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式教育差點毀了孩子,4點血淚經驗,幫助家長少走彎路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一起聊聊育兒乾貨,陪你成長哦。

打擊式教育差點毀了孩子,4點血淚經驗,幫助家長少走彎路

作者|豪豪媽媽 編輯|欣欣

1

自從娃進入六年級,我就沒停止過焦慮,焦慮到什麼程度呢?焦慮到我每天一睜開眼,就在考慮孩子上哪所初中。

我關注了10多個關於小升初的公眾號,加了8個關於小升初的微信群和qq群,為了不漏掉任何有用的消息,我甚至專門買了一個手機來接收這些消息,另一個手機用來處理工作上的消息。

我每天如飢似渴地收集著各路消息,並在眾多消息中提煉出最適合自家孩子的信息,我反覆比較著公辦學校和私立名校的利弊,每天都在假設,如果孩子沒搖中公立名校,那我們要不要擇校?擇哪所學校?私立名校那麼多,哪家最適合孩子?哪家性價比最高?

我每天被這些問題搞的患得患失,焦慮不安,另外,我還提前一年就準備好了孩子的簡歷,準備投到心儀的學校,但貌似上次去的時間太早,別人還沒開始收,於是心還一直懸著。能怎麼辦呢?娃是親生的,有什麼能比娃的將來更重要呢?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本來樂觀開朗的我變得神經質,孩子的成績稍有下降我就會發脾氣。那段時間,家裡的氣氛冰到極點,孩子戰戰兢兢,老公沉默寡言,就剩下我這個雞血老母,每天嘮嘮叨叨,稍不如意就是一頓河東獅吼,對孩子各種打擊和否定,變相地將自己的壓力轉到了孩子身上。

可是,在我的雞血狀態下,孩子並沒有得到提升,在連續幾次的考試中,名次也接連下滑,情緒也明顯不好,以前天天膩著我,後來天天躲著我,甚至說出“自己就不是讀書的料”這樣的話,於是,我問自己:這樣做錯了嗎?

我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每天陪著他,監督他,表面看起來我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何嘗不是將自己的壓力和焦慮有意無意地傳到了孩子身上?

我抱怨他不夠優秀,說“如果成績足夠好,就會有很多學校來找我們而不是我們去找學校”,我不允許他犯一絲錯誤,只要與學習無關的活動通通停止,我給他報了三個補習班卻從未徵求過他的意見,也沒問過他累不累,只是一味地趕著他往前奔。

是我太著急還是我太不甘?將自己沒實現的夢想都加諸在孩子身上,而我,當初生下他時,曾發誓要對他溫柔以待的,現在這個兇媽媽,變得連我自己都不認識了。

打擊式教育差點毀了孩子,4點血淚經驗,幫助家長少走彎路

2

這不是我想要的樣子,於是,我決定改變自己,雖然我仍然還有一些焦慮,但我決定先從自己做起,改變一些方式,以一個健康積極的狀態來面對小升初。

我先是和孩子爸爸溝通,讓他提出建議,因為我自己以前太強勢,總覺得孩子爸爸給的建議不夠雞血,靜下心來後,才發現他的建議理智且可行,避免我像個無頭蒼蠅一樣,東一個想法,西一個想法,到最後是什麼想法都沒有。

他是理工男,思維慎密,他將我搜集的資料整合了一下,分別選出三個公立學校和三個私立學校,每所學校都備註了優缺點,這樣一來,我的思路立馬清晰了,公立和私立都有了備選,心裡有數了就不再那麼焦慮了。

接著我告訴孩子,雖然小升初是一個坎,但是,人生會遇到無數個坎,不管是什麼樣的坎,放平心態是最重要的,雖然我也很希望他能上一個名校,但我更希望他是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能進入名校最好,進不了名校也不是世界末日。

孩子對我說:“媽媽,我其實知道小升初很重要,我也一直很努力,但是你太緊張了,搞的我也很緊張,有段時間我都不想回家了。”

聽了孩子的話,我暗暗心驚,一直以為承受壓力的是我,沒想到,孩子的壓力絲毫不小。

思路清晰後,事情就變得順暢,後來簡歷也順利遞了出去,因為我的心態和情緒變好,家裡的整個氣氛也變得融洽,孩子也在卸掉壓力後,學習提升非常快,並且,不需要我們督促。

每天做完常規作業,自己還會把補習班的題拿出來反覆做,用他的話來講,就是“熟能生巧”,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我和老公每天下班後就放下手機,一心陪著孩子做作業,孩子做題,我倆就在旁邊看書,這樣做,是想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在努力,你不孤單,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孩子畢業

後來,可能是輕裝上陣的原因吧,孩子的期末考試成績排在了年級前三,並提前接到了一所優質公立名校的錄取電話,我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打擊式教育差點毀了孩子,4點血淚經驗,幫助家長少走彎路

3

通過孩子的小升初,我有四點想要分享給大家:

(1)對孩子少指責,多鼓勵,哪怕再生氣,也要把難聽的話嚥下去。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是比較不容易的。

當孩子犯錯時,當孩子考試不佳時,當孩子頂嘴時,請一定記得不要說難聽的話,把“笨蛋”、“白痴”、“丟人現眼”、“我怎麼生了你”這些有著明顯負面標籤的詞語嚥下去,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你越打擊孩子,孩子就越會成為你口中的樣子。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打他、罵他、羞辱他、否定他,你希望毀了自己的孩子嗎?肯定不想對不對?那就閉上嘴,不在情緒激動時說難聽的話。

打擊式教育差點毀了孩子,4點血淚經驗,幫助家長少走彎路

(2)別抱太大的期待,堅決不拿孩子做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參與他的成長,而非讓他為我們帶來榮耀,不是嗎?所以,自己的夢想只能自己去實現,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

每個孩子的天賦不一,成長結果自然就不同,既然我們自己都做不到100分家長,又何必苛責孩子成為100分孩子呢?

在學習這條路上,有些跑得快些,有些跑得慢些,一時的快慢並不能體現什麼,給孩子信心也給予孩子耐心,可以給孩子定目標,但是定的目標要讓孩子看得見摸得著,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這樣做,會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打擊式教育差點毀了孩子,4點血淚經驗,幫助家長少走彎路

(3)愛孩子要發自內心。

主持人劉儀偉曾參加過某個綜藝節目,這個節目有一個環節是照料嬰兒,和他一起參與挑戰的是幾位女嘉賓,但從結果來看,劉儀偉完勝。

因為他照料的極為專業,幾位女性嘉賓卻顯得手足無措。因為太過出色,甚至有嘉賓問他:“你做得如此好,是不是有專門的技巧?”

劉儀偉回答道:“照料孩子不需要技巧,需要的是愛。”

這世上,唯一能治癒的,只有愛。

(4)儘可能陪著孩子一起學習。

你不能要求孩子認真讀書,自己卻抱著個手機耍遊戲,言傳身教怎麼來的,就是從家長的一言一行中習得的,教育的本質是榜樣的力量,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嘮叨,行動永遠比語言更具有說服力。

作家馮塵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共勉!

打擊式教育差點毀了孩子,4點血淚經驗,幫助家長少走彎路

#育兒心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