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擾民”被學生舉報,群裡怒罵被家長舉報,老師:我太難了

自從上網課以來,老師和學生只能隔空對話,或者通過家長傳話。但是師生之間的衝突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最近兩則新聞引起了我們的反思:

一、老師深夜督促學習,學生向市長舉報。

事件起因:河南南陽內鄉縣某中學一英語老師,為了督促學生學習,晚上近十點給家長打電話,通報作業完成情況,學生稱影響其休息、嚴重擾民,通過網絡向南陽市市長舉報。

“嚴重擾民”被學生舉報,群裡怒罵被家長舉報,老師:我太難了


南陽市長也給了回覆:1、承認擾民事件確實存在;2、承認“深夜擾民”是老師責任心的體現;3、這種做法不可取,嚴格督導,減輕學生和家長的課業負擔,以後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嚴重擾民”被學生舉報,群裡怒罵被家長舉報,老師:我太難了


二、班主任因為學生不及時進入直播間聽課,在釘釘群裡辱罵學生,引起個別家長反感被舉報。

汝州某四年級的班主任楊老師在巡查學生的英語聽課狀態時,發現14名學生不在線。氣憤之餘,在釘釘群裡公開辱罵學生是不是死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個別家長的反感,被舉報到當地的教育文體部門。

“嚴重擾民”被學生舉報,群裡怒罵被家長舉報,老師:我太難了


很快教育主管部門的處理意見也下達了:停止該老師所有的教學活動,在群裡公開向家長和學生們道歉。

“嚴重擾民”被學生舉報,群裡怒罵被家長舉報,老師:我太難了


通過以上兩則新聞,我們似乎能找出一些共性:

  • 這兩位都是對學生負責任的老師。不管是深夜打電話擾民也好,還是在班群裡辱罵學生也罷,出發點都是為了督促學生們的學習,甚至到了一種忘我的狀態。
  • 這種負責任超過限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並不能得到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可能老師認為自己是為了學生好,“愛之深,恨之切”,“恨鐵不成鋼”,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成績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但是結果卻是部分學生和家長不買賬,忘我的工作態度,換來的是自己的被舉報。
  • 再負責任也要講究限度,注意言談舉止方式方法。深夜給家長打電話溝通學習情況,引起了學生的反感,認為是影響了自己的休息。學生認為這樣的事情完全可以放到第二天的早自習解決,老師偏要在半夜打電話騷擾。學生可能沒有換位思考,有時遇到學習不認真的學生,老師真的是氣到瘋,很想當下問題當下解決,這樣就會造成一些“越界”行為。而在群裡辱罵學生的老師,可能真是被學生懶散的學習態度激怒了,造成了自己的口不擇言。但是這位班主任忘了群裡也是公開場合,作為一個老師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自己的言行學生非常容易效仿,而且惡語傷人,肯定令家長反感。可以說是典型的好心辦壞事。


既要學習成績,又要老師執教有度,確實對很多老師來說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我總感覺現在的老師就像在獨木橋上賽跑:既需要成績還要保證安全。很多老師拼命追求學習成績,在執教的過程中觸碰了紅線,直接被轟下賽場,調離了工作崗位。

還有一些老師,在工作中變得唯唯諾諾:不敢管,批評學生的時候總是三思而後行,說幾句話或者懲戒一個學生,自己都要擔心很久,生怕一個不小心飯碗被砸,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佛系老師吧。

很多老師感慨現在的工作太難了,從心裡很想把學生教好,把成績提上去,爭取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但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又不得不謹言慎行,這確實束縛了很多老師的手腳,這讓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五蓮二中的楊守梅老師。

其實,老師、學生和家長,本來就像一個比賽中的團體,雖然態度不同,但是目標一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本來應該擰成一股繩的成員,經常會出現衝突矛盾。

究竟是在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呢?

還有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出現問題之後,能否不一杆子把老師打死,停課道歉了結。是否應該尋找一種更好的辦法:既能保證老師的責任心,又能杜絕老師以後犯類似的錯誤?

“嚴重擾民”被學生舉報,群裡怒罵被家長舉報,老師:我太難了


總結:

在教育學生的方面,負責任的老師是值得肯定的,雖然方式方法不得當,但不是本質問題。何況大多數家長還是認可負責任的老師的工作和成績的,這樣的處理決定很可能因為某一兩個學生,傷害到更多老師和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