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六哥評論:讓營銷更高效,讓創業更簡單。

「私域流量」,超過「增長黑客」成為2019年互聯網爆火流行詞。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如果你是電商、品牌、營銷、社群、零售、新媒體等從業者,你應該不止一次聽到過私域流量的概念,甚至已經聽的磨出耳繭子。


儘管熱度如此高,很多人提起「私域」仍然一知半解,眾說紛紜。

私域的定義是,品牌或個人自主擁有的、可以自由控制、免費的、多次利用的流量。私域通常的呈現形式是個人微信號、微信群、小程序或自主APP。


私域崛起的背後,是企業的增長焦慮。


同時,它代表著企業開始從流量收割到用戶經營的思維轉型的信號。


私域案例:完美日記


2018年雙11線上大促突圍而出的“彩妝黑馬”完美日記,直至今時今日早已成為國產美妝第一,有此成就是因為早就玩起了私域流量。


比如,完美日記在廣州開了兩家線下體驗店,每天人流量2000人,每位櫃姐除了是行走的收款機以外,還引導到店的顧客加一個微信號為好友。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不僅是線下,線上下單後,買家收到產品時還會收到一張微信二維碼,有一些福利引導買家加微信。


當我加到這個微信號時,本以為只是個平平無奇的客服微信號,結果發現是一個小IP,叫小完子。


小完子竟然有一個真人形象擔當,就是這個女生: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她的朋友圈精心運營,一天2-3條,彷彿就是一個喜歡化妝的女生的日常。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這哪是客服號,不如說就是在培養「素人博主KOC」


KOC(Key Opinion Customer)是最近很火的另一個詞,素人博主不像KOL有很大的流量,KOC像是你信任的朋友,她可以影響你買買買。


可是建立私域流量以後,“完美日記”通過朋友圈、社群可以反覆觸達顧客,用直播、大促、抽獎等各種方式形成轉化或復購。


私域的本質是什麼?你以前的通訊錄


私域本質是什麼呢?說得大白話一點,就是那群你可以反覆“騷擾”,反覆推銷安利的人。


其實私域這個概念並不是新出來的,你還記得以前社交媒體還沒普及的時候嗎?


那時候的私域流量就你客戶的聯繫方式,例如電話號碼、郵箱或家庭地址。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你想要聯繫他們的時候,就可以一個電話打過去,或發短信、發郵件,甚至往他們家寄樣品。


你還可以多次給他發不同的廣告,實現「多次利用」,例如買完你推銷的牙膏,還可以再買你的枕頭。


所以說,過去互聯網沒普及的時候,你的通訊錄≈私域流量。


以前這塊被稱為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就是記錄各種客戶的數據、聯繫方式,逢年過節給你發發短信打打電話來促進你下單的。


但現在,像剛剛的完美日記的例子,你可以通過塑造一個人物設定來打通CRM系統,從朋友圈互動和跟窗口聊天中推薦產品。


這樣的交互更像和朋友在交談,感覺親切。


根據騰訊和BCG的報告顯示,許多線下門店的CRM自從從傳統的電話+門店+短信轉到社交私域運營,有效互動客戶數量可以翻1.5-2倍,溝通效率提高3-4倍,單次平均互動時長提高2-3倍。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資料來源:騰訊-BCG聯合報告


原來需要打電話跪求對方才能跟你聊幾句,現在只要發個朋友圈就能讓對方主動找上門。


從原來「打500個電話,20個有反應」變成了「300個好友,30-50常互動」,從「每次打電話沒說幾句就掛斷」變成了「時間靈活,天南地北聊,形式多樣」


所以私域又不同於以前的通訊錄,它被賦予了人格,是從流量思維轉型為用戶運營思維的標誌。


私域流量的核心是用戶關係。


用戶相信你,願意看你的朋友圈,知道你真心關心她,覺得你是一個懂她的人,而不是一個冷血的機器。


私域流量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個有血肉、生活、感情的專家+好友。


那微博、小紅書、抖音、公眾號這種,我也有自己的粉絲和陣地,算私域流量池嗎?


算又不算。


拿微博舉例,雖然我也可以積累我的微博粉絲,但其實微博流量分發很大程度還是掌握在微博的手裡,所以並不完全算得上「私域」。


而微信公眾號,其實也不算私域,很多人的公眾號真正的活躍粉並不多,打開率低於1%,這樣的用戶其實根本無法主動觸達,也不算私域。


私域流量既然這麼厲害,為什麼今天才火?


私域流量的爆紅是因為它對立的是「公域流量」的衰退。


公域流量顧名思義,它是公共的流量。


說到公共的流量你第一個想到什麼?商場。


每個人都去過商場。但問題是,它看似流量很大,很多人經過,但實際上然並卵。


公域流量看似很大,但需要你費勁心思去讓別人在這裡停留,消費。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如果用私域流量做,會是什麼樣?


假設每天針對那些經過你諮詢的150客戶,櫃姐可以對他們說:掃碼可以加我的個人微信,我送你一個小樣品,你還可以看我的朋友圈,裡面有其它顧客塗完的效果哦,晚點再決定要不要買。


於是這150人雖然當場沒有下單,但是她們接下來的7天內會陸續刷到櫃姐各種精心設計的朋友圈,例如其它客戶的上臉效果,促銷等等,默默也下了單。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不僅如此,後面有新產品的時候都可以反覆用朋友圈觸達到他們,反覆引起消費。


所以在公域流量日漸變貴的當下,做好私域,不僅僅是對已有用戶的運營,也是對潛在客戶的觸達和運營。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私域流量應該怎麼玩?


很多人認為,私域流量的玩法,只適合體量小的初創企業玩,體量大的公司完全無法運營,其實不然,無論公司大小都可以玩私域。


目前私域流量的玩法通常有以下三種: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第一種,購物助手,通常適用於銷售端,商場,櫃姐等等。


這種顧客群體較為廣泛,適合注重性價比、高頻次購物的消費品。


例如屈臣氏等線下店完全就應該採用購物助手的方式,幫助用戶知道最新上新,完成售後服務。


甚至可以通過和原來CRM數據打通,給予用戶個性化推薦或朋友圈。


購物助手的用戶關係,通常是一對多,並不需要成立社群。


2019爆火黑話「私域流量」的本質和玩法


這個方式非常適合小品牌,在創業早期,通過購物助手的方式幫助早期用戶理解品牌,實現轉化。


第二種,話題專家,適合有非常明顯特徵的消費群體的運營,這個群體具有共性需求且組群意願高的特點,如“專業性/生活方式”的品類。


例如我做的「微度商學院會員」社群就是這個類型,是一個關於運營知識/行業交流的專業社群。


入群的人都有“成長、運營”這方面相同的興趣愛好,適合互相切磋學習,並從N種需求方的交互中完成需求和能力的匹配。


而大品牌,尤其是那些有核心凝聚力的品牌,例如多芬、SKII、Nike、Lululemon(露露檸檬)、喜茶、內外……完全可以聚攏品牌的超級粉絲,形成興趣社群,在社群裡組織活動,搭配線下的跑步、瑜伽等活動,讓社群變成品牌社群,做品牌的擴音器。


第三種,私人夥伴,通常適用於客單價非常高的奢侈品或者教育、健身行業。忠誠顧客價值高、具備較高私密性,並且個性化要求較高。


而大公司則可以為消費最多的VVIP成立私人夥伴。


私人夥伴給予全方面的指導和幫助,併成為客戶生活中的一部分,給予專屬的建議,你就是客戶的個人搭配師,營養師等等。


今天很多高端教育行業應該採用的是這個形式對用戶分層管理,分配1對1服務,建立線下的高端體驗而不是直接拉社群。


私域流量的難點


看到私域流量的好處,但它也藏著許多隱形的難點。


建立個人號、拉群……這些事都不難,難的是如何在不干擾用戶的基礎上,真正在用戶的身邊提供服務?


私域流量絕對不是簡單的朋友圈收割,而是長期關係的培養。這是一個需要極大「線上情商」的工作。


真正想要運營好社群,必須抱著精細化運營和洞察人性的出發點,把社群按照興趣和人群細分。


同時,社群也是一把雙刃劍。


玩得好的人,懂得在利用社群的力量,和超級用戶一起共創。例如秋葉PPT,通過群體的力量從單一PPT課程運營到今天多面的課程發展。


社群就像是品牌和用戶之間的窗口,在產品上線前吸取社群裡忠粉的意見,大概率產品不會太差。


但社群也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人人都可以發言,一旦有一個負面聲音起來,就會汙染一整個群。


除了以上,還有很多關於私域的問題需要被解答:


品牌和用戶的距離到底該有多遠?


到底什麼品類適合私域,什麼不適合?


如果人人都開始運營私域,建立品牌個人號了,它必定是很大的干擾,以後的微信還會有人刷朋友圈嗎?


如果真的到那天,我們又會去哪裡獲新的流量呢?

—END—


作者:六哥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