之一——德國鋼琴家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1991)給這首鋼琴奏鳴曲作評時這樣說,“它代表了他(貝多芬)最私密的自白!”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Wilhelm Kempff

肯普夫一生錄製過三次貝多芬全套三十二首奏鳴曲,其中第一次(1926-1945年)沒有錄完。他給貝多芬的每一首鋼琴奏鳴曲都寫過或長或短的註解,告訴聽眾自己對那部作品的理解。關於《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他是這樣寫的:

“這首奏鳴曲代表了他(貝多芬)最私密的自白。難怪貝多芬希望把它留給自己,而不是題獻給任何人。演奏的很有表現力、如歌的中板(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spressive):從兩個由上升和下降的琶音相連、超凡出世的主題,照射出一線發自內心的光。在發展部,首要主題通過不同的調性得以展開,有時變得暗淡;但到了再現部,又發出電光——貝多芬好像正在回憶他神志健全的年代。那個剛強的主題來自一個古老、流行的民歌。在呈示部(Adagio,ma non troppo——不太柔和的柔板)和結尾處悲傷的詠歎調(Arioso)中,鋼琴成為一種媒介,用來唱出人類最動聽的歌。賦格曲(Fuga:Allegro,ma non troppo——賦格:不太快的快板):貝多芬給予賦格曲一種新的心理意義。他用這種更高的戒律把自己從個人痛苦中解脫出來。我們又一次聽見了那首詠歎調——“精疲力盡地哀悼”。隨即賦格曲的主題以倒轉的形式出現,而且不可思議地轉化成明亮的G大調。原來的主題被融進強有力的低音聲部,最終導入輝煌的結尾。”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1820年5月,貝多芬答應柏林出版商阿道夫·許萊辛格(Adolf Martin Schlesinger)在三個月內完成三首鋼琴奏鳴曲。但後來他發現預期太過樂觀了:雖然第一部奏鳴曲《E大調第三十鋼琴奏鳴曲》(作品第109號)很快完成,但第二首和第三首到了那年的秋天才開始動筆。1821年初和7月,貝多芬兩度病倒,他的第二首鋼琴奏鳴曲(就是本文介紹的《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作品第110號)到1821年12月25日才完成;而第三首,也就是自己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C小調第三十二鋼琴奏鳴曲》要等到1822年1月13日才完成。

貝多芬寫完自己的第三十一首鋼琴奏鳴曲已經歲近52歲,距離他去世只剩下五年。那段時間裡,貝多芬可謂老病交加,身心俱疲,跟南宋的陸游年老時心境相似: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野堂地僻無車馬,草徑柴門晝亦扃。

慄裡雖貧儲舊粟,玉川終老抱遺經。

病身凜凜殘秋葉,故友寥寥欲旦星。

賴有吾兒堪暖眼,夜闌常共一燈青。


——《野堂·野堂地僻無車馬》 宋·陸游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比起貝多芬,陸游還是幸運太多,至少還能“吾兒勘暖眼”,可以“常共一燈青”。貝多芬卻只有一個惹是生非,煩心傷腦的侄子卡爾。貝多芬與侄子卡爾之間的糾葛我們在意外史中已經詳細講過,這裡就不再贅述,總之他將自己全部的舐犢之情給了卡爾,得到的只有一次又一次失望透頂。

除了終身未娶,家門凋零之外,此時的貝多芬健康指數也急速下滑。常年的酗酒導致的肝損傷,這次發展成黃疸病。醫生多次要求他去溫泉療養,而最煩惱的還是耳聾——其實早在1818年,貝多芬已經完全失聰了。跟人談話時,他只能靠手寫。貝多芬死後留下四百多本談話記錄——其中只是別人的說話,因為自己可以開口講……作為音樂家,聆聽與表達是征服宇宙的雙翼,失去一支翅膀,意味著無盡的痛苦與無助。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晚年一切的遭遇和內心掙扎都通過這部不到二十分鐘的《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忠實、真切地表達出來了。全曲三個樂章,第一樂章,很有表現力的、如歌的中板(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spressive)。第一次聽的話絕對不會相信這是貝多芬晚年作品——旋律是那麼的簡單、樸素、輕快、優美,簡直是一個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少年,心無點塵。當然真如肯普夫說的那樣,其中也有突然的“暗淡”,但總體情緒是高昂、歡快的——這一定是貝多芬在回憶青春;第二樂章,很快的快板(Allegro molto),這一樂章很短,只有兩分多鐘。堅強有力。好像戰鬥中的自己,發誓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第三樂章,不太柔和的柔板-賦格:不太快的快板(Adagio, ma non troppo-Fuga, Allegro, ma non troppo)。這是最長的一個樂章,佔據全曲的一半時長,差不多十分鐘。全曲的重點,也是最動人心絃的樂段。其中可以細分為四部分: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第一部分,“不太柔和的柔板”:一開始演奏出幾個猶豫、含糊、不定的動機,好像在沉思,“究竟該怎麼辦?要不要傾訴衷腸?”隨後鋼琴奏出一些高高低低、輕輕重重、快快慢慢的單音符,好似貝多芬的心在顫動。接著一排下滑音符,好像一聲嘆息,隨即鋼琴彈奏出被肯普夫稱之為“人類最感動一曲”的詠歎調——Arioso。這個曲調裡真是悠揚婉轉、如泣如訴、流暢而悲壯,好像貝多芬多年壓抑在內心的痛苦、彷徨、煩惱、憂傷,一股腦全部傾吐出來。音樂是那般惆悵、陰鬱,又那般動人心魄。貝多芬在向蒼天發問:“為什麼?為什麼上天不能賜給我一個愛人?為什麼上天不能賜給我一個孩子?為什麼不讓我有一個常人的身軀,一雙健全的耳朵,讓我寫出更多的作品?蒼天啊!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他在質問蒼天不公!就像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天問——“最後七句話”(The Seven Last Words on the Cross):我的主啊!我的主啊!你為什麼拋棄了我?(My God , My God , why hast thou forsaken me? )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充滿人性激情的詠歎調後,曲風一轉貝多芬將音樂變成了冷冰冰、毫無個人情感,只有理性,近乎宗教的第二部分——賦格曲。肯普夫說:在這裡貝多芬賦予賦格一種新的心理意義,用這種更高的戒律把自己從個人痛苦中解脫出來。但不久之後,那段動人心魄、思緒萬千的詠歎調又回來了,這是第三部分:這一次的詠歎調雖然還是那麼優美動人,但好像經過宗教的洗禮,變得心平氣和些,不那麼哀怨、淒涼。這是暴風驟雨後的平靜,嚎啕大哭後的抽泣。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終究是“樂聖”,是英雄的象徵。他絕不可能被任何困難和挫折擊垮;他永遠會奮發向上、勇往直前。所以第二次出現的詠歎調以一串洪鐘似的琴聲做引導後,這一樂章的第四部分裡立刻令人不可思議地轉變成明亮的G大調。賦格又出現了,這次不但以反轉的形式出現,而且情緒越來越激動、高昂,最後達到一個光輝燦爛的凱旋。這是貝多芬自己心靈的昇華。

關於貝多芬這首奏鳴曲的錄音,歷史上有肯普夫1951年-1956年、1964年-1965年兩次錄音的版本;巴倫博伊姆1984年的CD版和隨後的DVD版;許納貝兒(Artur Schnabel,1882-1951)在1932年-1935年的錄音;吉列爾斯(Emil Gilels,1916-1985)的錄音;阿什肯納齊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錄音;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1931)1993年-1996年的錄音;魯道夫·布赫賓德(Rudolf Buchbinder,1946)在1984年的錄音;所羅門(Gutner Solomon,1902-1988)1951年-1956年的錄音等等一共十多個版本。但還是建議大家有機會去現場聆聽,親身感受,因為再好的錄音也不能與現場的震撼相提並論。

樂聖的“自白”,賞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如果《月光》、《熱情》、《悲愴》這些知名的貝多芬奏鳴曲是一枚又一枚“沙皇復活節彩蛋”的話,那《槌子鍵琴奏鳴曲》該是“非洲之星”,而《第三十奏鳴曲》想必就是那枚“希望之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