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4名援鄂醫護人員正式返崗:“我回來了!”

  他們褪去“戰袍”,又回到往昔的忙碌中,成為平凡的天使

  4月16日,陽光明媚,區人民醫院第一批、第二批4名援鄂醫護人員王鳳鳳、楊秋悅、劉輝和秦豔萍重返各自科室的工作崗位,又投身到緊張而忙碌的醫務工作中。

溧水4名援鄂醫護人員正式返崗:“我回來了!”

  秦豔萍:“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4月16日7點20分,神經外科重症室護師秦豔萍早早地來到了單位。掃健康碼、測量體溫,進院前,特殊時期的準備工作一個都不能少。
  “今天,從進醫院的門口開始,進到電梯,很多同事就會很驚訝地說,英雄回來了。其實,我覺得不止醫護人員是英雄,還有很多在背後默默提供幫助的人,他們都是英雄。”秦豔萍說,我們做的工作都是本職的工作,其實不管是在這裡還是在湖北,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我們回來後,就是要繼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廣大群眾服務好,守護大家的健康。
  8點,完成交接班工作,辦理陪護證件,填寫生命體徵監測記錄表;9點,給病人進行晨間護理、基礎護理,近距離詢問、瞭解病人情況……正式上班後的第一天,一件又一件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著,看著眼前的一切,秦豔萍說:“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溧水4名援鄂醫護人員正式返崗:“我回來了!”

  楊秋悅:“同事們承擔了很多工作,大家都辛苦了!”
  這段時間,我們去支援武漢,其他同事承擔了更多的工作任務,大家都辛苦了!”重返工作崗位後,楊秋悅第一時間將之前的工作重新接手、梳理。
  楊秋悅的工作是在重症監護室護理重患。“我們接待的一般是重症病人,正因為如此,在援鄂的日子裡,靠著之前在工作中積累的護理經驗,也為我幫助那裡的患者增添了信心。” 返崗第一天,閒暇之餘,楊秋悅和同事們分享了在武漢抗疫的經歷。她說,在湖北與患者相處的這段時間裡,不僅要用藥物治療,還要對患者進行了心理疏導,那裡很多患者心理壓力非常大,需要不停地鼓勵他們勇敢戰勝病情,心病沒了,才康復得快。
  “我原本只是一個最普通的護士,很榮幸能成為溧水援鄂醫療隊的成員之一,我們能在前線同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少不了後方的同事們的全力守護。”回想起在武漢的點點滴滴,楊秋悅不禁紅了眼眶。

溧水4名援鄂醫護人員正式返崗:“我回來了!”

  劉輝:“原來我也可以去保護別人!”
  “回到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我真的太幸福了!”當天,再次見到熟悉的同事,劉輝難掩激動的心情。
  在援鄂的日子裡,除了每天工作的辛苦,劉輝覺得有時候自己所在的病區醫院更像一個社區,病人們會和醫務人員聊天,告訴醫務人員哪裡的櫻花最好看,並且很多時候還會安慰外地來的醫務人員,讓大家都非常感動。
  在同事的眼中,90後的呼吸內科護師劉輝儘管幹勁十足,但仍有些稚氣未脫。不過,在圓滿完成援助任務以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感受到了她在一夜之間的成長和變化。“作為一個90後,一直都被保護著長大,經歷了這次援鄂工作,我更加懂得了感恩,原來我也可以去保護別人。”劉輝自豪地說。

溧水4名援鄂醫護人員正式返崗:“我回來了!”

  王鳳鳳:“我更加懂得了這一身白衣肩負的責任!”
  闊別兩個多月後,由於感染科暫時關閉,王鳳鳳被安排在心內科工作。一大早得知王鳳鳳回來上班,同事們都很開心。王鳳鳳說:“回到熟悉的工作環境,見到同事們,感到很親切。”
  返崗後,王鳳鳳在病房內收到了很多病人的問候,“回來了,大英雄,戴著口罩我也能認出你,你辛苦了!”幾句噓寒問暖,讓王鳳鳳尤為感動。
  談及在武漢的工作,王鳳鳳說:“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裝備工作,真的是對身心的雙重考驗。援鄂的經歷將是自己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一線的抗疫經歷,讓我更加懂得了這一身白衣肩負的責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些白衣戰士們或堅守一線,或馳援湖北,他們是抗疫圖景中最美的逆行者。冬去春來,如今重回原來工作崗位的他們褪去“戰袍”,又回到往昔的忙碌中,成為平凡的天使。
  溧水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愛歡
  溧水融媒體中心編輯 楊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