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經典——《論語》,感受文字的魅力

走近經典——《論語》,感受文字的魅力

說起《論語》,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論語》中記錄了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的大文學家、教育家、哲學家孔子及其弟子的經典言論,是儒家經典之一,歷來是中國古代政府選拔考試的必讀教材,直到現在,我們的中小學課本中依然收錄了《論語》中的部分經典名言。可見,《論語》被認可的程度之高,其影響之大,都是不容忽視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讀一讀,《論語》中的經典語錄吧。

走近經典——《論語》,感受文字的魅力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走近經典——《論語》,感受文字的魅力

2.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譯文】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3.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

走近經典——《論語》,感受文字的魅力

4.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譯文】 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5.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譯文】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好了,今天就先到這裡啦,《論語》中的經典之多,涉及方面之廣,幾句話是說不完的,我們自己平常也可以多讀一讀這些經典,一定會受益無窮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