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祸起萧墙”是怎么来的?原来和他有关啊!

说起“祸起萧墙”这个词,大家皆不陌生,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或是影视剧中,如果

由于内部原因,而招致了祸乱。那么,人们往往便会嗟叹道“真是祸起萧墙啊!”

来看看“祸起萧墙”是怎么来的?原来和他有关啊!

为什么“祸起萧墙”就是内部混乱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萧墙”?其实萧墙就是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也就是影壁,用在这里,是一种隐喻。

来看看“祸起萧墙”是怎么来的?原来和他有关啊!

祸起萧墙的出处

出自《论语•季氏》“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

文中季氏即“季孙氏”,是鲁桓公的儿子季友的子孙,后来,因季友拥立辅佐鲁僖公有功,鲁僖公便将费邑(今山东费县西北)赐给季友作为私邑,到鲁哀公时,季孙氏与孟孙氏、叔孙氏(即季友的兄弟共仲、叔牙的后代)并称“三桓”凌驾公室之上。

颛臾(zhuan yu),在鲁国的疆域内,是鲁国的臣属国。(今山东临沂市)

季孙氏要攻伐颛臾,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季路来和老师孔子说这件事,(同时他们也是季孙氏的家臣)

来看看“祸起萧墙”是怎么来的?原来和他有关啊!

孔子认为,季孙氏根本没有必要攻打颛臾,因为先王曾任命颛臾主持东蒙山祭祀,并且在我们鲁国的邦域之内,是我们共安危的藩属国

还责备了两个弟子作为臣子的不作为,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还离费邑很近,如果现在不攻打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患”

来看看“祸起萧墙”是怎么来的?原来和他有关啊!

孔子认为这是为自己的贪心找的借口,他认为无论有国的诸侯或是有封地的大夫,便要使人民安定,富足,和乐。来使远方的人归附,如果还不来,就用文治教化招致,如今,却要在自己国境内使用武力,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而在鲁国内部呢!

来看看“祸起萧墙”是怎么来的?原来和他有关啊!

后来,人们就用“祸起萧墙”,来比喻内部混乱了!

(文章系编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谢谢阅读!如果喜欢就关注点赞哦!

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记得给我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