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榮譽軍人學校在旬邑

抗日榮譽軍人學校(簡稱“榮校”),系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創立的一所殘廢軍人學習療養學校,始創於涇陽縣安吳堡,初稱“紅軍榮譽軍人殘廢醫院第五醫院”,後因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戰積極反共,1938年12月由安吳堡遷駐關中分區新正縣看花宮一帶,1940年2月遷駐甘泉縣下寺灣。


抗日榮譽軍人學校在旬邑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為收容戰爭中負傷致殘軍人,中央衛生部先後在蟠龍、青化砭、雲崖、安河鎮、安吳堡及環縣曲子成立紅軍榮譽軍人殘廢醫院。12月,涇陽縣安吳堡殘廢軍人醫院成立,時稱第五殘廢醫院,王群任院長兼政委。1938年春,何長工提議設立紅軍榮譽軍人殘廢醫院總院,毛澤東、李富春議定改“榮譽軍人殘廢醫院”為“榮譽軍人教導院”,涇陽縣安吳堡殘廢軍人醫院升為總院,何長工任院長、王群任政委,時總院有傷殘人員1700多人。10月25日,武漢淪陷,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軍調整政策重點進攻八路軍、新四軍及抗日敵後根據地,加大炮擊黃河西岸河防陣地力度,陝甘寧邊區以東黃河防線吃緊,中共中央決定駐國統區涇陽縣安吳堡抗日榮譽軍人教導總院撤入關中分區。12月15日,總院政委王群率全院傷殘學員行經國民黨統治區旬邑縣土橋時,遭到國民黨旬邑當局刁難滯留。1939年1月22日土橋驅辱傷兵事件爆發後,月內輾轉進入關中分區新正縣湫坡頭區坪坊,根據上級指示改為八路軍抗日榮譽軍人學校(簡稱“榮校”)。


抗日榮譽軍人學校在旬邑

榮校成立後,王群任校長兼政委,下設秘書、校務、政治、教務4個處和1個警衛連。張憲志任秘書處處長,於桂武任校務處處長,董自強任校務處副處長,陳振西任政治處處長,楊霖任教務處處長。校務處下設管理、衛生兩科,何丙文任管理科科長,單克任衛生科科長;管理科下設會計、糧秣、軍需3股,王運先任會計股股長,賴光武任糧秣股股長,張俊清任軍需股股長。政治處下設民運、組織、宣傳3個股和1個俱樂部。張學良(陳桂林)任警衛連連長,陳光全任警衛連指導員,全連160餘人,主要負責榮校安全,內轄1個30餘人通訊排,司明舉任通訊排排長。全校學員1600人編成3個隊和1個療養所。一隊駐坪坊村,葉合寓任隊長;二隊駐湫坡頭村,龍鬚任隊長,閻耀蓋任政委;三隊駐三嘉關家川,彭某任隊長。


抗日榮譽軍人學校在旬邑

榮校遷來新正縣後,先後駐看花宮、趙莊,三嘉關家川、王家溝,湫頭鞏家斜,五頃塬西渠、何家山等地。所有傷殘人員面對國民黨的重重壓力和險惡的環境,身殘志不殘,以高昂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難,自力更生,自己動手辦廠,紡紗、織布、縫衣服、做襪子、造藥品。輕傷戰士和榮校職工開荒種地,磨豆腐、養豬、養雞,進行自我服務。在關家川、張村、鞏家斜、富家莊開辦紡織廠、豆腐坊、粉條廠,從而解決了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改善了學員生活,減輕了人民負擔,又支援了前線。工業隊還將自己生產的紙菸等產品送給毛主席,毛主席給了高度評價,稱讚說:“你們搞得不錯!”榮校除搞生產以外,還堅持了教學上課,識字學文化。學員們克服困難,用木棒削成鉛筆在地上練習寫字。教師用的粉筆是用紅膠泥搓成的,曬乾後當粉筆用。學員們以高度的樂觀主義精神頑強地生活著,每天革命歌聲不絕於耳,還進行歌詠、球類比賽。榮校的“雪花劇團”還經常演出《兄弟開荒》等劇目,充滿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他們的這種精神和行動,極大地鼓舞了當地群眾,在和群眾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榮校由三嘉遷至西渠,有殘廢軍人120多人,傷殘程度嚴重,生活不能自理。為了安排好這些傷殘軍人的學習和生活,學校在地方革命同志中挑選了曹玉蓮、魏登蓮等做飯好、縫紉技術高、能吃苦耐勞的女同志到榮校工作。她們輪流堅持為榮校做飯、縫補衣服、拆洗被褥,一干就1年多。

榮校從涇陽安吳堡到新正縣湫坡頭坪坊、看花宮不到兩年時間,不論是傷病員還是學校工作人員,他們堅定的革命意志和克服困難的頑強精神,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至今,他們的事蹟還在群眾中廣為流傳。1940年2月,國民黨頑固派掀起新的反共高潮,榮校奉命遷往甘泉縣下寺灣。6月,榮校遷入延安改稱陝甘寧邊區榮譽軍人教養院。榮校在新正縣1年4個月間,用身殘志堅的革命意志和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給新正各界群眾樹立 光輝榜樣並上了感人一課。1949年,陝甘寧邊區教養院遷回關中,分駐華陰、寶雞、平涼,分稱陝甘寧邊區第一、二、三榮譽軍人教養院。1988年3月1日定名“陝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至今。

作者為甘肅省正寧縣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科員黃拴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