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后直接上小学?或者幼小衔接上小学?看完这篇再决定!

“妈妈,我不想去上学。我的拼音读不好,字不认识,写得也不好。我成了全班最差的了,怕老师批评我。”前几年,一名妈妈在天涯论坛上发帖《孩子上一年级,每天哭着去上学》,帖子一经刊登便收获了几十万万的点击量,“幼小衔接”的话题在网上迅速引起了热议。孩子上幼小衔接的课真的有必要吗?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对于孩子来说真的会很吃力吗?

到底需要不需要上幼小衔接班?

这是困扰无数家长的问题。关于这道难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答案一:


坚决不上

专家、学者、国办幼儿园认为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过早地接触小学一年级的知识不仅违背教育规律,而且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提前教育,如同“龟兔赛跑”一样,“兔子”固然跑得很快,但因为“他们”内心燃起的“成就感”,导致他们在课堂的专心度就不如没报班的孩子高,重复的课程让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新鲜度。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养成好的听课习惯,很快就趋于下风。

答案二:

必须得上

无数过来人“血淋淋”的教训证明:没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进入小学后秒变学渣的概率大大增加。

尤其是对于进入知名重点小学的孩子而言,如果没上过幼小衔接班,上小学后基本都面临着上课跟不上、作业写不完、考试成绩差的窘境。于是,家长就开始无限后悔,管什么教育理念,怕什么想象力创造力被扼杀,就是应该提前学。更要命的是,如果孩子一上学就跟不上,自信心会受到极大打击,自此就对学习丧失兴趣的例子屡见不鲜。

那么到底该不该上幼小衔接班?以下这个问题才是关键——

第一、必须培养孩子幼小衔接的能力

家长首先要明确学龄前教育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如果说,学龄前教育只是将小学的知识提前教,那显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也是舍本求末的。而专业的学龄前教育注重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视性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对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这种快乐教学法及相应综合能力的积累与培养,对孩子今后的学业更有益。

1、您的孩子会推理吗

幼小衔接是面对的是5-7岁的孩子,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可以开始学习推理了。也就是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这个知识点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个很难的知识点,因为等量代换啊是个抽象并且逆向思维的知识点,所以孩子很难理解很正常。

那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学习 推理这个知识点呢,我们是为了发展孩子的推理能力。

比如以下的例子,往下看啊


幼儿园后直接上小学?或者幼小衔接上小学?看完这篇再决定!

2、认识大于、小于号>、<

让孩子们初步学会使用这些数学小符号,学会了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在幼小衔接知识点中学习大于小于号也是为了培养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比如啊: 8>22

我们给孩子编了一个口诀:鳄鱼是个大嘴巴,见到大数张张嘴,见到小数不理它。

更多郑州择校问题可以留言或者私信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这自理能力啊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孩子们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们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

孩子在幼儿园里,整天都有老师照顾并没有真正的独立。生活上遇到困难会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只有能力强的孩子学习成绩才能优秀,因为他们懂得自理,也会懂得自主学习。

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建议: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让孩子们有很强的信心和决心,有着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此外,家长们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

总结:

1、好的幼小衔接一定不是考查会读、会写会算。而是一个素质教育更高层次的提升,让孩子逐步适应小学阶段的作息时间和培养独立自信、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系统学习拼音模块(因为小学课本拼拼音整合到整本教材中无法系统的学习),因为即便是民办小班制学校,老师也不可能去照顾到每个孩子个人的情感,40分钟的授课时间结束基本上就走人了,更不要说动辄60-70人的公立小学了。

2、有的人会认为幼小衔接是提前教学,担心孩子会有厌学或者骄傲不用心等问题,其实好的幼小衔接更多是注重阅读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锻炼,比如入小学后,同样是一道题,老师在阅读完题目一遍以后,逻辑和理解能力强的孩子就可以顺利的做出正确的答案。而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可能听不懂,做不出。。。。结果别人家的孩子90-100分,咱家孩子只有50-60分,这个时候家长就急了,火了,觉的自己孩子笨,悟性差,开始报各种辅导班,最后导致孩子也累,家长也累,效果却不明显。

3、素质教育并不代表不用去努力付出和学习,恰恰相反,素质教育未来将是更高层的精英教育。

4、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一般比较懂事,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入学后年龄较大,很容易担任学校或者团体的领导人物,比如班长,组长,课代表等。这也算是一个优势吧。

不知道您是否明白了幼小衔接对孩子的重要性?

更多郑州择校问题可以留言或者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