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安徽,奔跑進位 屢屢刷爆朋友圈的背後

  【編者按】多年埋頭苦幹的安徽,在2019年的全國經濟榜單上,怒刷存在感。第四次經濟普查後的數據顯示,安徽實現生產總值連超兩位,躍居第11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直升八名,衝至第13位。外界稱道,不顯山不露水的安徽“深藏功與名”。

  數字榜單上的“一小步”,卻是安徽趕超之路的“一大步”。從“鐵路盲腸”到高鐵“課代表”,從輕叩“長三角”院門到全面融入滬蘇浙“朋友圈”,從傳統的“農”字大省變身“芯屏器合”的新興工業大省,奮進的安徽一直在蓄積能量,迎來迸發的那一刻。

  今天,安徽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居全國中上游,站上了一個新起點。我們期待,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安徽從“黑馬”變成一匹奔騰的駿馬!

  安徽“衝”起來了。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與修訂前相比,2018年安徽省經濟總量上調4004.08億元,增數居全國第一。憑藉較大的修訂增量和7.5%的經濟增速,2019年安徽省實現生產總值37114億元,總量居全國位次衝到了第11位,較上年前移2位;人均GDP達到58496元,摺合8480美元,比2018年增加4418元,居全國位次衝到了第13位,較上年上升8位,經濟總量和人均GDP均創下了安徽歷史上的最好紀錄。

  一時間,在媒體、專家和民間等不同話語體系中,安徽被冠以“2019年最大一匹黑馬”的名頭,並戲稱安徽“悶聲發大財,深藏功與名”,屢屢刷爆朋友圈。

  從外界反應來看,“黑馬”安徽猶如一顆巨石猛然間投入一片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波瀾,其傳遞給外界的第一印象,是對經濟地理格局的重新“洗牌”,更改變著傳統觀念中對安徽形成的固有認識。

  區域格局上的“攪局者”

  安徽之“變”,首先體現在跳動的區域經濟大數據中。

  先看經濟總量,2019年,安徽實現了新跨越,邁入全國區域經濟中上游。從2014年安徽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到2019年突破3.5萬億,安徽僅用了5年時間。而上海為7年,河北為7年,湖南為6年。

  縱向比,安徽爭先進位,改變了經濟總量多年位於第14、13位的狀態。梳理發現,從2011—2015年,安徽經濟總量排在31省份第14位;2016—2018年,安徽上升1位,排在第13位;2019年,安徽上升2位,排到第11位。若以2010—2019年這個10年的區間來看,安徽從第14位上升了3個位次,是這10年中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按照目前的經濟增速,安徽將在“十四五”期間,有望超過上海,挺進前10強。

  橫向比,與2018年經濟總量相比,2019年安徽增長了7107.18億元,經濟增量超過了江蘇、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等經濟大省,僅次於廣東。由此,安徽上升2個名次,趕超了北京和河北,上升位次在31個省份中排名第2,僅次於貴州的上升3位。

  其次,從經濟增速上來看,安徽持續穩中有升。2019年安徽經濟增速達到7.5%,比全國6.1%的經濟增速高出1.4個百分點,進入全國經濟增速前10強,位居第9位。放在長三角來看,安徽7.5%的經濟增速排在第1位,高於上海的6%,江蘇的6.1%和浙江的6.8%,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貢獻安徽力量。

  拉長時間段來看,過去10年安徽平均經濟增速達到10.11%,比全國7.57%平均經濟增速,高出2.54個百分點;比上海7.35%平均經濟增速,高出2.76個百分點;比江蘇8.83%平均經濟增速,高出1.28個百分點,比浙江8.18%平均經濟增速,高出1.93個百分比,是全國經濟增長最快的省份之一。

  第三,從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來看,安徽成為“大贏家”,增加4004.08億元,是上調增數最多的省份。其中,核算後安徽二產業增加值為14094.4億元,增加252.4億元,三產增加值為17278.5億元,增加3751.7億元,佔據了4000億元的“大頭”,佔GDP比重比初核數提高5.7個百分點,達到50.8%。

  增數集中體現在安徽規模以下企業的爆發。與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相比,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安徽規模以下小微企業數增長1.8倍、個體戶增長39.3%,特別是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三個行業增加值增長較多。

  市場主體數量被看作是經濟發展“晴雨表”。統計數據顯示,安徽自2014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極大釋放出經濟蘊藏的潛力,市場主體數量由2013年的214.1萬戶,到2019年11月底突破500萬戶,達到506.8萬戶,連續6年實現兩位數增長;民營企業首次突破130萬戶,達到132.15萬戶,經濟活力顯著提升。商事制度改革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形成疊加效應,在安徽掀起新一輪創業創新熱潮。同時,四經普提供了翔實的異地產業活動單位數據,安徽異地產業活動單位得到全面反映。

  最後,從人均GDP來看,安徽實現了大幅提升。經濟總量反映的是一個區域的經濟實力和規模,人均GDP代表的則是一個地區的富裕程度,在區域競爭和反映經濟變化中,更具有說服力。

  2019年,安徽人均GDP達到58496元,摺合8480美元,位居全國第13位。放在中部地區來看,安徽位列第2,僅次於湖北,高於湖南、河南、江西和山西。8000美元是經濟起飛階段邁入加速發展階段的重要節點,以目前的速度推算,安徽人均GDP將在“十四五”期間邁上10000美元臺階。

  10年前的2010年,安徽人均GDP居全國第25位;2年前的2017年,安徽人均GDP上升1位,排在全國第24位;2018年,安徽人均GDP上升3位,位居全國第21位;2019年,安徽躍升12位,從全國中下游成功躋身中上游,堪稱人均GDP榜單上的最大“攪局者”。

  四個不同層面的數據演變過程,乍一看眼花繚亂,其背後的實質只有一個,即安徽在全國區域經濟格局上的地位大幅度提升。

  那麼,安徽為什麼能?外界在問,安徽也在問。

  “快”在項目,“變”在產業

  2020年2月25日,安徽又一次搶到了“頭條”。

  當日,在合肥舉行2020年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雲)簽約儀式,8個項目通過現場簽約、“雲”簽約方式進行,總投資額達1020億元。

  其中,以色列高塔(TowerJazz)半導體的模擬芯片工廠項目,超過400億元;蔚來汽車、華潤集團、中國電子3個項目超過100億元;協鑫集成、鑫豐科技、國軒新能源、航天嘉誠4個項目合計170億元。僅僅8個項目,投資額便超過千億元,可以說是安徽近年來招商上的大手筆。

  大手筆的背後是安徽多年在項目上的“深耕細作”。區域之爭,實質就是項目之爭。大項目、好項目多的地方,變化就快,發展就快。安徽之“快”,“快”在項目;安徽之“變”,“變”在產業。

  過去,安徽經濟發展慢,工業底子薄,項目承接能力不足,缺乏有競爭力和帶動力的產業集群。智者謀變,2004年4月,一個名為“861”的行動計劃“破土而出”,很快在江淮大地生根發芽;2006年,安徽提出“工業強省”。此後10多年時間裡,“861”和“工業強省”成為安徽發展高頻詞,每年推出一批大項目,引進一批大項目。

  在壯大安徽經濟筋骨的持續進程中,安徽謀劃項目的魄力之大,讓外界為之一驚。

  京東方的故事便是一個生動寫照。2008年,合肥市政府安裝生產線,將京東方6代線招徠到了合肥,總投資額高達175億元,而2007年合肥用來發展的財政資金才30億元左右,除了85億元的銀行貸款,剩下的60億資本金缺口誰來補?

  面對一個前景不明的項目,合肥沒有猶豫,而是“另闢蹊徑”,市政府平臺、京東方A股上市平臺齊上陣,為京東方的融資之路開闢新路。這一大膽的操作被列入了商學院的教科書,此後又在多個招商項目中成功應用。合肥也被外界稱為最厲害的投資“合夥人”和最成功的“風投公司”。

  此後,合肥將集成電路產業列為首位產業。2016年5月,合肥與兆易創新共同出資組建長鑫公司,這是安徽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超過1500億元。2019年,長鑫存儲內存芯片自主製造項目宣佈投產,業界沸騰。如今,合肥已成為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重點發展城市之一,集聚了超過200家上下游企業,向“中國IC之都”邁進。

  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8年,安徽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累計開工1.5萬個,建成近9000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正式跨入新興工業大省行列。

  安徽在塑造新興產業集群上的站位之高,為發展培植了深厚土壤。2015年9月,安徽省發佈“調轉促”“4105”行動計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和總抓手。其中,“10”大工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工程,這為安徽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新機遇。

  安徽的雄心是通過塑造一批高層次產業,實現增長動力新轉換、產業發展保持中高速、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安徽有底氣實現這一目標嗎?

  安徽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這恰恰是安徽最寶貴的基因和最閃亮的名片。以中科大為基礎、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牽引,安徽科技與產業相結合,釋放出爆發式的能量。

  2019年,安徽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33家,總量達到6636家,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以“芯屏器合”為代表的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厚積薄發、一舉成名。

  所謂“芯”,是指芯片產業。目前合肥已集聚了包括長鑫存儲在內的186家集成電路企業,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存儲產業集群。

  所謂“屏”,是指新型顯示產業。合肥已建成世界最大平板顯示基地。京東方在合肥建設了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10.5代TFT—LCD生產線,在65英寸、75英寸市場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一。

  所謂“器”,是指裝備製造及工業機器人產業。安徽六軸機器人產量已居全國第一。

  所謂“合”,是指人工智能和製造業加快融合。脫胎於中科大的科大訊飛已是中國最重要的人工智能企業之一。合肥打造的“中國聲谷”已集聚包括科大訊飛、華米科技、海康威視、寒武紀等在內的600餘家企業,形成了國內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

  外界將這些新興產業譽為:“芯”光燦爛,“屏”步青雲;“器”勢磅礴,智同道“合”。圍繞“芯屏器合”四大體系,安徽在全省建設了24個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培育形成電子信息、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五大新興產業。2017年,安徽審時度勢,提出“三重一創”建設,在奮力實現製造強省目標上更進一步。

  努力終於贏得收穫。2019年,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4.9%,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8.2個百分點,新舊動能轉換明顯加快。這是安徽多年對創新戰略矢志不渝開出的工業之花,也是安徽之“變”的核心支撐力。

  如果說項目為王、產業為優,是安徽航船的“發動機”;那麼區域戰略上“五指”成拳,則是安徽奮進的平臺載體。

  “一核多極”的區域增長極

  就在“黑馬”安徽刷屏的同時,一座城市也霸佔了人們的眼球。

  這便是合肥。經過第四次經濟普查,2019年合肥經濟大爆發,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7822.91億元一路飆升到9409.4億元,增量高達1586.49億元,連跨兩個千億元臺階,成功邁入全國省會經濟10強。合肥經濟首位度由2010年的21.9%提高到2019年的25.4%,成為安徽當仁不讓的核心增長極。

  放在長三角城市群中來看,合肥排名再進一位,上升到第7位,超過了南通,排在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之後。在全國城市經濟排行榜上再前進4位,位居第21位。

  拉長時間段來看,合肥帶來的衝擊感更為強烈。20年前的2000年,合肥經濟總量僅有325億元,比肇慶、臨沂等“十八線”城市還要低,排在全國第82位。20年後的2019年,合肥整整躍升了61位。包括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在內的全國所有城市中,合肥是提升最快的,沒有之一。

  合肥一時風頭無二,被外界認為是“建國之後最勵志、逆襲最成功的城市”。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2020年合肥將極大可能躋身“萬億城市俱樂部”。

  當人們將目光聚焦在合肥的亮眼光芒時,卻不知安徽其他一些城市在最近一波發展浪潮中,也悄然崛起。與2018年修訂前的經濟總量相比,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修訂後數據上調的安徽地市有13個。

  上調最多的是滁州,上調了792.4億元;合肥上調了782.19億元,增數第2;阜陽上調了647.8億元,增數第3;安慶上調了279.2億元,增數第4;亳州上調了274.11億元,增數第5;蚌埠、六安、宿州、宣城4個市上調超過100億元。

  這也導致安徽多市經濟總量實現重要跨越。從全省來看,2019年合肥一馬當先破9000億元,蕪湖突破3500億元,滁州、阜陽、安慶、馬鞍山、蚌埠5市首次突破2000億元,超過2000億元的地市達到7個,比2018年多出5個,形成一批有競爭力的新增長極,改變了安徽過去“一核少極”的區域格局。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滁州和阜陽的強勢崛起,成為安徽區域發展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2019年,兩市憑藉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經濟增量和超過9%的增速,分別拿下安徽經濟“探花”和第四,攜手進入全國城市經濟100強,距離進入3000億元城市僅有一步之遙。

  在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進程中,2000億元城市是一個省份發展重要參數指標,城市數量的多少具有符號意義,意味著經濟發展站上了一個新臺階。

  從長三角來看,江蘇13市經濟總量全超過3000億元,浙江8市經濟總量超過2000億元。安徽與江浙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也是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安徽正在乘勝追擊。2020年,安徽極有可能將再產生3個3000億元城市,2個2000億元城市。屆時安徽將有9市超過2000億元,5市超過3000億元。

  從中部六省來看,安徽取得了新突破。目前,中部經濟總量超過2000億元的城市,河南有13個,湖南有9個,湖北有8個,江西有6個,山西有1個,安徽7個僅次於河南、湖南和湖北,進入中游水平。

  五指不成拳則無力,發力不一致則無功。高鐵動車組跑得快是因為每一節車廂都有動力,集聚成一個合力,安徽“一核多極”的區域內生動力,合力推動安徽板塊加速崛起,而發力的方向正是安徽全域上下面臨的重大戰略機遇:長三角一體化。

  佔據地利,緊抓天時,塑造人和

  “人的命運,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時代的進程。”這句話對安徽同樣適用。安徽把握住了時代的進程——中國區域發展大脈搏長三角。

  過去,安徽是“不東不西”的尷尬;如今,是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員。由“配角”到“主角”的背後,是安徽長達30年的付出和努力。

  從1988年“遠學閩粵、近學江浙”開始,安徽便踏上了叩問長三角的歷程,到2019年10月,蚌埠、黃山等7個城市“入長”,長三角覆蓋安徽全部16個市。31年,折射出的是安徽區域經濟發展的世態百味,其中有堅守,有努力,也有持久的歡呼。

  多年來,為真正融入長三角,安徽全力在互聯互通和等高對接上做文章。2008年4月,安徽建成通車第一條高速客運專線合寧高鐵,到2019年12月,商合杭高鐵(合肥以北段)正式開通,安徽16個市全部進入“高鐵時代”。由此,安徽成為全國第2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並以1903.45公里的高鐵總長度拿下全國第一。

  很難相信,十幾年前,從合肥到南京、上海的列車需要“繞道”蚌埠或蕪湖才能到達,如今在安徽的任何一個市,都能乘坐高鐵直達江浙滬。這是安徽之“變”的最直觀體現。

  交通的互聯互通,加速了安徽與長三角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湧動,創造新的經濟活動和就業崗。一組數據便可以窺知。

  作為農業大省,安徽的優質綠色農產品早已深深融入滬蘇浙人們的生活,搭建起最溫情的紐帶。安徽30%左右優質糧油初加工產品銷往滬蘇浙,僅馬鞍山和縣每年就為長三角供應蔬菜達60萬噸,成為滬蘇浙的“米袋子”“菜籃子”和“果盤子”。

  而滬蘇浙“回饋”給安徽的是數以萬億計的資金。從2016年到2018年,滬蘇浙來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資金15654.7億元,新建10億元以上大項目270個,比重接近全省4成,製造業項目佔比更是達到6成左右。

  伴隨項目和資金的大量湧入,安徽從2013年開始,已連續7年出現外出人口迴流現象,大部分來自長三角,步入“外出人口持續迴流”新時期。2018年末,安徽常住人口6323.6萬人,比2017年增加68.8萬人,增量位居全國第二;2019年,安徽常住人口6365.9萬人,比2018年增加42.3萬人,比2010年增加409.2萬人,從“長三角飛”到“鳳還巢”,為安徽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用一句流行的“雙贏”來說,就是滬蘇浙需要安徽,安徽也需要滬蘇浙。安徽作為長三角的“後來者”,經過多年的融入發展,再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長三角核心區的外圍腹地,而是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的真正主角之一,正以“合夥人”的姿態,深度參與長三角更高水平區域分工。

  2019年5月,長三角三省一市領導峰會在蕪湖召開。這是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首次召開的峰會,安徽作為輪值主辦方,向全國展現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區域板塊的真正崛起,外力固然不可或缺,但要想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突出重圍,還得煉好“內功”。

  安徽深諳其道,正全面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安徽《行動計劃》,堅持上海龍頭帶動,攜手蘇浙、揚皖所長,奮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焦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建設“一圈五區”發展新格局,覆蓋安徽“一核多極”,都能從中分得“一杯羹”,與周圍鄰居產生深度競合,進而塑造未來的區域影響力和競爭力。

  佔據地利,緊抓天時,在叩問長三角31年的持續進程中,安徽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最大的改變—人和,這是安徽之“變”的核心力量。這些年來,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蘇不見面審批等先進的發展理念,如同潮水一般湧入江淮大地,帶來的改變不僅是“傳統農業”大省的外在形象,更是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和塑造。

  人和則地區興。“安徽最大的改變是安徽人,形成幹事創業的好狀態;改變最多的是幹部,幹部隊伍的理念、思路、作風、方法都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有這樣的一批人,安徽能不“變”嗎?

  (決策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