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行年報看中小銀行APP如何“突出重圍”

從銀行年報看中小銀行APP如何“突出重圍”


銀行數字化轉型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從前不久發佈的各家銀行年報看,“數字化轉型”幾乎成了銀行年報的標配,而銀行APP就像是銀行數字化的火車頭,其APP的月活及用戶量更是受大家的關注。


據民商智慧發佈的《2019銀行業電子銀行場景營銷分析報告》指出,我國商業性銀行有4066家,其中超過90%的機構擁有獨立APP。這意味著,已有超過3600家銀行擁有自己的APP。實際上,很多銀行還不止一個APP。


然而,對於不同規模的銀行來說,銀行APP的運營狀況也不盡相同。相對於頭部銀行的APP已經成為客戶經營的主要平臺,用戶數和月活都破億,通過場景營銷來構建金融生態圈;中小銀行的APP運營情況卻顯得不太樂觀。


在綜合了幾家中小銀行的年報數據及行長髮言,我們不難發現,中小銀行APP在運營中遇到了幾點現實問題:


1、中小銀行APP同質化嚴重。中小銀行APP在賬戶查詢、轉賬、購買理財、申請貸款等功能方面非常雷同,尤其是有些農商行、村鎮銀行的手機銀行APP,界面幾乎完全一樣;同時,場景生態建設單一,缺乏“生活+金融”場景,迭代能力短板凸顯。


2、中小銀行APP建設費用不菲,下載量卻低。據應用寶數據顯示,大部分中小銀行的APP下載量在數百萬左右,一些小銀行的APP下載量,甚至只有幾千,這對於投入百萬或千萬的APP建設費用而言顯得有點得不償失。


3、中小銀行當前擁有的線下本土經濟客群較多,但是可以增加業務粘性的產品特別少,這些客群為中小銀行貢獻價值也比較少。另外,中小銀行APP用戶多是自有線下客戶轉為線上客戶,而通過外部流量導入的客戶數較少。


數字化轉型之路並不是搭建一套科技系統、引進部分數據人才、發佈幾個轉型口號那麼簡單,銀行APP運營也不是迭代更新幾個版本,推出幾個新場景那般容易,而是一個漫長的“奔小康”的過程。


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數字化不應只是“錦上添花”般的概念,“切實可落地”的數字化才是中小銀行的轉型根本。因此,中小銀行在APP運營上既要“埋頭趕路”,也要“仰望星空”。


1、中小銀行要開放理念,因地制宜打造線上生態圈。一方面要積極和擁有場景的平臺合作,學習外部優秀經驗,快速地拓展客戶生態,解決在短期內業務規模做大的難題;另一方面也要培育本土經濟的場景,形成符合當地消費習慣的生態圈,這樣才能增加客戶黏性,打造自身APP品牌特色。


2、與其十項全能而樣樣不能,不如著力發展“爆款產品”。由於規模和實力的限制,如果中小銀行一味追求所謂的“全面”,但到頭來卻是頭重腳輕,陷入了緩慢增長或停滯的狀態。反之應結合客戶需求,著力選擇發展1-2個有明顯地域特色且營銷成本可控的高頻、低額場景,集中火力收割到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客群。


3、小步快跑,補足短板。中小銀行在APP運營上必須權衡好投入和產出的關係,投入上千萬,下載量卻寥寥無幾只會讓APP 淪為雞肋,要以“小步快跑”的模式,使每一塊投入都有可預期、可衡量的收效;同時,所獲的盈利必須用來進一步發展金融科技,積累自己的科技實力和經驗,踏實走穩每一步。


隨著銀行業主動擁抱數字化浪潮,頭部銀行的APP大戰正激戰正酣,先發優勢明顯可見,而中小銀行也在逐步發力,除了不斷夯實自身科技實力,找準個性化發展路徑,在藉助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風口,是否能找到彎道超車的機會呢?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