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縣介紹

曲沃縣隸屬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省南部、臨汾盆地南端。曲沃縣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歷史上曾是"武公據之以興晉,文公依之而稱霸"的晉國建都之地。截止到2013年7月,全縣轄5鎮、2鄉。

曲沃縣,史稱"天府雄風,三晉重地",總面積437.9平方千米,截止到2013年,總人口241353人。2013年,曲沃縣實現生產總值100.29億元。曲沃縣的主要的旅遊景點有:大悲院、薛家大院、四牌樓、橋梓巷等。

歷史沿革

曲沃縣名始見於西周初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西周穆王年間(約公元前10世紀),晉成侯徙都曲沃(今縣城西南1公里處)。歷成、厲、靖、釐、獻五世。

周平王二十六年(公元前745年),晉昭侯封其叔成師(桓叔)於曲沃,號稱"沃國"。歷桓叔、莊伯、武公三世。

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武公滅晉自代,定都曲沃。

周惠王九年(公元前668年),獻公遷都於絳。歷獻、惠、懷、文、襄、靈、成7公。

簡王元年(公元前585年),景公遷都新田(今侯馬)。歷景、厲、悼、平、昭、頃、定、出、哀、幽、烈、孝、靜13公。

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曲沃屬魏。

秦,置絳縣,曲沃屬之。

東漢,改絳縣為絳邑縣。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曲沃縣,縣名自此歷代無更改。

1958年11月,撤銷曲沃縣,劃入侯馬市。

1963年5月,恢復曲沃縣建置,縣址駐侯馬。

1971年劃出5個公社建侯馬市,恢復曲沃縣,縣址遷回曲沃,自此曲沃無變更。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曲沃縣水資源豐富,是山西省少有的富水縣之一。地表、地下水可利用量達1億立方,主要河流有汾河、澮河、滏河、黑河、天河,泉水有沸泉、西海溫泉、太子灘溫泉。全縣共有水庫12座,總庫容量17980立方米,地下水約8800萬立方米,均為流動水。工業水資源約為4336萬立方米。境內95%以上為中性水。其中,澮河水庫蓄水量達1億立方,為晉南地區最大的水庫。

礦產資源

曲沃境內礦產資源極其豐實,主要有銅、鐵、鈷、金、銀、鋅、鋁礬土等金屬礦產和石灰石、石膏、花崗岩、大理石等非金屬礦產。其中,鐵礦石品位在45%以上,總儲量5000萬噸;石灰石儲量1000萬立方米;石膏儲量1000萬立方米;煤炭探明儲量5.7億噸。

生物資源

曲沃縣植物包括松科、雲杉科、樺木科等在內的40餘科約400種,常見有:楊、梧桐、松、刺柏、柳、香椿、蘋果、葡萄、櫻桃、蓮藕、棗、草莓、海棠、冬青、牡丹、菊、玫瑰、月季等。目前尚存動物有:狼、赤狐、狍子、獾、黃鼬(黃鼠狼)、松鼠、巖松鼠、花鼠、鼴鼠、穿山甲、蝙蝠、剌蝟、杜鵑、喜鵲、麻雀、烏鴉、燕、雁、鵪鶉、鶴、鸛、青蛙、水蛭等。

旅遊景點

晉國博物館旅遊區:

位於曲沃縣曲村鎮北趙村,核心景點晉國博物館,是依託"20世紀百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而興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保護和展示為一體,完整展示晉文化風貌的專題性遺址類博物館,同時也是全國唯一一處晉文化研究開發基地。博物館總佔地面積12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66平方米,綠化面積26993平方米,展廳總面積近9000平方米。分為晉國曆史文化展廳、曲村--天馬遺址發掘史展廳和晉侯墓地遺址陳列廳三大展廳。2008年啟動建設,2014年國慶節正式對外開放。

磨盤嶺現代農業觀光區:

位於史村鎮西海村,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同時,積極挖掘整合七星海、八角海、龍王廟、玉泉院和童兒廟等旅遊資源潛力,重點在"吃、住、行、遊、購、玩"等旅遊環節上做文章,現已發展成為集生態農業、設施農業、文化休閒、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旅遊新園區。2014年,以西海村被確定為山西省首批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的有利契機,以打造山西省乃至全國"休閒旅遊型美麗宜居示範村"為目標,圍繞星海生態遊樂區、晉國民居民俗區、集市貿易小吃區、現代農業觀光區、農耕文化體驗區和遊客接待中心等"五區一中心"建設,進一步擴大磨盤嶺現代農業觀光區的規模,增添和完善各項旅遊要素,著力將其建設成山西省聞名的現代農業觀光園區。

澮河水岸風光旅遊區:

位於史村鎮西吉必村澮河水庫岸邊,包括晉都民俗風情園、澮賢山莊等景點,以彰顯"三種文化"為主要特色。一是突出"晉文化"特色,園區內所有建築均體現出晉國古都文化風格和元素;二是突出澮河精神文化特色,使"萬眾一心、敢想敢幹、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的澮河精神得到不斷的繼承和發揚。三是突出晉南民俗文化特色,集中展現晉南明清古建築文化、飲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太子灘溫泉度假區:

是以溫泉為核心開發打造的集溫泉養生、餐飲娛樂、文化展示、農業觀光、商務交流等為一體的現代綜合旅遊景區,由太子灘萬憬休閒度假區和太子灘休閒度假莊園兩個板塊構成。太子灘萬憬休閒度假區內的溫泉發現於2001年,流量每小時303m3,水溫46.5℃。泉水富含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達到醫療熱礦水標準,水壓、水量、水溫、水質,在全國屈指可數。該區主要由室內游泳館、室外游泳館、萬憬花園酒店、御湯庭院等四部分組成。太子灘休閒度假莊園,是春秋時期晉太子申生泛舟救弟傳說的故事發生地,坐落於蓮花島環島的晉國曆史文化展示館--"申園"是其核心景點。

橋山黃帝文化風景區:

《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相傳古橋山為黃帝葬衣冠處。因橋山山勢巍峨、翠柏環繞,雨霽初晴、青碧嵐光,故稱"橋嶽晴嵐",乃古曲沃十景之一。景區山頂有黃帝廟,即為傳說中黃帝的東陵,與陝西黃陵縣的黃帝西陵遙相輝映,是華夏兒女祭祀先祖的聖地之一。

景明生態旅遊區:

位於曲沃縣城東南10公里的景明村南,地處曲沃、聞喜、絳縣三縣交匯的紫金山麓,山中有泉,史稱"沃泉",經青玉峽谷至白石山崖,急流直下,出景明山而成瀑布,常年不斷,清澈可飲。古人"千古長鳴飛白練,濤似連山迎客來"就是景明山水美景的真實寫照。《水經注》描寫它"青巖若點黛,素湍如委練",在峽谷中攔水成壩,高峽出平湖,環湖青山環抱、翠竹成林,在古代即是曲沃十景之一。該區主要景點還有龍巖園、牡丹園、水上樂園、千年銀杏樹、南林交龍泉寺等。

晉園(公園):

位於曲沃縣城東區中心地帶,佔地約318畝,整體設計立意於曲沃特級文物 --春秋中晚期的錯黃銅寶壺。公園景觀主要包括"一心一湖兩帶八大景觀"。一心,即集"五館一中心"(包括城展館、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老年活動館和會議中心)為一體的晉都文化活動中心;一湖,即水面約50畝的如意湖;兩帶,即沃水瀠洄水景帶和林間小溪水景帶,沃水瀠洄出於《曲沃縣志》"沃水瀠洄盤旋,是為曲沃"。全長600米,從公園的東北角開始,向西貫穿整個公園北側,至西北角假山處,折而向南注入如意湖。林間小溪水景帶位於公園的東側,全長450米,是在微地形和叢林綠籬中獨闢蹊徑打造的人與自然共融的親水景觀,體現"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八大景觀,分別為公園入口處的晉國風格的仿古牌坊、晉水橋、沃水瀠洄、文化中心兩側相呼應的戲院和晉國宮、人工湖和湖內的文公舫、湖東岸的晉國街。該公園於2012年啟動實施,於2014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歷史文化

曲沃歷史悠久,是黃河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歷史積澱厚重、文化底蘊深厚,素有"地下博物館"和"三晉文化源頭"之稱。

全縣現有曲村--曲村天馬遺址、羊舌墓地、宋代大悲院、元代龍泉寺、感應寺磚塔、周秦遺物千年銀杏樹、三清廟獻殿以及明代四牌樓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縣級180處,文物館藏量達5000餘件,百年以上的古建築228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曲沃碗碗腔、任莊扇鼓儺戲、曲沃琴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0項(曲沃"花葫蘆"、晉都文鑼鼓、四牌樓傳統古會等)。特色小吃主要有羊湯、餄餎面、油煿涼粉等。

曲沃在兩週時期,特別是從叔虞封唐到韓趙魏三家分晉的600多年時間裡,有近400年的時間都處於晉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周易》、《尚書》、《詩經》、《左傳》、《國語》等眾多傳世文化典籍中,很多篇幅與曲沃息息相關,特別是濃縮國學精粹的諸如飲水思源、君無戲言、從善如流、賓至如歸、退避三舍等眾多成語典故多出於此地或與之相關。據統計,《漢語成語詞典》收錄的5500多條詞目中,直接或間接與晉地曲沃歷史相關的成語典故達1000條以上。因此,曲沃也是中華成語典故的形成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目前,曲沃縣正在積極申報"中國成語之鄉",並在此基礎上,把弘揚和傳承成語文化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建設"全國最大的成語產業開發基地、成語文化教育基地、成語文化研究交流基地、成語文化旅遊勝地"的思路,通過大力度、全方位、高平臺招商引資,著力打造中國成語文化城。

歷代名人

曲沃,歷代名人輩出。

裡克(?-前650年),嬴姓,里氏,名克,今曲沃縣裡村人(裡村就是因是其故里而得名)。春秋前期為晉國卿大夫,晉獻公的股肱之臣,太子申生的堅決擁護者,能征善戰的統帥。他的政治功績,主要表現在"假虞伐虢"和平定"驪姬之亂"。其卒於晉惠公主政時期,死後葬於今曲沃城南的南吉村,墓冢猶存。

許國禎,字進之,元曲沃人。祖父許濟為金代絳州節度使,父許日嚴為榮州節度判官,皆通醫。忽必烈繼帝位(1260),任為榮祿大夫,提點太醫院事。至元十二年(1275)升禮部尚書、翰林院集賢大學士。至元廿年,他承世祖之命,召集全國醫學名士,增修御藥院所刊方書,"正其訛,補其缺,求其遺亡,而附益之",編纂的《御藥院方》20卷,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宮廷醫藥處方集,並流傳至朝鮮、日本等國。國禎逝世後,諡號忠憲,追封薊國公。

賈漢復,清初名臣、名將。字膠侯,號靜庵,山西曲沃安吉人。明末為淮安副將,清順治二年(1645)歸清,隸正藍旗漢軍,官至兵部尚書。任職河南巡撫期間纂修的《河南通志》,是清代最早修成的省志。

衛周祚(?-1675年),山西曲沃人。明崇禎進士,在明官至戶部郎中。清朝初年任刑部侍郎,後歷官工部、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兼刑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康熙十四年卒。

彭真(1902-1997年),山西曲沃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後,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共北平市委書記等職。全國解放後,歷任北京市市長、北京市第一書記等職。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一至第三屆、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至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除此之外,明末清初我國三大思想家之一、著名學者顧炎武在曲沃完成了他的《日知錄》,留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千古名言。以一句官箴"吏不畏吾嚴而畏其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後演化為"公生明,廉生威")而著稱的曹端,也世籍曲沃。

(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