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能取代法币吗?虚拟货币又能走多远?

虚拟货币近年来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和追捧,其“鼻祖”比特币更是一路水涨船高。也带动了虚拟货币如雨后春笋冒出,有媒体统计,全球虚拟货币种类多达1200种,过去两年间,比特币价格增长了逾6倍。

比特币能取代法币吗?虚拟货币又能走多远?

那比特币或其它某种虚拟货币真的能取代法币成为流通货币吗?

答案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取代,最起码在50年内,只能在信用货币时代长期的共存,且虚拟货币无法占到主导地位,只能在主流流通货币外的其它应用场景使用,例如金融衍生品、赌场、福彩等。

由于虚拟货币发展太火爆了,市场出现好多“摇旗呐喊”者在鼓吹虚拟货币的投资观、财富观,打算利用区块链这个大家似懂非懂的概念,营造炒作虚拟货币的环境,为“链”的创造者带来新的商机及财富。但大家知道吗?最后获利者肯定是发行虚拟货币体系的“庄家”,而不是被新财富观洗脑洗的傻不愣登的散户大众。

比特币能取代法币吗?虚拟货币又能走多远?

另外现在大家常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不属于虚拟货币,他们只是交易工具,背后连接的还是实体货币,所以我们只能称其为无现金支付。

一,去中心化是否成立?

虚拟货币核心技术概念是去中心化,那么真正的去中心化是否成立呢?

关于“去中心化”,现在大家能够读到的文章都是从技术面的角度来看,在技术上,区块链是新型态的数据储存、传输、证明的技术与安全措施,因此所谓的“去中心化”,重点在于人们信息因为没有一个“中心”来存储与传递,所以数据不能被任何人篡改。但现在“去中心化”的技术层面的实现应用到现实中是需要社会支持的,所以去中心化能不成立的核心不再只是技术的,而更多是社会层面的。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运作并不适合“去中心化”,因为人类能区别于其它物种繁衍至今,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人类的社会属性,通过社会属性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中心”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未来只要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国家、民族等身份的认同仍然强烈,那么以国家或民族为单位的“中心化”仍会维持非常久远。

社会、国家要有序运作,也有赖“中心”这个机制去统筹资源、分配资源、调度资源,保护资源,这个“中心”运作的机制是什么?它就是法律。法律界定了人们生活所有层面的权利与义务,虽然带来了约束,但更多的是保障,让社会能够有序运作,人们在其中才能安居乐业。

所以去中心化在社会层面目前是无法成立的。

二,政府会同意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存在吗?

货币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也是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活动调控的重要手段。技术上没有问题的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到货币领域时政府能否放弃货币控制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政府通过货币调控社会经济活动,有通货膨胀,也有紧缩,但虚拟货币就没有了吗?虚拟货币的价格波动比期货还厉害,遇到私下交易又难以监管,非常容易作为洗钱或逃漏税的工具,这个“缺点”注定让它取代不了传统货币。此外货币存在的作用之一,不就是为了交易、消费嘛;如果市井小民出门买个菜,吃个快餐,看个电影,每枚虚拟货币价格这么高,消费者要怎样用虚拟货币付款?商家收到了该怎么找零?(各位想象一下,好比有人拿着一张面额7万元的钞票,去付一碗兰州拉面的面钱)然后,虚拟货币现在已有1200种,未来还会持续增加。一个小小的收银员或是路边摊摊主如何判断何种能收,何者不能收?而虚拟货币价格如期货时时在变,消费者舍得拿虚拟货币付款吗?

综上虚拟货币代替货币目前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现有虚拟货币在不同场景的应用项目大多数也有欺诈、洗钱、揽财之嫌。监管将会是虚拟货币未来能走多远的重要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