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疫情的反覆肆虐 我們還能征服和改造自然嗎?

當前的熱點話題雖說略顯沉重,但的確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在這樣一個看似春和景明,陽光和熙的春天裡,本應該是踏青訪友,擁抱自然的最佳時光,但面對每天各種媒體的傳報數據和實況轉播,境外確診病例的不斷輸入,大家剛剛放鬆的心頭,又一次緊張起來,西方國家經濟那麼發達,醫療水平也較中國先進,面對迅速蔓延的疫情也束手無策,國際醫學權威在媒體上一次次的宣佈已經研製出抗新冠疫苗,但一轉眼又說病毒已發生變異,不斷改變傳播途徑和活體寄生的生物特性,難道我們就這樣被動和無助,在無數猜疑和指責背後,科學技術人員和醫療工作者,冒著被病毒感染的生命危險,日以繼日的奮戰在研究實驗第一線,進行病毒抗體細胞的取樣對比,他們之中有年輕的新婚夫婦,有剛參加實習的畢業學生,有80多歲的老專家教授,老院士,不顧年老偏弱易感染的體質,不分晝夜的奮戰在實驗室,在他們看來,肩負的是整個人類重託,每向前前進一小步,距離人們擺脫魔咒就提前一大步,他們是與死神在作近距離的搏殺,因為他們知道,背後是千百億人的期待,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中國的身上,他們的使命太偉大,他們的擔子太沉重,作為普通民眾,應該做的就是理解和配合,遵守和規範自身的行為,特殊時期,最能體現民眾基本素質,配備基本防疫用品,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保護,但其實,民眾做好個人和集體安全防護固然重要,科研人員對病毒的解剖刻不容緩,但是,有沒有人想過造成今天疫情全面爆發的誘因是什麼,有人說是來源於野生動物,有人說是人為製造,更有人認為是氣候影響環境因素,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真正的罪魁禍首躲在陰暗角落裡竊喜,人類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甚至是愚鈍的,自然界一個小小的變化就能引起人類的災難,但人類總是過度的自信,自古自今千百代人從未停止過對自然的索取和侵犯,科學研究表明,世界範圍內的大多數動植物物種的滅絕,和人類過度打擾自然有直接的關係,因為人類的索求不斷升級,已經不滿足於正常食物的攝取,想嘗試一些不一樣的食物,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就從動物身上下手,穿山甲,刺蝟,鱷魚,連劇毒眼鏡蛇也成了人類的盤中餐,這些動物本應該自由自在的生存在森林裡,草地上,山洞裡,本該過著物競天擇的自然界生存規律,人類的貪婪殘忍逼得他們走投無路,以至於野豬跑上了公路,山羊來到了地鐵,貓頭鷹爬上了別墅,人們反而對動物進行聲討,說動物侵佔了人類的家園,如果不是人類過度開採,森林面積大面積減少,動物們願意來到公路邊喝水嗎?山羊願意在地鐵旁散步嗎?當下的人類在無度的攫取自然資源,透支地球的物質儲量,無序的開發天然領域,造成的水土流失,生物鏈破壞,生態資源不平衡,必然會滋生新的有害物種或病菌,也許是人類在希望通過高度完善自身達到極致的手段極其錯誤,因而引發的後遺症和副作用,先前的預言家說出驚人的預想,人類發展到最高級時,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自我毀滅,沒有人能理解或相信,科學家的概念是宏大而廣義的,可惜製造惡性循環的人類無動於衷,一座座高樓照舊拔地而起,一座座城市照樣日新月異的擴張,礦山的鑽探肆意伸進地殼,無數的化工廢水排進河流,城市的垃圾瘋狂的轉運,人們每時每刻都在製造廢物,排放汙染,地球資源被任意揮霍,大自然已不堪重負,我們懶以生存的蔚藍星球不堪重負,地球文明正以高度繁榮的今天透支著明天,人類將走向何方,沒人能夠有勇氣回答。所以,保護地球,珍惜資源,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絕對是當務之急,絕對要落實到行動,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一片淨土,為我們的未來存一片藍色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