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表達了詩人什麼的思想感情?

用戶273540106


  我認為《靜夜思》表達了詩人對故鄉既逃避又懷念的矛盾心情,以及心中抱負難以施展的躊躇心理。理由有以下幾點:

首先,從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看,思鄉之情並不是它的全部。

  李白從小就非常有個性,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受道家文化影響,喜歡“仙俠”生活,18歲就開始了隱居生活,經常“仗劍”雲遊天下。

  《靜夜思》是李白26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秋天到了揚州,然後大病一場,生病期間寫下的詩詞。

  獨自出門在外,又遭遇身體抱恙,正常人心情都很難免會失落和感到孤獨,所以在秋日晚上思念家鄉是最正常不過的舉動。

  但這肯定不是全部,因為既然李白經常出遊,這種鄉愁對他來說應該早已習慣,那除了鄉愁還有什麼呢?

其次,從李白的人生閱歷來看,故鄉是讓他既懷念又想逃避的地方。

  在李白早年,也就是寫《靜夜思》之前,李白就已經成名已久,經常參加社會名流組織的活動和被人吹捧。如果他喜歡這種生活,他必定不會獨自出來雲遊。

  因此,他對這種所謂上流社會的阿諛奉承、逢場作戲感到厭惡,急切的希望通過隱居來逃避現實生活。

  在《靜夜思》裡的那皎潔的月光或許正是李白心中的“白月光”,讓他突然有了種不真實的感覺。然而,又想到了故鄉,那個讓他懷念,卻又讓他逃避的地方,真心讓他糾結。

再次,從李白之後的人生際遇來看,抱負無以施展是他躊躇的心結。

  李白成名是因為他的才華,他的失意也是他的才華。周圍的人在意的是他綺麗的詩文,而不是他的治國之才。

  寫了《靜夜思》之後,李白通過各種渠道想入朝為仕,但都不能如願,後來向唐玄宗獻上《明堂賦》受到賞識,終於做了皇帝的御用文人。但顯然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於是放浪形骸,又遭人誣陷,官場生涯也就此終結。

  以此看來,在寫《靜夜思》期間,李白是正在積極尋求仕途之路的,但世人對他的認識和態度,與他自己心中的定位差距太遠,所以,心中有抱負無以舒展的鬱悶。

  在看到皎潔的月光時,心裡充滿了是繼續前進還是偃旗息鼓回家鄉的躊躇。

  以上就是我對《靜夜思》所表達思想的理解,希望各位批評指正。


獨到文化


不讀詩書只耕田,

何表那個是聖賢?

請教???[祈禱][祈禱][祈禱]


振明72


唐~李白《夜靜思》一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一不是地上的,秋霜,是銀色的月光,灑在,我孤獨的床前,我抬頭,仰望天上的月亮,故鄉呀故鄉,我低頭,不見月亮,只有遙遙把你,念想。這是李白寓居安陸(今湖北境內)小壽山時所作。這是一首喻戶曉,經久為人吟誦的短詩。這首詩短短四句,二十個字,卻把旅居外地丶思念故鄉者的情懷,惟妙惟肖的描繪了出來。全詩樸素自然,語言如話,構思細緻而深曲,脫口吟成卻能渾然無跡。明代胡應麟在《詩藪》中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靜夜思》這首詩就是一個例子,胡應麟評價它:妙絕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