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陽神功與《九陰真經》,到底誰更強,是否陽盛陰衰?

古金武俠


九陽神功與九陰真經,這兩套武功任學其一,縱橫江湖不在話下。然而兩大絕學,頗有爭議,到底誰更強,始終未有定論。我認為九陰真經乃天下武學總綱,經書中包含的武功,足以抵禦九陽神功。平心而論,九陰更勝一籌,且從練功人,不難看出二者之間的強弱。從表面分析,貌似九陽神功威力無窮,彷彿融匯世間內功,但歸根溯源,還是略有不及。

首先我們以張無忌和郭靖為例,從這二人的武學分析,能分辨兩套武功的強弱。郭靖與張無忌,分別練成九陰與九陽,面對各自時期的絕頂高手,後者勉力招架,前者幾乎屬於秒殺的狀態。三渡神僧功力非凡,歐陽鋒與金輪法王,亦決然不弱。高手之間的對決,除了招式,就是內力。九陽神功在內力方面,稍遜九陰真經,這源自武功創始人,而非練功者本人。九陰真經乃黃裳著寫,而九陽則是在此基礎上演變出來的,假設斗酒僧武功卓絕,定然獨悟九陽,何必借閱王重陽手中的九陰真經?單論這一點,九陽屬於“花架子”,缺少實戰經驗,九陰則是歷經磨難,苦悟而出的。如同天龍時期的虛竹,內力二百十四年,實戰卻不及三十年的喬峰。


若九陽神功霸道至極,為何張無忌難以擊敗三僧,我認為他的武學天賦,不亞於任何一人。尤其還有乾坤大挪移和聖火令武功,理應輕鬆碾壓三渡,但卻力保不敗,難以更進一步。說明絕非個人問題,在內功的源頭,就已然出錯,又如何能擊敗三渡神僧。如果換作郭靖,來破解這個陣法,我想輕而易舉。張三丰坦言不及郭靖,言外之意,側面說明九陽神功不及九陰真經。否則張無忌的寒毒,當年早已化解,此時衍生另外一個問題。須知張三丰修煉部分九陽神功,但射鵰中的梅超風,同樣為九陰中的下乘武功。然而學了皮毛的周芷若,卻能技壓群雄,論武功,周不如梅,可即便如此,仍能在倚天時期站穩腳。言外之意,下乘的九陰真經,就能與張無忌的全套九陽相媲美,二者孰強孰弱已然明瞭。

假設練成九陽神功,威力斷樹裂石,但九陰真經,只練部分而已,就足以與之抗衡。且這套武功的修煉,明顯九陰更為容易,相反九陽若非百年造化,很難融會貫通。試問在金庸武俠中,又有多少乾坤一氣袋,供給修行者使用。九陰真經門檻較低,無須練功者絞盡腦汁,來冥想打通穴道。倘若九陽一練即成,那麼為何覺遠大師力竭而死,正因救人心切,無奈內力大耗。武學屬性而言,九陰更加包容,點穴、療傷、攝魂大法,這些都是絕頂武學。九陽神功中,也不乏招式,但相比之下,還是內功為主,招式為輔。修煉此套武功的,且大成者,只有張無忌一人,至於張三丰和空見神僧,均未練成全部。郭靖的九陰真經,似乎碾壓張無忌的九陽神功,由此可知,無論是內力爆發,還是功力持久,均不及九陰。

否則對戰少林三渡,使用聖火令絕學,張無忌理應利用九陽,來鎮住這魔性的武功。然而走火入魔,意味與三僧交手,已然被逼到絕境。洪七公與歐陽鋒互擁而逝,又反應出兩套功夫的問題,假設九陽神功精妙絕倫,在與旗鼓相當的對手交鋒後,至少能力保不輸。可張無忌走火入魔,顯然內勁過猛,單從西毒和北丐交手,側面說明在絕境中,九陰真經要優於九陽神功。舉一個例子,假設西毒使用九陽神功,來與北丐的九陰相碰,那麼結果可想而知。在絕境中的九陰,會發揮無窮的威力,相反九陽陷入被動,甚至難以自控。

黃衫女稱九陰真經博大精深,若根基不穩,很容易自亂本性。也間接說明它的武學上限,要高出九陽神功。這點相比後,我們經過統計發現,練過九陰真經的多達十六人,反觀九陽,只有十人左右而已,且還將達摩祖師排在其中。除了張無忌,還有張三丰,餘下的成昆、空見神僧、無色禪師,以及其他高手。貌似論武功,都遠不及九陰真經中的高手,絕非天賦問題,而是在武功源頭上,九陽神功已然落敗。而且這是不爭的事實,九陰真經的強悍,在於包羅萬象,能化腐朽為神奇。即便平平無奇的下乘功夫,若勤練不輟,亦能成為高手。


但九陽神功,在這條路上,顯然不及九陰,如果貿然修煉,極有可能力竭而死,尤其是全套的九陽神功,這更非兒戲。倘若張無忌獨戰六大派,未在說不得的一氣袋中打通穴道,那麼對陣六派高手,結局會與覺遠一樣。楊過單臂,都能抵禦法王的千斤之力,足見九陰的奧妙。九陽亦能化解千鈞,只不過與九陰相比,恐怕無法談笑間破招,這是二者的區別。綜合實力分析,從修煉兩大絕學的高手,以及武功上限,發現九陰真經更勝一籌,屬於陰盛陽衰。


古金武俠


“射鵰三部曲”中有兩部武功秘籍,一是《九陰真經》,二是《九陽神功》。九陰橫跨三部小說,兩個時代,縱橫江湖數百年,九陽一氣惠三家,且促進了江湖上兩大門派的崛起。

《九陰真經》開創於北宋末年,徽宗期間一位文官黃裳,奉旨蒐集道家典藏並刻巻惠存,在融會貫通中習得無上武功,並編篡成冊即為該秘笈。而《九陽神功》則是少林寺一位神僧在閱覽“九陰”後,頗念其陰毒狠辣,在此基礎上寫出了《九陽神功》。

題主提出了兩門武功秘籍,孰強孰弱的問題。

答主首推《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內外兼修,而《九陽神功》卻獨修內功。覺遠大師在無意之中習得九陽,內功深厚,華山論劍時震驚當時豪傑,卻不會武功,也就是說,他雖然練成了九陽神功,武功上並沒有太多的體現,頂多體力上超凡脫俗,體格上異於常人。而黃藥師的兩位弟子,僅僅修煉了《九陰真經》一卷,就橫行江湖,成為讓人聞風喪膽的黑風雙煞。

《九陰真經》是主打攻擊性,而《九陽神功》也是防禦性。“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被動型的等待著對方出手,即使能夠抵禦,也無反制的手段,這符合佛家的“以身飼虎”的奉獻精神後,而在對敵時,卻容易吃虧,它怎麼抵擋凌厲快速的“九陰”招數?

“九陰”對壘“九陽”,勝負已分。少室山上,初練《九陰真經》的周芷若與《九陽神功》大成的張無忌對戰,張無忌雖然一念之仁,但周芷若的招數絕非三腳貓,而是瞬間差點開膛破肚張無忌。最終打敗周芷若的,還是更熟練《九陰真經》的黃衫女,從金庸先生的立場,他也不願意自己創造的《九陰真經》被打敗,只能自己打敗自己。

可惜隨著時代的推進,許多武林招數早已失傳,明朝以降,都是以招數勝出,內功什麼的很少再出江湖,一代不如一代,但無法否認《九陰真經》武林至尊的地位。


北望大坡灘


《九陽真經》與《九陰真經》,到底誰更強,是否陽盛陰衰?

首先應該要確定一下兩者所達到的程度。畢竟功法無高低,最重要的還是使用者的功力。就像是蕭峰用太祖長拳,和一個普通人用太祖長拳,其效果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排除掉這些外來因素,光去考慮兩種功法的高低的話,

個人認為應該是九陰真經更要強一些。

首先呢,題目中僅僅提到的是兩種功法的高低,也就是說不包括其他任何武功(也就是說不是單指一個人的)。

而這對於《九陽真經》來說,就不太公平了。

畢竟《九陽真經》屬於內功,如果沒有外外去輔助,基本上只能被動挨打。

雖然在捱打的過程中也能震傷敵人,可畢竟不太好看,殺傷力自然也就沒有了。

這對於生死命搏來說,是極不利的。

更何況九陽真經,本來就是一個神秘的斗酒神僧(這是新修版的說法。在連載版和修訂版中,九陽真經是達摩老祖所著),專門去剋制或者說是補充九陰真經缺點的。

而九陰真經的外功本就已經登峰造極,九陽真經的外功自然就不需要了。

而九陰真經,不光可以修煉內外功,甚至還有一個速成版(《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所修煉的就是九陰真經的速成版),可以快速的有所小成。

這對於一個新手來說,九陰真經自然比九陽真經要友好的多。

可以說九陰真經包羅萬象,內功心法、掌法、爪法、指法、拳法、腿法、輕功等等,都是有運力的技巧,可以輕鬆的去應用內力,自然要高過九陽真經了。

當然,如果我們要考慮的是兩個人去修煉這兩種功法的話,其實兩種功法都是很好的選擇。畢竟功法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人可以去學習其他絕技,去應用九陽真經無窮無盡的內力!

如果是在這種情況下九陽真經恐怕又要高過九陰真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