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長為開國中將,手下一個團長為開國大校,33年後晉升為上將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

1949年2月9日,華東野戰軍遵照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和番號的決定,華東野戰軍改稱第三野戰軍,併發布了整編命令。整編後的第三野戰軍,仍由陳毅任司令員,政治委員和前委書記,粟裕任副司令員兼第二政治委員,譚震林任第一副政治委員,張震任參謀長。

軍長為開國中將,手下一個團長為開國大校,33年後晉升為上將

第三野戰軍下轄4個兵團,共15個軍,兩個縱隊,共58.1萬餘人,無論是從人員還是裝備上,除了第四野戰軍可以與之比肩外,其餘幾個野戰軍難以比肩。其中第8兵團司令員陳士榘,下轄第24、25、26、34軍,其中第24軍軍長王必成非常富有傳奇色彩。

王必成於1912年出生,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小寨村人。小時候讀過2年的私塾,後因家庭困難而輟學,由於對社會的黑暗感到不滿,1926年,年僅14歲的王必成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農民義勇隊,1928年參加赤衛隊,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剛開始在紅四方面軍第1軍第1師2大隊大隊部勤務員,後來又改為傳令兵。

軍長為開國中將,手下一個團長為開國大校,33年後晉升為上將

由於表現突出,很快就被提升為紅四方面軍第10師第3團交通隊通訊班長和隊長,並於1931年提升為紅四方面軍第10師第3團第3營第3連副連長,並逐步提升,至1936年已任紅30軍89師副師長,年僅24歲,由此可見他的軍事指揮水平非同一般。

到達延安後,紅四方面軍的幹部基本都被安排進延安抗大或者學校學習,雖然受張國燾的影響,很多紅四方面軍幹部情緒有波動,比如劉世模、許世友等人,但是王必成卻心胸坦然,與張國燾劃清界限,並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學習後調任新四軍第1支隊參謀長,後又任團長,他帶領部隊在江蘇茅山創建了根據地,由於作戰勇猛,部隊戰鬥力強,被當地群眾譽為王老虎,他帶領的第2團被人稱為老虎團。

軍長為開國中將,手下一個團長為開國大校,33年後晉升為上將

沒見過王必成的人都想像他身材魁梧,強壯有力,然而實際上他卻長得非常文靜,身材也不高。據曾在江南指揮部任見習參謀的惲前程回憶:他身穿灰布軍裝,小腿打綁帶,著裝整齊清潔。看上去很年輕,大約二十五六的樣子,身材不高,體瘦不胖,臉面嫩白,與我想像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樣,不像是個能征善戰、英武魁偉的戰將,倒像是個體弱的小學教師。

王必成確實非常文靜,平時言語不多,但是在關鍵時刻,說出的話卻是斬釘截鐵、擲地有聲。第2旅和第16旅合併成新的16旅時,國民黨軍即開始圍攻,顧祝同調集12個團共2萬人,氣勢洶洶地直逼溧水、溧陽地區,並提出了一個非常狂妄的口號:打死王必成,活捉江渭清。

戰鬥打響後,形勢對我軍非常不利,國民黨軍已對16旅形成包圍之勢,必須立即突圍,旅長王必成和政委江渭清立即召開團以上幹部分配任務,當旅參謀長陳鐵軍剛彙報完敵情時,王必成就說:眼下處於戰鬥緊要關頭,沒時間細討論,就請政委下決定,我們堅決執行。

軍長為開國中將,手下一個團長為開國大校,33年後晉升為上將

關於部隊下一步的行動,王必成和江渭清根據粟裕的指示兩人是碰過頭的,但是在這樣的場合說出這樣的話,說明王必成對江渭清的尊重,這句話使當政委的江渭清又驚訝又感動。因為這是到江南來他們第一次合作打這樣敵我力量很懸殊的仗,王必成這樣信任他,時間也不容客套,推讓。

江渭清清了清嗓子,根據事先確定的大的計劃,立即向4個主力團發佈了命令,最後江渭清加了一句:“完不成任務,團長、政委軍法從事。”

通常作為政委,說話都不那麼嚴厲,江渭清後來回憶:這種話我很少說的,但那次我卻說了。由此也可見那時情況的危急。然而就在江渭清說完了那句狠話後,王必成卻突然接上了話:“江政委太客氣了,完不成任務,團長、政委提頭來見!散會。”

軍長為開國中將,手下一個團長為開國大校,33年後晉升為上將

從中可以看到王必成的性格,俗話話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能前進不準後退,結果16旅順利突圍,還順手牽羊,殲敵1200餘人。通過這一仗,國民黨領教了王必成的狠勁,王老虎的威名果然名不虛傳。

後來王必成成為粟裕的得力干將,跟粟裕學到了很多的指揮藝術,在抗戰末期的1945年2月王必成任蘇浙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中王必成曾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在孟良崮戰役中,曾飛兵奪垛莊,為全殲整編74師立下了汗馬功勞,解放戰爭末期的1949年2月,他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24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9年3月13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77歲。

軍長為開國中將,手下一個團長為開國大校,33年後晉升為上將

在王必成的24軍中,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但是從軍銜上算,很少有超過軍長王必成的,不過當時24軍有一個團長,其後來的成就超過了王必成,那就是第三野戰軍第24軍第72師第216團團長萬海峰。

萬海峰,於1920年9月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槐店鄉萬河村人,比王必成小8歲,1933年,年僅13歲的萬海峰參加了紅軍,在紅28軍當了一名普通的紅軍戰士,雖然他作戰勇敢,也非常機警,但是由於年齡太小,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最高職務是紅28軍軍部警衛班班長。萬海峰是參加後改的名字,根據萬海峰的自述:

軍長為開國中將,手下一個團長為開國大校,33年後晉升為上將

1920年底,我出生在河南光山縣槐店鄉萬河村萬黑壪一戶普通農戶家裡,由於家境貧窮,找人取名是要給錢的,父母就給乾脆叫我 “毛頭”。參加紅軍後,已經是一名紅軍戰士了,我想,總不能還叫“毛頭”吧,便鼓足勇氣請高敬亭政委給自己取個名。高敬亭當即就答應了,沉思片刻說:“我們紅軍,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這個戰鬥集體,像海洋一樣大,像山峰一樣高,部隊和個人都有光輝燦爛的前程。你姓萬,就叫萬海峰好不好?”從此,紅二十八軍的花名冊上就出現了“萬海峰”這個名字,一直到如今。

抗日戰爭初期,萬海峰仍是一名普通戰士,任新四軍第4支隊司令部警衛員,不過他愛學習、學思考,組織上感覺他是一個可造之材,便送他到新四軍皖南教導總隊學習,結業後,先後在新四軍江南、蘇北指揮部任參謀,完成了由戰士到幹部的華麗轉身,後來他在新四軍1師1旅作戰科任副科長,當時1旅的旅長是葉飛,2旅的旅長是王必成。

軍長為開國中將,手下一個團長為開國大校,33年後晉升為上將

解放戰爭時期,萬海峰曾任華中野戰軍第6縱隊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第三野戰軍成立時,萬海峰任第三野戰軍第24軍第72師第216團團長,第24軍的軍長就是王必成。新中國成立後,萬海峰參加了抗美援朝,任第72師師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雖然他授銜時的職務並不高,但是他愛學習、愛思考、愛總結,這在任何情況都非常具有競爭力,所以他後來逐步提升為第24軍副軍長、軍長,1972年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75年任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1982年任成都軍區政治委員,1988年被晉升為上將軍銜,其成就已經超過了他的老軍長開國中將王必成。

軍長為開國中將,手下一個團長為開國大校,33年後晉升為上將

當時一個軍3個師,一個師3個團,加上軍直屬的團,一個軍有10多個團,開國大校萬海峰能從10多個團長中脫穎而出,33年後晉升為上將。從軍銜上看,其成就超過自己的軍長,還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們所做的貢獻永遠值得後人銘記。

一個開國大校為何能在33年後能夠晉升為上將?最主要的原因是萬海峰悟性高,愛學習、愛思考,而且謙虛謹慎。萬海峰的成就驗證了一句話:謙虛使人進步,因為謙虛的人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改進,能力會越來越強,想不成功都難。

專欄

紅色人物啟示錄

作者:天擇雜談

49.9幣

2人已購

查看

天擇是作者的筆名,他原為華東某野戰部隊軍官,裝備工程學本科畢業,作戰指揮學研究生畢業,曾在野戰部隊師級、軍級單位工作,後調入國防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對軍事歷史和軍事哲學頗有研究,公眾號亦是“天擇雜談”,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