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大鄒平!這個地方種田用上了“衛星系統”!

當前正值春種春灌時期,面對成百上千畝麥田,如何知道哪塊地何時需要澆水施肥和除草?如何知道當前麥苗長勢如何?……如果放在以前,對種糧戶來說這肯定是耗時費力的一件事。但對鄒平市長山鎮小井責任區的種糧大戶們來說,現在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實現“一機在手 信息全有”的數字化種田新體驗,實現對麥田的精準高效管理。


厲害了大鄒平!這個地方種田用上了“衛星系統”!

這,就是濱州市派駐鄒平鄉村振興服務一隊利用“慧種田”數字農業服務平臺在長山鎮小井責任區萬畝農田開展試點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這種利用數字農業服務平臺進行“數字化託管”農業生產、助力疫情期間春耕春種和田間管理的“新型種田方式”,被央視《朝聞天下》和新華社報道後,在全國範圍引起強烈反響,僅新華社客戶端點擊量迅速破百萬。

厲害了大鄒平!這個地方種田用上了“衛星系統”!

“慧種田”是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重點孵化的數字農業科技創新產品,是目前國內唯一真正做到自動化採集、融合、建模及分析田塊級數據的一站式數字農業服務平臺。市派駐鄒平鄉村振興服務一隊通過大量的實地調研認識到,數字農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而長山鎮是過去“齊魯上九縣”之首——原長山縣的縣城所在地,這裡土壤、氣候條件優越,土地流轉成規模,適宜搞現代農業試點。服務隊在瞭解到這裡的農業種植狀況和農戶需求之後,與長山鎮黨委、政府一起,經過充分考察、論證,決定引進“慧種田”數字農業服務平臺,在鄒平市長山鎮小井責任區萬畝農田開展試點工作。

厲害了大鄒平!這個地方種田用上了“衛星系統”!

“慧種田”數字服務平臺的引進,有效實現了整合數據,使農業服務更精準,更高效,幫助農戶降本增效。通過對種糧大戶的講解和培訓,長山鎮幾十位種糧大戶加入該平臺,平臺監測土地面積已經達到16000多畝,種糧戶只需要用手機下載軟件,在家就能監控自己的農田何時需要灌溉,何時配方施肥,大大節省了時間和農資成本,提高了春耕效率。

厲害了大鄒平!這個地方種田用上了“衛星系統”!

“原先種地得自己去地裡施肥打藥,現在把地託管給合作社,什麼事都不用操心了,幫著咱科學管理,收的糧食還多,除去服務費,現在種地的收入,比我自己種地多得多!”小井責任區種糧大戶祁兵說。


厲害了大鄒平!這個地方種田用上了“衛星系統”!

市派駐鄒平鄉村振興服務一隊隊長楊志剛告訴記者,下一步服務隊將緊緊依託當地鎮黨委政府,儘快發展更多的農戶、更多的農田加入平臺,並對他們進行免費使用培訓,使他們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紅利。服務隊和長山鎮將會充分發揮這一平臺的作用,全力為振興鄉村服務,為打造充滿長山特色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而積極努力。

厲害了大鄒平!這個地方種田用上了“衛星系統”!

附:

  3月17日,新華社以《山東鄒平:衛星“看”到我的田》為題進行了報道,該報道既有文字,又附1分01秒的視頻,目前該新聞瀏覽量超過100萬次。3月16日晚,山東電視臺《新聞聯播》以《山東:新模式 新平臺 讓春耕生產更高效》為標題,報道濱州市派駐鄒平鄉村振興服務一隊在長山鎮小井辦事處引進“慧種田”農業種植服務平臺,推動數字化農業的經驗做法。3月22日早上央視《朝聞天下》播發《“數字化託管”讓春耕生產更高效》,以兩分鐘的時長,重點報道了濱州市派駐鄒平鄉村振興服務一隊幫助服務地長山鎮引進“慧種田”農業服務平臺進行“數字化託管”農業生產、並對種植大戶技術培訓等情況。

厲害了大鄒平!這個地方種田用上了“衛星系統”!



厲害了大鄒平!這個地方種田用上了“衛星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